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民国第一暗杀之王,《功夫》中斧头帮老大原型,一生拥孙,反蒋,抗日,从安徽杀到上海, 一把把利斧搅得上海滩天翻地覆,从上海杀到南京,弹片横飞血光点点。

常凯申称之为“猖狂的混蛋”,曾悬赏100万大洋通缉他。

李德胜评价他:“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事欠检点,大事不含糊。”

胡必成曾惋惜他:“若是我们早点把先生接来延安,该能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出多么大的贡献啊!”

GMD原少将沈醉称:“世人都怕魔鬼,可魔鬼却怕他”

反蒋之路

王亚樵的反蒋理念极其激进,不管你是什么人,属于哪个派系,只要你也反对常凯申,那就可以合作。

这位民国第一杀手,正式开启了他的反蒋之路。

功夫斧头帮的真实原型(斧头帮琛哥原型波澜壮阔的一生)(1)

还记得1926年将王亚樵围困在洪湖的陈调元吗?

四一二事变之后,这家伙投靠了常凯申,被任命为安徽省主席,王亚樵得到消息决定先拿这个陈调元开刀。

1928年秋天,他听说安徽建设厅长张秋白要请陈调元吃午饭,便派人前往刺杀,但那天正好陈调元没在,于是张秋白成了替死鬼。

陈调元听说张秋白被刺杀,知道是针对他的,吓得脸都白了,匆匆辞去安徽省主席职务。

这特么这么危险的活,谁还敢干啊。

功夫斧头帮的真实原型(斧头帮琛哥原型波澜壮阔的一生)(2)

四一二事变发生后,同年七月十五日,汪兆铭在武汉发动政变,大肆屠杀GCD人士,史称七一五事件。

半个月之后,GCD在南昌举行起义行动,打响了反抗GMD的第一枪,史称南昌起义

功夫斧头帮的真实原型(斧头帮琛哥原型波澜壮阔的一生)(3)

南昌起义没有收到预想的结果,六天后的8月7日,GCD在汉口紧急召开会议,会议分析了412事变和715事变的教训,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同时总结了南昌起义的行动经验,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得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结论,史称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上,GCD派李德胜回到老家湖南,重组湖南省委,并攻打长沙,史称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遭到挫折,李德胜带领军队转移至文家市,开始探索农村包围城市的模式。

此时GMD军队步步紧逼,李德胜带领队伍继续南下,往江西转移,在江西三湾,部队人心不齐,李德胜决定在三湾停下来休整,提出了著名的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史称三湾改编

功夫斧头帮的真实原型(斧头帮琛哥原型波澜壮阔的一生)(4)

三湾改编后,队伍向江西井冈山出发,与朱德、陈毅带领的军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史称井冈山会师。

会师成功,红军以井冈山为根据地壮大队伍,拉拢当地农民积极分子加入红军。

自古以来,农民对土地的感情是最深的,红军在井冈山根据地内带领着当地农民开展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运动。

这场运动在后期红军的转移过程中不断持续开展,为GCD充分奠定了群众基础,一直持续到1937年,史称土地革命运动

功夫斧头帮的真实原型(斧头帮琛哥原型波澜壮阔的一生)(5)

与此同时,GMD加大军力围攻井冈山。

红军向南转移,前往江西南部和福建西部,在这个过程中,小农思想在军队中蔓延。

到达福建古田,李德胜建议在古田停下来整顿,重肃军纪,重申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史称古田会议。

功夫斧头帮的真实原型(斧头帮琛哥原型波澜壮阔的一生)(6)

此时苏联方面派人过来指导,在经历了四次反围剿的成功后,第五次反围剿,指挥权交给到了苏联来的博古、王明手上。

红军的最初计划是从南线突破粤军的封锁,到达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这两个人不考虑实际情况,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损失惨重

千钧一发之际,李德胜及时站出来,建议红军向国民党势力薄弱的西南方向进军,穿过贵州北上在甘肃会师建立根据地。

功夫斧头帮的真实原型(斧头帮琛哥原型波澜壮阔的一生)(7)


视线转移回来。

红军转移至西南,常凯申想继续在西南地区咬住红军不放,但他在西南势力薄弱,且军费开销巨大,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他计划实行米照捐政策。

还记得前安徽省主席陈调元吗?

就是那个担心被王亚樵刺杀的旧军阀,米照捐就是这家伙提出来的。

具体做法就是:对安徽民众勒索敲诈、增加厘捐,搜刮民财,强行征收国民政府所收稅捐之外的附加船运米照捐厘金。

为了反对米照捐政策,王亚樵积极组织反米照捐大会,联络各地米商罢市,米船停运,一时间,安徽粮价高涨,民怨沸腾,常凯申迫于无奈,中断了此计划。

事后一查,好家伙,又是王亚樵干的,气得直骂娘希匹,密令戴笠严密监视着王亚樵。

功夫斧头帮的真实原型(斧头帮琛哥原型波澜壮阔的一生)(8)

戴笠,民国第一特务头子,就是当初在湖州与王亚樵结拜的兄弟戴雨农,当初二人分道扬镳后,他与胡宗南考入黄埔军校,改名戴笠,当时常凯申任黄埔军校校长,戴笠在军校时充分表现出优秀特工的潜质,得以拜常凯申为师,1928年起开始为常凯申收集情报。

王亚樵再次听说自己的兄弟戴雨农,知道他已改名戴笠,已成为常凯申的鹰爪,唯命是从。

他给戴笠写了一封信,讽刺他见风使舵毫无原则,从此两人断绝了兄弟情义,沦为死对头。

#创作挑战赛#​

#中国历史人物#​

#民国时期最牛的人是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