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珊珊三丫头爱生活、爱摄影、爱旅行、爱美食的驻足点。

非遗沙河粉广东(广州有一种让人心动的粉)(1)

一日三餐,最基本的内容,离不开粥粉面饭。在饮食行业内,曾戏称中国的四大发明是“粥粉面饭”,虽然只是玩笑,但可以体现出这四类食品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广州,粥粉面饭中的“粉”,除了肠粉是珊珊三丫头的心头好之外,还有一种“粉”让珊珊三丫头心动的,那就是沙河粉。

非遗沙河粉广东(广州有一种让人心动的粉)(2)

记得有一年看窦文涛的聊天节目时,描述他和朋友吃沙河粉的情形,在大排档里,吃下四盘干炒牛河。没有尝过干炒牛河真正滋味的人,会表示怀疑,但尝过镬气十足的“干炒牛河“后,就会懂得窦文涛那四盘“干炒牛河“疯狂了。沙河粉是广州地道的美食,人们如果没有在广州(或广东)生活过,很难想象“沙河粉“的美味,就像没有在重庆生活过,不能真正读懂火锅一样。

非遗沙河粉广东(广州有一种让人心动的粉)(3)

沙河粉,因为最早出现在广州的沙河镇而得名,通过蒸煮米浆而制成的粉条食品,在中国的南方城市及东南亚一带非常常见。2009年,沙河粉被《洛杉机时报》评为全世界十大美食之一,2011年,沙河粉入选广东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遗沙河粉广东(广州有一种让人心动的粉)(4)

沙河粉这种美“米食”制成品,价格经济实惠的,味道爽滑香糯,一咬即断不黏牙,有着一股浓浓的米香味。现在,在广州的大街小巷,各种不同的食肆中都能够看到沙河粉的踪影。在广州,市民在早、中、晚、夜宵都有吃河粉的习惯。

非遗沙河粉广东(广州有一种让人心动的粉)(5)

非遗沙河粉广东(广州有一种让人心动的粉)(6)

关于沙河粉的起源,追溯到清朝末年,在广州沙河镇有间叫“义和居”小食店,店主是樊阿香夫妻俩人,因偶然的机会,阿香用米粥救活了一位老人。当有一天阿香不幸得病卧床不起,不能吃东西。这位被救的老人得知后,从山上泉水浸泡大米,磨好米浆、烧好开水,然后把米浆薄薄舀进竹匾上蒸。米浆成了粉皮后,老人揭皮切条,加葱盐香油,给阿香吃,阿香顿时食欲大开,病情好转后,知道老人本来竟是宫中御厨,只因性格耿直得罪慈禧太后,侥幸中逃出北京,老人说:“此粉出在沙河,就叫沙河粉吧!说完就走了,以后再也不见人影。从此义和居的沙河粉却就出名了。后来沙河粉在沙河镇一带传开。

非遗沙河粉广东(广州有一种让人心动的粉)(7)

1956年,广州沙河镇经营沙河粉的小店合并成了沙河大饭店,但到了2002年,沙河大饭店出现经营因难,当时政府为了保护这一传统小吃,把“沙河粉”的品牌发展交给了“沙河粉村”继续经营,沙河大饭店的原班人马都被请到了现在的“沙河粉村”店,坚持手工制作沙河粉。

非遗沙河粉广东(广州有一种让人心动的粉)(8)

非遗沙河粉广东(广州有一种让人心动的粉)(9)

手工制作“沙河粉”的原料是水与米,要求十分严格,稍有偏差就会味道不一样。浸泡大米和磨粉浆用的水是山泉水,从前是从白云山取水,后来政府不允许在白云山取水后,就改用帽峰山泉水来代替。米是选用晚造、质硬的米来做沙河粉。除了米与水,不再有任何的添加。

非遗沙河粉广东(广州有一种让人心动的粉)(10)

非遗沙河粉广东(广州有一种让人心动的粉)(11)

经过浸泡的米,用石磨磨成浆,磨出的浆必须在四十分钟内蒸完,否则很容易改变口感。磨好浆后就开始蒸制沙河粉,整过过程包括“铺浆、蒸煮、起粉、摊凉、切粉”五道工序,把浆倒在一个大大的竹窝上,左右上下摇均匀,然后放在蒸笼上,很快,取出蒸好的河粉,涂上一层花生油,然后小心翼翼把粉从大竹窝上刮出来,等叠了多层后,再把粉切成条。

非遗沙河粉广东(广州有一种让人心动的粉)(12)

非遗沙河粉广东(广州有一种让人心动的粉)(13)

好的沙河粉的标准有四个:一是簿,不超过1毫米,视觉上是透明的;二是柔韧度好;三是口感好,四是有米香味。一般,沙河粉从生产到上餐桌,控制在六小时内最好。沙河粉可以蒸、干炒和湿炒、煮、配汤等多种吃法,但最受人们喜爱的就是炒河粉。把做好的沙河粉配上韭王用猛火炒熟,加上酱油,炒河粉十分讲究镬气,须猛火快炒,手势快慢要把握,油量要把控,粉才不断,油不多才好吃。

那么,你有吃过广州的“粉”沙河粉吗?你觉得味道如何?你能分出手工和机器制作的沙河粉有什么区别?如果有机会来广州,你会试一试沙河粉吗?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哦!本文是版权作品,未经珊珊三丫头书面授权,严禁搬运、转载、洗稿。如需转载,请与作者珊珊三丫头联系,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