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指在清末民国时期,由于自然灾害和其他原因,中原地区的许多人被迫或积极越过山海关, 至东北地区闯荡,开垦和定居的过程。在传统意义上,关东是指由吉林省,辽宁省和黑龙江省为主的东北地区.由于该地区位于山海关的东部,因此一直被称为"关东”.

为什么很多人闯关东(闯关东是什么意思)(1)

"闯关东”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非常独特、影响巨大的历史文化现象,在世界历史上也一次伟大的移民壮举.从清朝末年到"九一八事变”前,以山东人为主的几千万华北人迁移到富饶的东北地区创业谋生."闯关东”不仅为无数的山东人、河北人、山西人等赢得了新的生存空间,也为后人积累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人们为何要"闯关东”?

闯关东的人群中,以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为多,而其中山东为"最”.1911年,东三省人口总计1841万人,其中约有1000万人都来自山东、河北、河南等省;进入民国时期,"闯关东”浪潮仍然高居不下,据不完全统计,从1912年到1949年,流入关东的人口接近2000万人,其中1927、1928、和1929年连续三年都超过百万人之多.规模如此庞大,难怪"闯关东”被人视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移民运动之一”,也被誉为"近代史上一件空前的壮举”.

为什么很多人闯关东(闯关东是什么意思)(2)

"闯关东”的浪潮持续了数百年,人们在惊叹其数量之大的同时,也会不约而同想到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多的关内人非要去闯入关东呢?尤其是清朝前期,"闯入关东”被认为是"违法现象”,那是要冒风险的,在这样的前提下,人们还要去关东,是关东有吸引人去闯的东西?还是自身所在地有迫使自己离开的东西呢?安土种田,是中国农民的特性,可是人们不顾一切"闯关东”之举, 到底有什么迫切的理由呢?

人口压力:清代"康乾盛世”以后,人口迅速增加.许多地方土地面积小,人口众多。当时,社会发展不发达,因此不需要太多的劳动力,粮食产量也不足。人民无法得到必要的生存保障,无法生存,他们自然 就会去找寻出路.

为什么很多人闯关东(闯关东是什么意思)(3)

天灾人祸:近代史上华北平原地区自然灾害多发,旱灾、水灾、虫灾频频发生,土地根本就产不出足够的粮食.这种灾害的多发性、严重性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也可想而知,为了生存,"闯关东”就成为当时的一条出路;与天灾结伴而行的是人祸,满清后期,兵灾匪患连年不断,西方列强也也时不时的来欺负一下大清朝,华北平原地区的人民经常承担一些朝廷赔偿款项的额度,这些都增加着人民的负担.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无法承受时,就会逃亡, 至外地谋生.

当时关东地区地域辽阔,人口稀少,土地肥沃,绵延数千里,迅速吸引了无数人聚集,人口的聚集很快推动了当地的繁荣;关东也靠近大海,无论是农业还是商业,都是所有移民的第一选择.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当时热衷于"闯入关东”的原因所在

为什么很多人闯关东(闯关东是什么意思)(4)

那"闯关东”又带来了什么影响呢?

"闯关东”最大的影响就是改变了东北的面貌,为东北的崛起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大量流民的进入使关东地区的人口数量一再增加.随着人口的增加,关东的耕地面积也在不断扩大.这意味着关东地区"缺粮”的问题得到解决,"民以食为天”,只要解决了温饱,就为其他行业的兴起打下了基础;人口的增加和农业的发展都为东北地区工业、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些行业的发展反过来又吸引了更多的人前往关东,这是个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正是由于"闯关东”的盛行,才有了今日东北的腾飞

我国自1978年以来的改革打开,也与"闯关东”有很多相似之处.当时的中国没有改革开放之路,没有发展致富之路.结果,有一些先驱者在党和政府的新政策的鼓励下大胆地"闯”了.这样,就闯出了很多的发展之路。一个“闯”字,给人们带来财富,进步,快乐和幸福.

为什么很多人闯关东(闯关东是什么意思)(5)

"闯关东”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是敢于和磨难进行抗争,英勇奋斗的进取精神;是敢于与命运进行抗争,无畏于任何阻力,追求实现美好的人生的拼搏精神;是敢于打破任何陈规陋俗的束缚,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是积极倡行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的人生准则,扶危济困、宽容大度、和睦共处的人文精神.这些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因为社会进步的动力,就在于"闯”和"创”.。想要发展就得敢"闯”.闯出新观念,闯出新模式,闯出新思想,闯出安乐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