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成功之路,都不可复制。像魏蜀吴三国的开创者,就分别代表了一类人。刘备的标签是"逆袭"。从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到巴蜀地区的主人,刘备上演了人生奇迹。

孙权的标签是"躺赢"。自他接过重担的时候,江东基业的雏形便已经稳固了,在这段长达五十多年的时间内,孙权最大的任务是守好父兄的基业。

曹操年轻时用硬木棒打豪强子弟(少年受家族影响很深)(1)

但曹操就有些复杂,他是个很矛盾的人。从他的经历来看,他也经常做一些矛盾的事情。若用一句话来概括:曹操是个懂得努力的富家子弟。就像有些人一出生,便能享受很高的地位。可是曹操不满足,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硬生生地打破了这个界限。

但平心而论,曹操能有此成就,离不开他早年时期的积累。

曹操年轻时用硬木棒打豪强子弟(少年受家族影响很深)(2)

少年时期的曹操机警,受家族文化影响很深

关于曹操的早年,陈寿在《三国志·武帝纪》中用一句话就概括了:"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

曹操年轻时用硬木棒打豪强子弟(少年受家族影响很深)(3)

少年时期的曹操,虽然很机灵,但身上依旧有着世家公子哥的作风。正当同龄少年都开始走上正途之时,曹操依旧我行我素,所以不少人都觉得他觉得他没啥出息,俨然像是一个"二世祖"。

但世人忽略的,却是曹操性格中的从容与机变。如果了解到曹操的幼年生活,或许他的评价,会提高一到两个台阶。说到这,便不得不提到曹操的家世了。

曹操年轻时用硬木棒打豪强子弟(少年受家族影响很深)(4)

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东汉中期有名的大宦官,曾经历任四代帝王,在当时的社会中影响力不俗。另外,曹操爷爷辈、叔伯辈的人物,如曹褒、曹瑜、曹鼎等人,也都做过尚书令、吴郡太守这样的高官。

再加上曹腾在宫中的影响力,足以说明东汉时期的谯县曹氏,不仅在地方上是个望族,而且也在政治上也是很有想法的。

曹操年轻时用硬木棒打豪强子弟(少年受家族影响很深)(5)

从安徽亳州地区出土的大型曹氏墓葬群能看出,曹氏一族的家族观念,是比较紧密的,这也符合东汉末年的豪族存在的特点。所以谯县曹氏,也应该拥有两个特点:

一方面,他们拥有数量可观的田产,在地方上的经济实力很是不同凡响;

而另一方面,曹氏的家学也比较渊源,懂得通过合理的方式训练家族中的后辈子孙

曹操年轻时用硬木棒打豪强子弟(少年受家族影响很深)(6)

与此同时,为了保护家族中的田亩与子弟安危,豪族还有着自己的私人武装。而且对待家族中的子弟,也会经常锻炼。所以汉末崔实在《四民月令》中写道:"顺阳习射,以备不虞。"

在一些特殊的日子,宗族子弟还能"缮五兵,习战射,以备寒冻穷厄之寇"。豪族子弟会经常锻炼近战能力与射艺,以此锻炼出一个强健的体魄,这样才能更好地抵御严寒。

曹操年轻时用硬木棒打豪强子弟(少年受家族影响很深)(7)

结合上文可以看出,幼年时期的曹操,就是在宗族之中的田庄中长大的。从曹操日后行事来看,他最信任的集团,始终都是谯沛出来的宗室将领。所以曹操幼年接受的家族式教育,使得他在长大之后,依旧对宗室族人保持着天然的亲密感。

不得不说,这段岁月给予了曹操太多的帮助。我们都知道,曹操能文,也善武,其实这都离不开他从小在田庄接受过的精英教育。在十岁那年,曹操便已经在宗族中小小扬名了一番。

曹操年轻时用硬木棒打豪强子弟(少年受家族影响很深)(8)

《三国志集解》注引刘昭《幼童传》记载:"太祖幼而智勇,年十岁,常浴于谯水,有蛟逼之,自水奋击,蛟乃潜退。毕浴而还,弗之言也。后有人见大蛟,奔退,太祖笑之曰:'吾为蛇所击而未惧,斯畏蛇而恐耶?'众问乃知,咸惊异焉。"

曹操十岁的时候,能下水搏击大蛇。除了他自身胆子很大以外,还与宗族中的训练有关。一般人家的孩童,都不会轻易下水洗澡。而曹操不仅一个人在水中畅游,在面临危难时还沉着冷静,足以说明他的胆识与从容。

不仅如此,曹操也非常善射,也有记载说他一天之内射中了六十三鸡,这更加说明曹操在经过系统训练后,表现出了高超的武艺。在黄巾军大乱的时候,曹操为骑都尉,亲自领军出征,而且帮助皇甫嵩镇压了叛军头目。在这之后,曹操也声名大噪。

曹操年轻时用硬木棒打豪强子弟(少年受家族影响很深)(9)

前面还说到,谯县曹氏是个典型的汉末豪族。一般情况下,他们虽然不缺经济实力,但在政治上的地位,是远不及世家大族的。所以说,为了响应汉代官府的号召,东汉时期的豪族都以诗书传家,致力于培养子弟们的文化底蕴。

孩童们接受的启蒙教育,都是学说中最基础的东西,而且主要以儒家思想为主,这就相当于我们现在上的小学,儒家经学是主流科目。

曹操年轻时用硬木棒打豪强子弟(少年受家族影响很深)(10)

等到学有所成后,表现出色的孩童还能进一步深造,前往全国最高学府——太学中进修,这就相当于我们说的大学,必修科目依旧是儒家经学内容。待到学有所成,毕业了,太学生便能通过察举制进入仕途,从而实现自己的当官愿望。

不过从曹操的思想观念来看,他幼年时所学甚多,既有传统的儒家典籍,也有法家、名家、兵家等旁门学科。不管怎么说,在宗室教育中接受到的启蒙教学,也为曹操日后的文才,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曹操年轻时用硬木棒打豪强子弟(少年受家族影响很深)(11)

洛阳求学的曹操,不学无术,在太学生中并不出众

十五岁的时候,曹操来到了洛阳。当时他的父亲,还是洛阳城中的高官,曾担任过司隶校尉、太尉等职,在朝中享有挺高的地位。而曹操之所以来到洛阳,便是父亲为他安排好的求学之路。

求学,去哪些求呢?曹操要去的地方,就是太学。自汉武帝时期,太学最先创立,经过两汉时期历代帝王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很庞大的规模。到汉桓帝、汉灵帝在位的时候,太学当中就有三万多学员。

曹操年轻时用硬木棒打豪强子弟(少年受家族影响很深)(12)

东汉历代帝王对经学的推崇,使得王公大臣都有样学样,从而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规模。东汉有个大臣,叫左雄,他曾经向朝廷上书:"征海内名儒为博士,使公卿子弟为诸生"。皇帝都带头号召了,大臣自然也积极响应,于是从朝廷的大将军开始,到六百石的小官吏,凡是在洛阳城中任职的,"皆遣子受业"。

明显,曹操也是通过这样的途径进入太学中的。而且,史料中也有一些相关的佐证。《世说新语》注引《续汉书 》说:"初,魏武帝为诸生,未知名也,玄甚异之。"

意思说,当初曹操是太学生的时候,还不算出名,只有当时的太尉桥玄表示讶异。先不说桥玄的态度,从这则记载中同样能看出,曹操在太学游学的时期,并没有将心思花费在学习上。

曹操年轻时用硬木棒打豪强子弟(少年受家族影响很深)(13)

少年曹操结交富贵子弟,似好飞鹰走狗的纨绔子弟

此时的曹操,从乡下来到繁华的洛阳,由于少年心性,他很快便成了文章开头说的那样,是个游侠放荡的"二世祖"。而且因为自己的家世良好,曹操还在学校认识了一批同样出身的公子哥,比如袁绍、张邈、蔡瑁、袁瓒等。尤其是袁绍,与曹操的三观大致相同,二人经常招摇过市,一副大爷的模样。

有一次,袁绍与曹操还做了一件特别荒唐的事。这两位大爷听说哪地方有人娶亲,便趁着半夜偷偷溜进了后院,想要趁着夜色将新娘子抢走。

曹操年轻时用硬木棒打豪强子弟(少年受家族影响很深)(14)

两人正要动手的时候,恰好被人发现,曹操身板灵活,急忙逃脱;但袁绍却因为一时情急,卡在了灌木丛中。曹操见状,便急中生智,大喊道:"贼人在这里!"袁绍吓得一个激灵,一下子跳了出来,急忙与小老弟曹操逃之夭夭。

曹操这般纨绔,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洛阳城内的繁华,二是太学中的宽松氛围,都让曹操这个"混不吝",暴露出了他胆大包天的性格。

曹操年轻时用硬木棒打豪强子弟(少年受家族影响很深)(15)

而对于这样纨绔的曹操,他的一位堂叔便很不看好,还经常向曹嵩告状。曹操不厌其烦,索性想了一个歪主意,让这位堂叔失去了曹嵩对他的信任,于是"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太祖於是益得肆意矣"。

正当曹操继续着自己的纨绔生活时,朝中却发生了一件大事。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谋诛宦官失败,反遭身死,一时引起朝堂动荡。不少读书人纷纷遭到宦官集团的报复,不得已辞官归隐。

这场动乱,给青年曹操带来了极为深刻的警醒。他不再飞鹰走狗,甚至怀着满腔报复,向汉灵帝上书,请求为陈蕃翻案。

曹操年轻时用硬木棒打豪强子弟(少年受家族影响很深)(16)

结语:

正因如此,太尉桥玄、何顒等人才会改变自己的看法,认为将来能拯救汉室的人,必定非曹操莫属。在前辈的支持下,曹操在年满二十岁之后,便怀着满腔热血,一头扎进了仕途。不曾想到,迎接他的,却是一个腐朽而又落伍的汉室,这让曹操受到了人生中第一次打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