1、摇滚是精神上的垃圾

最初,摇滚给人的印象是长头发和黑夹克,强烈的节奏和摇摆的身体,新鲜而迷人。

接着,摇滚给人的印象是毒品、颓废、同性恋、奇装异服等,震耳欲聋的高嗓音,令人又爱又恨。

曾经,如果一个中国女孩子说她喜欢摇滚,那就是异类。

曾经,一位资深的摇滚乐迷跟我说,摇滚是精神上的垃圾,无病呻吟、聒噪的歌词、浮夸、做作的台风、奢靡的生活,就像世界末日来临的绝望和颓废。

是的,就像普照大地的阳光也会被乌云密布遮挡的时刻一样,摇滚乐和摇滚乐手确实有负面的新闻。但,这并不是全部。

波西米亚狂想曲看了想哭(波西米亚狂想曲)(1)

尤其是,当你看完摇滚史上殿堂级的乐队——英国皇后乐队的传记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后,你有99.99%的概率会改变看法。

2、活出你的人生

《波西米亚狂想曲》作为一部传记电影并没有掉入主人公从生到死的单线叙述模式,而是从皇后乐队主唱佛莱迪·摩克瑞的命运转折点开拍。

1970年,24岁的佛莱迪·摩克瑞加入了由吉他手布莱恩·梅和鼓手罗杰·泰勒组成的乐队。佛莱迪·摩克瑞说,虽然自己龅牙,外表并不帅气,可是龅牙的口腔构造却拓宽了他的音域,他能横跨四个八度,比常人多一些。因此,当佛莱迪·摩克瑞扯开嗓子,亮出高亢璀璨的音色时,布莱恩和罗杰都着迷了,同意他的加入并将乐队名改为“皇后”。当他们的音乐横扫欧美大地时,粉丝们还亲切地称佛莱迪·摩克瑞为“龅牙叔”

波西米亚狂想曲看了想哭(波西米亚狂想曲)(2)

能变废为宝,不掉入自卑、自怜自怨的粪坑,是生活的强者。显然,佛莱迪·摩克瑞也是一位生活的强者。

准确地说,佛莱迪·摩克瑞是一位印度波斯人,为了躲避战乱才和家人一起从东非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岛搬到英国居住。他的父亲是一名超市收银员,家庭经济并不宽裕。

父亲对他的人生期待是“善言、善思、善行”。起初,佛莱迪·摩克瑞并不理解父亲的真正意思,只是一味地反叛。他要的生活正如《Keep yourself

alive 》反复吟唱一样:活出你的人生。

Keep yourself alive

Keep yourself alive

All you people keep yourself alive

Take you all your time and money honey

You will survive

3、反抗命运

抱着这样的人生理想,佛莱迪·摩克瑞带领乐队披荆斩棘,一步一步地把摇滚乐推向更高的台阶。

当他们发行三张专辑取得市场的成功,好评如潮,引发视听狂潮。他们的唱片公司希望他们保持特色,继续创作和歌唱同类型的摇滚乐时,佛莱迪·摩克瑞不肯屈服,拿起小石子扔向唱片公司老板的窗户。然后,冒着被报纸杂志负面批评的危机,佛莱迪·摩克瑞动用自己的私人关系,找到广播台和电视台播放《波西米亚狂想曲》——这首长达六分钟,融合古典音乐、歌剧、艺术摇滚等多种元素的新歌。

事实证明,佛莱迪·摩克瑞的眼光毒辣,却是正确的。

波西米亚狂想曲看了想哭(波西米亚狂想曲)(3)

《波西米亚狂想曲》这首被评论家称“摇滚歌剧”,霸榜了英国各种流行音乐榜,还被《吉尼斯世界记录》评为“英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歌曲”。

作为一个歌手,一个乐队,如果和知名的唱片公司闹翻了,等于断送了出版专辑的一个重要渠道,将会失去很多。但是,如果没有佛莱迪·摩克瑞的放手一博,英国的摇滚史将要重新书写,全球的粉丝可能就听不到那些震憾人心的音乐,比如传唱度最高的《We Are The

Champions》《We Will Rock You》等。

波西米亚狂想曲看了想哭(波西米亚狂想曲)(4)

俗话说,每个人的命运都是上帝安排好。那么,上帝的命运又是谁安排呢?

佛莱迪·摩克瑞信奉上帝,却牢牢地拽紧自己的命运之绳!

4、洗涤灵魂的污垢

说心里话,第一次听《波西米亚狂想曲》时,我丝毫没有感动。但是,第二次听就完全不一样了。

佛莱迪·摩克瑞成功了,解散了乐队,自己单飞。他的创作处于停滞的状态,只能在酒精和滥交的生活里找到存在的意义。佛莱迪·摩克瑞沉沦了。

直到前妻奥斯汀找上门来,佛莱迪·摩克瑞才幡然醒悟。站在雨中的佛莱迪·摩克瑞无助、迷茫,哗啦啦的雨水激醒他的内在世界,洗涤了他过去的放荡不羁,他选择了回归。

音乐上,他回归了皇后乐队,参加了1985年的“Live Aid”援助非洲义演。

波西米亚狂想曲看了想哭(波西米亚狂想曲)(5)

生活上,他找到了伴侣吉姆.赫顿并带他去见父母,公开了自己的同性恋身份。这是他与父亲的和解,这才是真正地“活出你的人生”。

一路风雨兼程,也曾沉沦、也曾放纵、也曾心如槁木,但是佛莱迪·摩克瑞还是走回人生的正途。当我明白了这些,再听《波西米亚狂想曲》:

Mama, just killed a man,

Put a gun against his head,

Pulled my trigger, now he's dead,

Mama, life had just begun,

But now I've gone and thrown it all away -

Mama, ooo,

Didn't mean to make you cry -

If I'm not back again this time tomorrow -

Carry on, carry on, as if nothing really matters -

Too late, my time has come,

Sends shivers down my spine,

Body's aching all the time,

Goodbye everybody - I've got to go -

Gotta leave you all behind and face the truth 。

这是佛莱迪·摩克瑞的心声,对生活的忏悔和对世界的分手告白。

佛莱迪·摩克瑞是1987年查出犯有艾滋病,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提前两年到1985年。因此,坐在观影席上的我,看到热爱音乐的佛莱迪·摩克瑞,对生活重新焕发热爱的佛莱迪·摩克瑞,还想爱这个世界的佛莱迪·摩克瑞居然要离开了,眼眶一热,泪水簌然而下。

波西米亚狂想曲看了想哭(波西米亚狂想曲)(6)

法国的传记电影《玫瑰人生》中有一幕令我印象深刻:记者采访暮年的歌手艾迪特·皮雅芙时问她,想给女人什么建议?少女呢?儿童呢?皮雅芙的回答都是“爱”

人生并不是一条笔直的路,有时迷失了,有时走错了。只要心中始终保存对音乐的热爱,对生活的爱,对家人朋友的爱,爱就是前行的力量。

对佛莱迪·摩克瑞而言,摇滚就是引路的灯光。

对我们而言,真正的摇滚才是人生的明朗与光明。

原创文:灵林玖玖,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