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和名与玄的区别(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1)

墙上画的应阳标志。

解释经典,往往解释得越多越繁复的,越是胡说八道。

特别是一些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肚子里面的私货太多,看到那么一句话,脑子里就涌现出千万句话来,之乎者也地跟你绕了半天,你也花时间看了半天,只觉得他高明的不得了,然后还是不懂。

道和名与玄的区别(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2)

其实解的人不能说没有水平,正是因为水平太多了,满满地塞满胸臆,根本就没有真正去领会别人的意思,只是一股脑地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说到最后自己糊涂,别人更糊涂。

要想真正地学懂,必须把自己倒空。这句话人人都懂,很少有人做得到。若是做到了,这句千古名句好解得很。

为什么?

道和名与玄的区别(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3)

现在,假如你什么也不懂,就是个放牛娃,就是我这样的,啥也不懂,大字都不认识几个,更没上过小学中学大学,没读过什么书,也没有胡子,头发还是黑的,大鼻涕流到嘴上,就是两眼纯净地坐在老子面前,望着这个白胡子老头儿问:老先生,您说的道,到底是个什么啊,我什么也不懂,你给我讲讲。

老子面对一个什么也不懂的,空心的人的时候,要讲解深奥的道,要怎么开始讲?

他一定是捻着胡子看着这个什么也不懂,如同白纸一样的孩子,微微一笑说:

我说的“道”啊,是可以给你讲讲的,但是呢,我说的道不是你平常理解的车道马道;说起来比较深,先得给你讲几个基本概念,概念是“名”,名是可以给你慢慢讲明的,你也别急,也不是你平时理解的名。

你明白吗?坐下来,我慢慢给你讲。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是这样一句开场白。是不是很明白,很白话。对这段白话,有没有任何不通或者看不懂的地方?

这12个字仅仅只是开场白,让人坐下来慢慢听讲,放下所有以前所知,倒空心态,认真开始学习。这就是我的答案。

道和名与玄的区别(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4)

必然有人质问,我这样解不对。千百年来,千万个饱学之士的解释和你说的都不一样,你这一定是错的。

那好,我来证明我这样解释是对的。

证明是对的,有两条证据,

第一,往后继续讲,非常地通顺。你用其他的天花乱坠地说法,到后面就会有新的疑惑,还会互相矛盾。我这个解法就不会矛盾,而且承接得非常顺。

第二,文章开篇12字哪里就能演绎出许多来,文章的开头,讲课的开始,哪个不是这么讲?如同你的老师给你讲课一样,不会一开始就讲很高深的东西,一定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慢慢给你展开。

还有最重要的,心通的感觉。如果你是真的研究老子的,看完我的解释,会有心咚咚乱跳的感觉。没有也没关系,继续往下听,心通才是真正地懂。

老子接着就给放牛娃解释几个基本概念,作为讲解“道”的铺垫。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无,这个概念代表天地的初始,有,这个概念代表生出万物的本源。 所以我们也从初始和本源开始讲,我们要尝试无干扰地(无欲),去观察它的外观结构动态等等巧妙,然后尝试主动地(有欲)给予一些刺激,去观察它怎么反应,无欲和有欲,这两个东西,本质是同一个,只是名字不同,这两个东西都可以叫做玄,(现代的话叫做观察实验研究),把它研究了又研究,反复试验,这就是了解众多妙理的大门啊。

道和名与玄的区别(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5)

是不是又是明白如话,没有任何不顺畅的地方吧。小孩子都看得懂。

放牛娃只要懂得了玄,也就是研究实验的方法,那后面就特别好说了。道家的学说,一切都建立在观察实验之上,比如“玄牝、玄德”等等,只要放牛娃懂了研究实验,就懂了如何去通过各种表面的现象去深究其理,直到明白大道。

讲到这里,《道德经》的大门才算打开了。后面一边给讲原理,一边鼓励观察和实操,放牛娃成道的路就通了。

道和名与玄的区别(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6)

用以上的概念,去重读道德经,是不是非常顺畅。顺畅就就对了

不单是读经能读通,用我解释的观察实验的方法去观呼吸打坐,去写书,去做工作,去开创事业,都能顺畅。一理通,百理通,道家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