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么记得读书时听先生讲过,但已经记不得那位学者曾有论述:呼吁为中华语言纯洁而斗争。笔者自知愚钝至极,不是个好学生,早把那内容忘得一干二净,应了那句:少小不努力,老大后悔迟。今天想要用了,连影都找不着了。还好记住这句高论,这观点可圈可点。值得说道说道。归纳为两个字,就是“规范”。这里仅说两点:

1、数字用语必须指代明确

随笔关于语言(简化用语不可随意)(1)

比方说《三字经》说:“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以及下文的七情、五常、五色、五味、五臭、五音、八音、四声、五伦、五岳、六艺、四书、六经……凡正史,二十四部。仔细阅读,每个数字或前或后都有注脚,绝无空言。让人一看就明白。可谓一目了然。文字极为精简,又易读易记。堪称典范。要么咋从宋朝流传至今呢?作者王应麟精雕细刻,一字一词恰到好处,表情达意,见微如著,一部《三字经》,不失为 “经”,在传统的中华教育蒙学丛书中,尤其是幼教中名列前茅,功不可没。要么,人们咋称《三字经》为“小纲鉴”呢?

记得孙中山先生的总理遗嘱有:“联苏、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一看就明了,无需再解释了。可谓思想清晰,观点明确。给世人留下革命要义。至今,一说孙总理三大政策,三民主义谁都明白。这就是用语的典范。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段,也有一些很好的简化词语:如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词一一注脚,每个战士都会唱,一唱就记住,指代明确。”就连工人、农民,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都到处传唱。且留下永久的记忆。谁又能说这不是用语的典范呢?

上世纪在倡导道德教育时提倡:五讲四美。妇孺皆知,全民和谐。道德风范人人自觉。社会风尚,民族精神极为振奋。

大庆油田开发时有: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五面红旗,八大标兵……都有限制词,有适用范围。作为时代特定环境的适用语言,生命力很强,六十多年过去了,人们依然沿用。并定格在大庆人的心里,代代传承。

凡此,这些都是明确的,可行的,让人一听就明白的,可以通用的,也能流传下来。就语言学而言,应该说是允许,也是可取的。

但是,有些地方,有些人习惯了用数字简化代替,自行造个名堂,就在报纸上,会议上大讲特讲,有如三个城市,五项指标,八不准,七不让……“三要三不要“,“十个自信”……,谁能第一次看到这些缩写就能说出其内容?有时就会瞎猜造成误解!上下文找不着注脚,变成了空泛的口号,听讲之后,听众们脑子里一滩浆糊。而且这种语言流传很快,实属假大空式的语言。

曾有一位官员讲完话以后,从台上走下来,恰巧碰个熟人,就问一句:您刚才说建设三个城市,咱不就一个城市吗,建设三个城市都指那三个城市?他,略加思索说:上边怎么说,你就这么说,没错。管他哪个呢?听者很疑惑,他又补充一句,老兄,干嘛那么认真呢?后来又一位朋友问我说:老兄,您常看报纸,电视上天天有人讲三个城市,你说说三个城市都是啥?我无语又无奈,因为我真的不知道。回家后,在网上反复查找,终于找到了三条内容。还不知道究竟对不对?愚以为最好不要随性生搬硬套,更不该人云亦云,不懂装懂,空话连篇。尤其是公众场合,别当假大空的传播者。

随笔关于语言(简化用语不可随意)(2)

2、简化用语当简则简,不当简绝不可简

近些年,媒体常有一些新词用语,这是时代的需要,社会发展,事物的创新的必然,值得叫好。如太空站、航天员、自媒体、微信、开发区、五G,许许多多……带着鲜艳的满满的时代色彩。语言也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与沿革吐故纳新,与时俱进,值得庆幸。

但也有一些随意简化的,有违汉语言文字的规矩的,网络上常出现什么“驴友”,“菜鸟”之类的俗而不雅的话。如2022,2月23日某社区群里发一则消息,名字叫“灵补”。被书法家,一向用语严谨的网名蝈蝈先生看了,觉得这帖子的名字令人不解,提出质疑:“ 中国文字的“缩写”跟西方文字有一拼!但有时令人费解,更容易误解。比如这个所谓“灵补”!乍一看以为是:人死了,出灵之后还能补助钱呢!打开链接后才明白是‘灵活就业补助’的缩写!孤陋寡闻,笑话多多!”没想到遭到群主质疑,吐槽。但蝈蝈毕竟是蝈蝈,“大肚能容,容天下能容之事”,一笑了之。为调节这尴尬语境,我也不揣冒昧,力挺一下蝈蝈,毕竟群里人低头不见抬头见,时不时的群里见。既要讲面子,又要讲点里子。也就写几句“调皮”的话:

“灵补“灵补”,实难解读。汉字规范,不可乱俗。

正规文件,谁允造误。先生(蝈蝈)太谦,高风大度”。

蝈蝈回复:谢谢老兄理解!

随笔关于语言(简化用语不可随意)(3)

忽然想起了相声演员李金斗说的“省略语”:医院护士喊号:“上吊的”(上海吊车厂的人)有没有?“自杀的”(自贡杀虫剂厂的)来了吗?“怀孕的”(怀来县运输公司的)不是你吗,老头?……这相声听起来尽管还倒是挺逗乐儿。实则呢?看起来这文风真的该改改了。

语言净化非一日之功,既要提高认知,又要统管,不可造次。

想说几句劝慰的话:

东鳞西爪话语言, 不知规范不规范。

奉劝当今明智士, 纯洁用语勿乱侃!

苑 枫 2022年12月18日 于晚风斋。

随笔关于语言(简化用语不可随意)(4)

#原创散文随笔#


感谢浏览,感谢关注;欢迎留言讨论,我们一起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