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河北雄安新区安新县城 新华社 资料图
这一年,属于雄安的时间开始了。
2017年4月1日,新华社对外宣布,“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今天,雄安新区迎来设立一周年纪念日。
一年来,雄安新区各项规划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从临时党委、筹委会到中央编办批复同意设立党工委、管委会,雄安新区管理机构起步运行;打下“第一桩”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拉开了新区建设的序幕;作为雄安新区开发建设主要载体和运作平台的雄安集团注册成立并开始实际运作;新区的各项规划编制全面启动,并取得重要进展……
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正式提出到雄安新区横空出世
春天的故事,总能触发中国人的美好遐想。
说到雄安新区,不得不提京津冀协同发展。与雄安新区一样,京津冀协同发展则是一个萌发在春天里的故事:4年前的那个早春,正式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去年阳春,雄安新区横空出世。
2014年2月26日,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他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新战略需要新理念。此前,书记曾多次深入京津冀考察调研,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决定和部署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多次在关键时刻作出重要批示指示,擘画蓝图,标定航向。
“怀胎”10余年,一直“待产”的京津冀区域规划编制,终于在2015年6月“诞生”——《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印发,12个专项规划出台,协同发展规划体系“四梁八柱”基本建立,大思路有了施工图。三省市加快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
2016年5月27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关于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研究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有关情况的汇报——时隔近1年,设立雄安新区的消息才公开发布,足见这一重大决策的认真、谨慎、科学、民主。
“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两个新城,形成北京新的‘两翼’。这是我们城市发展的一种新选择。”指出,“在新的历史阶段,集中建设这两个新城,形成北京发展新的骨架,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区,雄安新区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重点承接北京疏解出的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与此同时,有序推动北京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整体或部分向城市副中心转移。在通州区潞城镇,北京市委、市政府新的行政办公区建设快马加鞭。
雄安新区的设立,不仅形成北京新的“两翼”,也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推进张北地区建设,形成河北新的“两翼”,成为京津冀区域新的增长极。
“如果你只注意到‘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而忽视‘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这一句,就会看不到雄安新区设计初衷的根本所在。”外媒一语中的。
2017年9月9日,雄安新区签出首份临时占地补偿协议,被占地1.75亩的容城县马庄村民姜俊明,拿到了4147.5元补偿款。尽管雄安新区的规划尚未出台,但郑重宣示三原则:一是绝不搞土地财政,二是一定考虑百姓的长远利益,三是绝不搞形象工程。嗅觉灵敏的英国《经济学人》评价:雄安新区将开启中国城市发展的新篇章。
过去一年中,雄安新区坚决管住人、地、房 ,依法收回待开发土地520多平方公里,经受住了炒房、炒地、炒户籍、炒房租等多重考验。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有关方面了解到,雄安新区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突出开门开放、分布分层、聚力融合、精心组织编制新区总体规划和各相关规划。
雄安新区委托科研院所、高校机构的知名专家和院士领衔编制新区规划框架和4个综合性规划,从国内外279家规划机构中优选12家一流团队开展新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成立新区规划编制工作推进小组和新区规划评议专家组,汇聚60多位院士和规划建筑大师以及300多位知名专家,全程参与规划编制和研究论证,并同步开展22个专项规划编制和32个专题研究,均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并划出一定范围作为启动区先行建设,然后有序推进中期发展区建设,划定远期控制区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其中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从临时党委筹委会到中央批复设立党工委管委会
科学的体制机制是事业成功的有力制度保障。
在雄安新区开发建设中,雄安新区管理机构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使命。从设立雄安新区消息发布当天开始,雄安新区管理机构就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2017年4月1日当晚,设立雄安新区消息发布几个小时后,河北省委、省政府成立的雄安新区临时党委和筹备工作委员会几十名工作人员就连夜进驻新区展开工作。
属过渡性机构的雄安新区临时党委、筹委会,根据河北省委省政府授权,负责组织领导、统筹协调雄安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全面工作,对雄安新区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行使组织、协调、督导、服务职能。
根据工作需要,临时党委、筹委会成立了党政办公室、党群工作组、协同发展组、规划建设组、城乡统筹组、政务服务组、平台建设组等7个专项工作组,分别负责新区规划建设的相关工作,“实行新区临时党委委员和各专项工作组组长每日例会制度,谋划工作、解决问题。建立与省直部门、保定市和三县的工作机制,共同推动工作开展。”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雄安新区临时党委的过渡期不长,但临时党委书记职务却由两位副部级干部接力担任过。
成立之初,雄安新区临时党委书记职务由河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袁桐利担任。随后,2017年5月调任河北省委常委的陈刚接替袁桐利担任雄安新区临时党委书记。
2017年6月中央编办批复同意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管理机构时,雄安新区临时党委结束了过渡使命,河北省委常委陈刚挂帅的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起步运行。
2017年6月21日下午,在河北省做好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群众工作会议上,河北省省长许勤宣读了《中央编办关于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管理机构有关问题的批复》,设立中共河北雄安新区工作委员会、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为省委省政府派出机构,负责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全面工作,对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区域实行托管。
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同时接受国务院、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
另外,按照“精简、高效、统一”的原则,雄安新区实行“大部门制、扁平化、聘任制”,改变了机构设置“叠床架屋”的状态,除管理层外的其他人员全部实行聘任制。
建设初期,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下设党政办公室(实行一个部门管协调)、党群工作部(实行一个部门管党务、管人事、管群众工作)、改革发展局(实行一个部门管经济)、规划建设局(实行一个部门管规划建设)、公共服务局(实行一个部门管社会事务、政务服务)、综合执法局(实行一个部门、一支队伍管执法)和安全监管局(实行一个部门管安全),内设机构按工作需要适时调整完善。
从“雄安速度”到“雄安质量”
速度和质量从来不是一对反义词。
作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一年来,雄安新区建设谱写了“雄安速度”。
譬如,拉开雄安新区全面建设帷幕的“雄安第一标”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历时1000小时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澎湃新闻记者近日从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有关方面了解到,该项目正在同步建设数字园区,将搭建面向公众的智慧精准展示,将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紧密连接,数字化展现明日雄安整体规划和特色。采用人脸识别体系,精准化的提供室内展示导航和定制化的服务,展示未来新区的低碳生活生产方式。
另外的案例还如,中国联通基于4G网络升级在雄安新区成功完成了1.2Gbps能力下载速率验证,最高峰值下载速率达到1155.8Mbps,标志着中国联通网络已经具备在4G网络上提供全球最快下载速率的能力。
新时代的“雄安速度”不禁让人回忆起30多年前“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当年,中建三局一公司缔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把中国建筑业从高层建筑推向了超高层建筑的新水平。
那么,“雄安速度”与“深圳速度”有什么不同?当年参与了创造“深圳速度”、如今创造了“雄安速度”的中建三局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经理刘创的感受提供了一个观察的视角。
“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时代背景不一样。‘深圳速度’的产生是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建造技术、施工设备和建筑材料都比较落后。先辈们展现的是一种不甘落后、奋力跻身大国行列的精神风貌。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的建设则是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当下的建造技术、施工设备、建筑材料等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雄安速度’是通过集团化、立体化、智慧化创造,展现出的是科技建造实力、绿色建造实力和创新建造实力,是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有力体现。”刘创说。
事实上,速度和质量是一对辩证关系。对于雄安新区而言,“雄安速度”之外,“雄安质量”是中央对提出的要求和标准。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过去40年里,我们国家打造了深圳样板和浦东样板,改革开放40年的今天能不能打造新的样板?给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个样板叫‘雄安质量’。”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长,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刚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说,“要达到‘雄安质量’,不是高高兴兴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要靠奋斗,要靠努力,要靠创新。对于雄安来说,有创新才有未来,有质量才有生命。从全国来看雄安,无改革创新,无雄安价值。我们现在正按照‘雄安质量’的要求和标准,来研究制定雄安新区改革开放的相关政策措施,中央各部门现在正全力以赴,推动这项工作的落实。”
从雄安集团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到全资子公司矩阵成型
目标分解是总体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
雄安集团成立及各个领域全资子公司的成立无疑就是目标分解的过程。
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起步运行之后,其未来办公场所的位置也很快敲定了下来,即正在如火如荼建设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位于容城东部小白塔及马庄村界内,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规划展示中心、会议培训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办公用房、周转用房和生活服务等,总建筑面积9.96万平米,规划总用地24.24公顷。项目分三期实施,其中一期开展规划展示中心、会议培训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和相关配套建设,二期开展企业办公用房、周转用房和相关配套建设,三期开展管委会办公、雄安集团办公用房和相关配套建设。
项目采用投资、施工、运营运行、基金管理一体化模式,由雄安集团与中国建筑联合体共同设立基金并负责基金的管理。2017年11月22日,项目由中国建筑旗下中建三局、中海地产、中建设计、中建基金组成的联合体中标,被外界称为“雄安第一标”。
事实上,项目开始正式运作甚至项目所在地块打下“第一桩”之前,雄安新区开发建设的主要载体和运作平台——雄安集团就已应运而生。
雄安集团即中国雄安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经河北省政府批准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国有独资公司,初期注册资本金100亿元。2017年7月18日,雄安集团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公司经营范围是“以公司自有资金对外投资”。
作为雄安新区开发建设的主要载体和运作平台,雄安集团的成立是雄安新区建设的一个重要节点。其主要职能是创新投融资模式,多渠道引入社会资本,开展PPP项目合作,筹措新区建设资金,构建新区投融资体系;开展土地一级开发、保障性住房以及商业地产开发建设和经营;组织承担白洋淀环境综合整治和旅游资源开发经营;负责新区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特许经营;参股新区各类园区和重大产业项目开发建设。
雄安集团成立之后,分别在2017年11月、12月注册成立了三家全资子公司,即河北雄安块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河北雄安蓝绿生态建设有限公司、雄安置业有限公司。
今年3月4日,雄安集团又再次注册成立了三家全资子公司,并将先前成立的三家全资子公司统一更名,名称变更为在商标注册工作中获工商行政部门依法保护的“中国雄安”字样打头的公司名。
至此,在雄安新区设立一周年前夕,雄安集团全资子公司开始运营,即中国雄安集团基础建设有限公司、中国雄安集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国雄安集团公共服务管理有限公司、中国雄安集团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雄安集团生态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国雄安集团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这六家公司的经营范围分别聚焦相关业务领域。譬如,中国雄安集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主要为“从事投资管理、资产管理及相关咨询服务,受托管理股权投资基金”,而中国雄安集团公共服务管理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主要是“公共设施管理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外包;工业与专业设计及其他专业技术服务、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
全资子公司陆续成立被认为是雄安新区的建设已经实现目标分解,一步步把承担主体的分骨架搭建完毕,未来与全球、全国多层次的政府与企业资源实现对接。
从“第一签”“第一桩”到“第一标”
万丈高楼平地起。
在雄安新区管理机构和运作平台陆续就绪之后,雄安新区全面建设在2017年9月9日拉开帷幕。
2017年9月9日上午,容城县马庄村村委会门口架起了高高的显示屏,屏前放着一张桌子,雄安新区第一份临时占地补偿协议将在这里签署。村民姜俊明在协议上按下了红手印,这份1.75亩地的临时占地协议书,成为了雄安新区与老百姓的“第一签”。
围绕新区规划建设需求,雄安新区依法依规启动临时办公区建设前期临时占地工作,占用容城县马庄村、白塔村、东关村部分土地,约1000亩,总共涉及240户农民。鉴于新区征地拆迁政策体系尚未出台,此项目临时占地费为每年每亩1500元,签订协议后先行兑付被占户的半年占地费。待新区征地拆迁政策体系出台后,再签订正式征地协议,按程序和标准兑付补偿款,并落实相关政策和待遇。
9日下午2点,在不远处另外一块土地上,新区建设“第一桩”深深扎入土壤中,雄安新区全面建设自此拉开帷幕。
据容城县国土局负责人介绍,打桩是为了进行土地勘测,两桩之间的间隔大约30米左右,为接下来的临时办公区建设做好准备工作。
该临时办公区即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将要建设的新区临时办公区坚持“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设计理念,主要功能包括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及部分入驻企业的临时办公,新区规划建设成果展示、政务服务、会议、接待、便民服务和未来低碳智慧城市生活体验等,系雄安新区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窗口。
2017年10月30日,作为雄安新区首批项目,雄安新区9号地块一区造林项目和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在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雄安分中心开标。一个月后的11月22日,中国建筑旗下中建三局、中海地产、中建设计、中建基金组成的联合体中标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被外界称为“雄安第一标”。
2017年12月7日,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在确保高质量的前提下,项目实现主体结构40天全部完工的“雄安速度”,整个项目比同体量工程施工速度快了3至4倍:4天完成3100吨基础钢筋安装,5天完成施工现场临建布置,7天完成12万立方米土方开挖,10天完成3.6万立方米基础混凝土浇筑,25天完成1.2万吨钢构件安装,1000小时所有钢结构单体全面封顶……
雄安新区9号地块一区造林项目(即“千年秀林”工程)涉及雄县雄州镇、容城县平王乡两个乡镇8个村,将分两期实施,分别为2017年秋季种植和2018年春季种植。该项目是雄安新区建设森林城市,实现新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将成为城市组团之间的重要生态缓冲区和生态福利空间共享区,形成以近自然林为主,景观游憩相结合的生态景观片林。
“千年秀林”工程实施半年后,越来越多的当地人正参与到种树的过程中。在雄县做了一辈子瓦匠的老李就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自己“感觉就像埋了个宝贝”。
澎湃新闻记者在这里发现,种下的树苗上都悬挂着统一规格和样式的二维码卡片,并标有“雄安森林”字样及具体编号。
植树现场的相关工作人员对澎湃新闻记者说,被种下的每棵树在苗圃选材时就登记了二维码,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就能详细了解苗木的来源、树种、规格等情况。
从组织300多个国内外顶尖专家进行规划设计到政治局常委会听取汇报
先谋后动,规划引领。
2017年7月1日下午,在北京车公庄附近的一座宾馆内,一场有国家发改委、雄安新区管委会等多个部门参加的关于雄安新区规划设计的会议正在召开。
雄安新区设立以来,新区的各项规划编制全面启动,新区“1 N”规划体系一直在紧锣密鼓编制之中,像这样高规格的规划会议不知开了多少次。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时就要求,“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的水准进行城市设计,建设标杆工程,打造城市建设的典范。要保持历史耐心,尊重城市建设规律,合理把握开发节奏。要加强对雄安新区与周边区域的统一规划管控,避免城市规模过度扩张,促进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各有关方面要按照职能分工,密切合作,勇于创新,扎实工作,共同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
2017年4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组长张高丽就设立雄安新区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按照中央要求,抓紧组织编制雄安新区总体规划、起步区控制性规划、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完善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交通体系、新型城镇化、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体系,在新区开展‘多规合一’。”
2017年7月9日,雄安新区设立百日。新华社当天的报道称,“记者从雄安新区管委会了解到,按照中央要求和新区规划建设需要编制的新区总体规划、起步区控制性规划、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四大规划及若干专项规划、专题研究组成的‘1 N’规划体系,正在紧锣密鼓编制。”
“如今,新区四大规划编制已取得明显进展,并组织了两次规划专家评议会,正抓紧按评议意见和建议进行完善。各专题专项规划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46个专题专项规划研究已完成阶段性初步成果,并与新区总体规划、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分批进行了多次对接,已对13个专项规划和课题进行了评估。”报道称,雄安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将是一个让人眼前一亮、高起点高水平的世界级规划。
2017年10月21日,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在十九大新闻中心举办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相关部门组织了300多个来自国内外的顶尖专家,12个团队对雄安新区整体规划和起步区、启动区的规划进行了规划和设计,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总要求来进行总体的规划、谋划,“这个规划现在已经进入到最后的攻坚阶段,在反复的修改、打磨。”
何立峰还透露,由国家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和河北方面,正在紧锣密鼓的构建雄安新区相应政策框架,待雄安新区规划审议通过后,同步出台,并稳步推进实施。
随着雄安新区设立一周年时间点的临近,雄安新区的各项规划编制工作也在今年全国两会前夕迎来了关键节点。
2018年2月22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编制情况的汇报。会议认为,在党中央领导下,在国务院有关部委和京津两市大力支持下,河北省会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咨询委员会等方面,深入调查论证,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反复修改完善,雄安新区规划编制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会议强调,雄安新区规划和建设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要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创造“雄安质量”,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成为全国的一个样板。要围绕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顺应自然、尊重规律,构建合理城市空间布局。要结合区域文化、自然景观、时代要求,形成中华风范、淀泊风光、创新风尚的城市风貌。要同步规划建设数字城市,努力打造智能新区。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建设绿色低碳新区。要按照国家部署建设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努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区。要布局高效交通网络,落实职住平衡要求,形成多层次、全覆盖、人性化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
另外,会议还要求,要深化规划内容和完善规划体系,尽快研究提出支持雄安新区加快改革开放的措施,适时启动一批基础性重大项目建设,确保新区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从“老人摇着扇子给儿孙们讲过去的故事”到“有针对性地讲好中国的故事”
故事都要从“从前”说起。
全国两会是世界观察中国发展的重要窗口。今年全国两会是雄安新区设立之后的第一个全国两会,同时也外界了解雄安新区的一个最佳窗口。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在3月8日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河北代表团全体会议媒体开放日上表示,雄安新区的总体规划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工作取得阶段成效。
王东峰指出,河北将配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规划、加强管控,启动一批重点项目,2月28日京雄高铁开始动工,还要开启基础性制度建设,包括白洋淀治理等。同时,还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这是一套组合拳和系统工程。
在上述开放日上,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长,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刚系统地回答了诸多外界关心的问题。
关于规划编制的情况,陈刚介绍说,雄安新区是一张白纸,在一张白纸上建设一个新城,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做好规划,要把雄安新区建成一个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我们必须精心编制好规划,“我们坚持开门办规划,吸引国内外的专家,汇聚各方面力量来精心编制规划,现在规划编制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取得重要进展。下一阶段我们会继续深化规划内容,完善规划体系,确保雄安新区每一寸土地规划得清清楚楚后再开工建设。”
关于先行启动一批基础性重大项目,陈刚介绍说,去年我们完成26万株植树造林工作,清理了一批纳污坑塘,“今年我们将重点围绕白洋淀的治污,加大生态建设力度,继续扩大植树造林的面积,实施10万亩植树造林行动计划。同时要启动雄安新区防洪工程的建设工作。另外,对支撑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水、电等保障性工程也要适时启动。”
“我们提出‘无文化传承,无雄安未来’,一个新的城市要立得住,关键是要传承好自己的文脉。雄安新区在大规模规划建设之前就注重对历史文物的保护,对历史风貌的保护,对文化遗存的保护。”陈刚说,“我们启动了‘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在调查中发现,雄安新区有一些几百年甚至于上千年的古树,一棵古树可能传承了一个村落的文化,一棵古树可能承载了一个家庭的记忆,一棵古树可能也保存了我们儿时留下的乡愁。我们从一开始,就把这些古树、古建筑、古牌坊等在规划地图上标注清楚保留下来,古树不挪,古建筑不拆,古牌坊不搬,保持原址不动。建成新城市的老广场、老场所,要让老百姓记得住乡愁。我们想象在雄安未来的某一时刻,在树荫下,在蝉声鸣叫中,老人摇着扇子给儿孙们讲过去的故事。”
雄安新区不仅是中国的“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同时也引发全世界高度关注。
为此,向全球推介雄安新区显然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就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外交部部长王毅“剧透”了这个计划。
3月8日上午,外长记者会。王毅说,面对新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外交部将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更加积极有为地做好服务发展这篇大文章,“我们将破解新课题,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打造地方省区市全球推介活动的增强版,并将创办反映重大改革开放举措的专题推介,更有针对性地讲好中国的故事。比如今年我们将向全球推介雄安新区。”
“雄安必将成为中国特色的经济‘试验’的新枢纽。”3月29日,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一篇题为《影响未来的五座新城》的文中这样写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