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大概是从2000年左右开始,就经常在各大媒体上看到关于“猝死”的文章。我第一次听说“猝死”这个概念,是一位公交车司机,他在生命的最后一秒钟把车停在了路边,避免了一起重大的交通事故。后来,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列里,譬如在街头卖东西的小贩、在KTV引吭高歌的大学生、以及IT和金融行业的年轻从业者。可是,到底什么是猝死,是什么导致了猝死,相信很多人和当年的我一样,都是一头雾水。

“猝死”,从字面意思上来讲就是突然死亡。WHO的定义是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但是从表现上来看,大多数猝死都是一种“瞬间死亡”,因为有些导致猝死的疾病,在初期往往隐匿、不易发现,而另一些疾病,则是来势凶险,在几分钟内夺去了患者的生命。

预防心脏猝死的四大忠告(人人都有隐藏猝死的迹象)(1)

著名歌手邓丽君,1995年5月8日于泰国猝死,后被认为是由气喘引起心脏病发作。

导致猝死的原因很多,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肺栓塞、脑血管疾病、过敏、中毒等等。今天要说的,主要是心血管系统导致的猝死,称为心源性猝死。

猝死前有哪些隐藏的迹象?

其实,猝死的发病征兆并不多,特别是有特异性和有价值的征兆。也正因如此,猝死易出现在年轻人身上。年轻人大多认为自己身体素质好,不太在意健康状况,有点儿难受的感觉,通常不会立即就医,而一旦出现恶性病因,往往猝不及防,平时需留心多注意身体的反应。

1 警惕胸部疼痛反应

疼痛反应是猝死的发病征兆中,最易被我们抓住和感知的信号。当感到胸部出现剧烈、紧缩、压榨性的疼痛,且感到透不过气时,就要提高警惕。

2 警惕可能导致猝死的潜在病因

比如,是否有易形成血栓的病史。如果工作性质是久坐或长期站立,血液循环不好,当病情发作时,除了疼痛外,若还有憋气、明显的紫绀、口唇发紫、血氧下降等,就要高度怀疑可能是肺栓塞。

对于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病征兆是剧烈疼痛,而且在疼痛的同时会伴有重度的血压升高。

3 冠心病猝死率高

冠心病的猝死率最高,心绞痛和心梗都是包括在冠心病里面的。典型的冠心病表现是胸痛,一般发生在胸骨后方,整个边界不是很明确,它的面积会适当大一点儿(跟手掌面积差不多),或者说不清到底哪疼,主要是闷痛的感觉。

心绞痛服药后,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症状就会缓解。而针扎的刺痛或者是“按着疼”的感觉往往跟心脏关系不大。

4 恶性心律失常可导致心源性猝死

发病时,没有疼痛的感觉,更加让人猝不及防。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心脏跳动突然紊乱,导致其没能有效地射血,进而打断脑供血,以致所有的器官供应被打断,包括心脏自身。如果救助不及时,人马上就会不行了。

5 大血管堵塞来不及反应

还有一种情况是来不及感到疼痛,大血管的根部突然一下就堵塞了,还没来得及感到疼痛,人就不行了,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有基础病史的人群中。

什么是“过劳死”

“过劳死”,是导致猝死的一种常见原因。死者往往在死亡之前长时间、高负荷地工作,或者是长时间经受精神上高压力的折磨。这种死亡方式,往往与心血管有很大的关系。一些正当年的中青年人,往往会因为工作压力大,或是赶工期,而长时间地开夜车。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能够满足体力的输出和精神的集中,机体内交感神经一直处在高度兴奋的水平,分泌了大量的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物质,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在这种情况下,心脏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把血液压打入管腔变细的血管中;而血管也要承受高压、高速血流所带来的高于平常的冲击力。长时间保持这种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的状态,会对心脏和血管造成极大的伤害。

心脏长时间加力工作,终会导致心脏功能衰竭。这时候,心脏再也无力将血液打入血管当中,血压下降,血流动力学紊乱,会导致患者休克,继而发生组织器官灌注不足、脏器衰竭,最终导致死亡。而即使心脏没有发生衰竭,由于血流冲击力加大,一些潜在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能会被血流冲刷破裂,导致血管破裂,造成出血。由于脑血管的走形中存在很多“大转弯”,这种血管破裂尤其容易发生在颅内。如果出血量大、速度快,患者会因为颅内压快速升高,死于脑疝。

久坐不动危险

仰天长啸而后死,是上学时老师告诉我们的一种疾病表现,这种疾病就是肺栓塞。在猝死的患者中,肺栓塞也比较常见。肺栓塞致死是由于血栓堵塞了肺动脉,肺部没有血液通过,从而导致全身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不能排出,氧气不能进入血液所致的死亡。导致肺栓塞的栓子,大多数在下肢静脉中形成后脱落,随着血流来到肺部的。而健康人形成下肢血栓的最主要原因,一是机体处于高凝状态,二是下肢长时间血液流速慢。现在很多人由于长时间高压高强度工作,机体处在应激状态,凝血系统也相对兴奋,导致血液容易凝固;一些女性长期规律服用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也有造成血液高凝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久坐不动,下肢受压,本来就高凝的血液流速变慢,就很容易形成血栓。随着血栓慢慢变大,移动四肢或者血流冲击就会让血栓从血管壁上脱落,随着血流游荡。静脉血最终通过下腔静脉、右心来到肺部,如果血栓随着血流真的到了肺动脉,就会发生肺栓塞。由于患者突发的胸痛和急性的缺氧,往往会发出呼喊,然后很快倒地身亡。

排便也能“杀人”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很多人在40岁左右就会被诊断为冠心病,其中一些人的病变甚至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平时运动量一大就会导致心前区疼痛(心绞痛)发作。这种人,经常在排大便的时候发生猝死,尤其是大便干燥的时候。由于排大便有一个屏气、用力的过程,会导致胸腔和腹腔的压力增大,回心血量减少,同时引起心跳加快。这些都能导致心脏冠状动脉的缺血。对于健康人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问题,但对于冠状动脉本身存在病变的患者,这种冠脉缺血,很有可能突然导致心肌梗死。如果病变范围比较大,梗死的面积大,则有可能造成心脏急性衰竭,发生心源性休克,继而由于不能及时救治而发生死亡。对于先前已经有过心梗的患者,由于心肌已有坏死,这种加重心脏负荷的活动,很有可能导致心脏梗死的薄弱部位突然破裂,直接导致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