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从“基佬”进化成“直男”的?

——谋及妇人,宜其死也

在传统社会里,“促膝长谈”、“同塌而眠”算是君主对臣下的最高礼遇了。但用我们今天的视角去看,不管是“抵膝”还是“同塌”,都有几分搅基的味道在里边。如果一个两个君主如此也就罢了,问题是从春秋到明清,好像每个君主在礼贤下士时都会玩儿这么一手,难道古人都是基佬?

“基”是一种文化基因

野树这两年一直在读《春秋左传》,关于“古人是不是基佬”这个问题是最近突然迸发的:在所有的春秋故事里,我突然发现,古人有着迥别于今人的性认同和婚姻观念。

不同于今天的“爱情至上”,古人似乎更珍惜同性之间的合作关系(特指古代男性)。我们在研究“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之类江湖文化的时候,不能仅仅执著于古代女性地位的不平等,更应该注意到这些江湖文化里透露出的普世的性认同观念。

我记得前段时间《福尔摩斯》电影上映的时候,我大天朝的吃瓜群众大大的扒了一次腐国人民的性取向问题,如果回头看看我们的老祖宗,在“腐”这个领域,一点也不给我们长脸。

女人和兄弟哪个更不靠谱?

春秋桓公十五年记述了一个故事,表明了兄弟和手足之间的差异。

郑历公姬突上位后,感觉老臣祭仲权力过大,有专权朝堂的意思,就想了一个辙要把祭仲弄死。郑历公有一个铁杆的王党【雍纠】,此人忠心耿耿又勇猛过人,因此郑历公暗中托付【雍纠】设局杀死专权的祭仲。

雍纠把所有细节都安排好了,准备假托郊游之名,暗伏刀斧手杀死祭仲。本来事情做的天衣无缝,可坏就坏在雍纠的老婆是祭仲的女儿,雍纠谋杀老丈人这件事,一不小心被老婆【雍姬】知道了。

一边是老公,一边是亲爹。要保持沉默,老爹就死了;要告发阴谋,老公就死了。雍姬左右为难,只能去问老娘“到底是老公亲还是老爹亲?”

这话问的莫名其妙,他老娘估计也看出一点玄妙,云里雾里地回答:“是个男的都可以拿来当丈夫,可是父亲却只有一个,你觉得那个更亲一点?”

于是,雍姬向老爹报告了【雍纠】的阴谋。老练的祭仲当然毫不手软,不仅杀死了亲女婿【雍纠】,还要清算指使阴谋的郑历公。

“基”的有道理

没打着狐狸,反而惹了一身骚。没杀了权臣【祭仲】,郑历公自己也知道要遭,急急忙忙地逃命去了,不过郑历公够意思的是,在逃命奔亡之际还还不忘给【雍纠】收尸。

看着对自己忠心耿耿的【雍纠】变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郑历公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再叹息着一句话:“生死大事和妇人商量,死的不冤枉啊!”

这则故事其实透露出了两个道理:第一,古人有着不同于今人的婚姻观;第二,古人君臣之间真的有很深的羁绊。

如果女人认为“是个男的都可以拿来当丈夫”,那么这样的婚姻是一种可怕的婚姻,这样的女人也是一种可怕的女人。男人无法在女人那里得到最终的信任和寄托,那只好在兄弟那里托付生命。这和我们现代的“夫妻一体”的观念是差异甚大的。有这种婚姻观念为前提,古人言“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就一点也不奇怪了,奇怪的只是现代人把片言只语放错了语境,再用曲解了的意思去骂古人,古人真的好冤枉!

我们在学习历史和研究历史的时候,“臆想曲解古人,再去骂自己曲解了的古人”这种错误频频发生。如我们骂了几千年的曹操、骂了几十年的孔圣人,都是如此。实际上我们骂的只是一种观念、一种思潮,但是思潮没有落脚点,没法直接骂,于是就把这种观念、思潮安在某一个古人身上,我们再去骂这个古人。

仿佛我们这一骂,都念头通达了,只是古人真的好冤枉!

古人套路恋爱的方式(古人是如何从基佬)(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