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好吴秀波(猝不及防吴秀波)(1)

七年前,朱亚文在还没走红时,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总有些大器晚成的文艺人叫卖着过去,淫荡着现今,年过半百却扭动起曼妙腰条,口若悬河哗众取宠,劝你,还是把有限的半条小命投入到破败的文化建设中来吧。

七年后,它被认为是内涵吴秀波的有心之言,如果真是,那么只能感慨,最了解男人的果然还是男人。

茶色不语

中秋佳节,一位93年的18线女演员突然在朋友圈发了分手声明,而她的分手对象便是有着绝世好男人牌坊的、时年50岁的吴秀波。

这位名叫陈昱霖的女演员爆料,在自己刚成年之时便当了吴秀波的小三,为了自己心中所谓的爱情,在吴秀波的要求下,放弃了事业心,为其育有二子,长伴左右。

越来越好吴秀波(猝不及防吴秀波)(2)

然而,不仅没能被“扶正”,还要忍受吴秀波在婚外情之中,仍然不断劈腿的噩梦,甚至在小四的骚扰下患了抑郁症,而这个小四便是《军师联盟》中饰演甄宓的张芷溪。

虽然张芷溪立马澄清,自己其实也只是被骚扰对象,但吴秀波方却始终没有正面回应。

越来越好吴秀波(猝不及防吴秀波)(3)

这一次,吴秀波的“好男人”人设算是崩得一塌糊涂,男神走下“神坛”,虽然不油腻,也不过是披着腐坏的皮囊,做尽丧德之事。

还记得去年《军师联盟》广受好评之时,吴秀波在采访中说“我拍司马懿是为了解决我的问题。为什么人活到50岁要看‘忍’字?这就是我要解决的问题。”

所谓善忍人之不能忍,就是善于控制自己的心性、欲望。

越来越好吴秀波(猝不及防吴秀波)(4)

现在看来,他从始至终都在欲望的泥沼中爬行,司马懿也拯救不了他,毕竟在历史上,司马懿本人就是一个抛弃结发之妻,贪图美色之流。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吴秀波真的糊了,那么出轨乱搞其实只占一部分原因,另一部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源自“人设”崩塌。

人设是一种自我营销和炒作

“人设”一词本来是来自于二次元的创作,主要指动漫人物外貌特征和人物的性格等,后来才慢慢被推广,而要说把“人设”玩得最6的当然还是要数娱乐圈。

一个艺人从出道前,经纪公司就会对其外貌、性格、才艺,甚至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等方面做好完美的包装,然后给出一种最符合观众遐想的设定,至于是不是艺人本身的真实性格,一点儿也不重要。

“人设”从最开始只是一种表面的物化形容词,比如早期的台湾艺人,被封为“甜心教主”王心凌、“可爱教主”杨丞琳、“情歌王子”张信哲、“亚洲舞王”罗志祥……

这些都是粉丝基于艺人的外貌、演艺生涯而给出的相对符合其个人特点的标签称号。

但是后期,“人设”则成为了一种营销手段,它甚至不需要和艺人有任何相同点,只要观众喜欢,艺人配合,公司操作,营销号炒作一波,就算不是你也成了你。

“卖人设”在这个被各种娱乐新闻狂轰滥炸的疯狂年代,是浮躁娱乐圈首选捷径之一。

越来越好吴秀波(猝不及防吴秀波)(5)

今年最成功的例子就是从《创作101》走出来的杨超越和王菊,前者歌舞水平一般,但比赛之初就有了“村花”人设,赛后又成了“锦鲤”妹妹,一路路人好感爆棚。

后者歌舞水平中等,赛前因为不符合“白瘦美”的大众审美,常常走在淘汰的边缘,但之后却因为“菊外人”的出现,以及女权主义的呼声,一跃成为新时代女性的代言人。

从本质上来说,吴秀波能火,和杨超越、王菊走得都是一样的路子。

吴秀波的演技的确不错,但像他那个年纪演技卓越却被红尘埋没的演员大有人在,比如《我就是演员》第二期的选手涂松岩,明明有一身功夫却连施展的机会都少有,42岁了,被大家记住的只有梁朝伟御用配音。

越来越好吴秀波(猝不及防吴秀波)(6)

吴秀波显然比他幸运,人生之中遇到了刘蓓这样的前辈,得以提携。但如果只拼演技,顶多能为自己拼个名,就像王千源和赵立新。

他能像如今这般火,一定程度上得归功于他给自己贴上“大叔”“好男人”甚至“雅痞”的标签。

人设是把双刃剑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没有什么事情是能有百分百的收益,而不用承担一分的风险,当你选择用“人设”为自己铺就花路,就应该时刻警小慎微,按计划行事,一个行差踏错,就是一辈子的灭顶之灾。

人类是情感动物,有时候没有理智,只被感觉左右。所以,我们常常能看到有些观众因为入戏太深,对一部剧的反派人物恨之入骨,跑到人家社交账号下咒骂泄愤。

而当这种入戏太深从戏剧延伸到生活,人的攻击力只会更大,所以但凡“人设”崩塌的艺人,下场都不会很好过。

越来越好吴秀波(猝不及防吴秀波)(7)

娱乐圈最容易崩塌的就是“好男人”人设,黄海波、文章、陈思诚、高云翔以及现在的吴秀波,他们都曾是无数少女心中最好的择偶对象,他们塑造出了一个又一个虚假梦幻的故事,却像约好了似的,手拉手一个个排着队出轨。

当初有多爱你,如今就会多恨你,既恨你的虚假,恨你的用情不专,更恨你打破了我们的美梦,所以只能更加用力的攻击你。

反之你看看人家刘强东,在美国性侵出轨的丑闻爆出来之后,很少有人组团去骂他、讨伐他,倒不是因为他不是男明星,而是因为他没有“人设”光芒。

越来越好吴秀波(猝不及防吴秀波)(8)

大众在潜意识中就不认为他是个好老公,甚至早就有猜想,他迟早有一天会在外面彩旗飘飘,所以更多时候是站在道德层面上厌恶他,而不会在情感上讨伐他。

“人设”这个东西就像是面具,除非你在骗到所有人的时候,还能骗到自己,这个面具才会在某一天与你的脸合二为一,否则不要轻易竖起flag。

人设当前,观众应该当个局外人

很多时候,人设之所以能成为一种营销手段,艺人之所以在明知有毒的情况下还执意树起来,不仅是利益左右,也是观众助长。

我们总是认为互联网来临之前的人类是井底之蛙,只能固守着方寸之地,消息闭塞,思想保守,认知单一。但事实上,在智能时代、数字时代的现在,人们也很难做到避免认知单一。

互联网世界纷杂,处于信息迷雾中的大众,更多时候看到的、了解的,只不过是某些人操控下,希望大家看到的,“人设”就是这样。

越来越好吴秀波(猝不及防吴秀波)(9)

娱乐圈的真真假假很多时候都是经过二次、三次甚至多次传播后,再进入公众视线的,比如倪妮和井柏然是和约情侣,杨幂和刘恺威早已协约离婚、李晨和范冰冰已分手……大众在面对这些绯闻时,时常会将真的认作假的,假的信为真的,因为再怎么样,它都存在两种声音,需要我们自己辨别。

而在面对“人设”时,因为它是艺人本身、经纪团队和粉丝滤镜共同催化的产物,因而总是作为局内人来看待,恨不得一秒认下。

但真正得态度是像一个局外人,才能旁观者清。

就像你在评价一部电影时,正确得做法是自己走进影院,看完了之后自己的真实想法便是对它的评价,而不是看之前,通过营销号的只言片语,和他人的口口相传就武断得评判它。

既然讨厌“人设”的虚假,就不要稀里糊涂成了“人设”的帮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