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花轿豫剧版全部名家唱段(众多版本豫剧抬花轿)(1)

豫剧有一部戏,就像宋代大词人柳永的“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一样,家喻户晓,特别是农村娶媳妇,大喇叭必放该戏录音。这部戏就是《文武状元换亲》,又叫《香囊记》,后来改名《抬花轿》。

该戏的故事情节十分曲折,明代尚书之子张志成,为避继母虐待,逃至宁陵县王府作书童。王女定云爱其人慕其才,暗赠香囊许以终身。王父知其情,驱志成,笞女致死,弃之荒郊。定云为花婆所救,收为义女,荐邱府作女工,复被邱夫人收为义女。张志成被驱后为赴睢州上任知府的周大人收作义子,后得中文状元。周女凤莲许邱大人之子武状元为婚。成亲之日,志成为姊送亲,定云搀嫂下轿,二人相遇,勾起旧情,相思成病。凤莲从中说合,文武状元互为姻亲,俱结良缘,有情人终成眷属,上演一部传统的“私定终身后花园,落难才子中状元”的佳话。

这部戏,可以说是豫剧花旦的看家戏。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男旦刘荣鑫(艺名“白菜心”)、高保泰(艺名“玻璃脆”)等开始红遍河南,三十年代的男旦翟燕身(艺名“水上漂”),四十年代的姚淑芳为主演代表,让该戏成为豫剧的保留剧目。擅演此剧的名角很多,如常香玉、徐艳琴、宋淑云、刘素真、赵金红、张海棠、李香英、萧素卿、贾桂花、康慧兰、周秀梅、李莉、王香萍、辛艾、原淑静、陈春霞、苗文华、郭英丽等。

抬花轿豫剧版全部名家唱段(众多版本豫剧抬花轿)(2)

现在流传的《抬花轿》有四个版本,一是80年代汪荃珍等在香港演出的版本,使汪荃珍成为亚洲最佳女演员,也是汪荃珍老师的成名作。二是豫剧梅花奖获得者集五大名旦艺术特长于一身的豫剧表演艺术家王清芬的电影版。三是民营的小皇后豫剧团团长二度梅获得者王红丽主演的版本。四是上世纪80年代豫剧小皇后宋桂玲重新编排的版本。

这些版本之所以不同,主要是对该戏后后半部老闺女周凤莲的处理,其中经典的坐轿唱段区别就是唱词的不同。

版本一:汪荃珍

花轿起那个三声炮/惊天动地~鼓乐响(那个)丝竹鸣(啊)/笙箫管笛!/唢呐声随风飘~/滴滴滴滴滴~哒哒哒哒哒~/滴滴滴滴哒哒哒哒哒 生生如细~/众乡亲们只听得~如醉如迷/又听得花轿外,欢声笑语,一声高来,一声低/都说是新女婿浓眉大眼有福气!/俺也是,身材多苗条啊,长得白又细/水灵灵的大眼~双眼皮/水灵灵的大眼~双眼皮啊 (哪哈幺好哈~)/掀开那个轿帘看仔细/两匹那个大马,两人骑,/那后面跟的是 俺兄弟!/那个前面走着的,戴金冠,穿锦衣,不用说就是那个他 (啊他 ) 俺滴女婿啊 (哪哈幺啊哈~)/文状元把俺送那 武状元把俺娶啊 俺本是/文状元的姐姐!武状元的妻!/周凤莲在轿中 暗自欢喜~/从今后俺再也不当~~~ (那嗨幺嗨咿呀还,咿呀哎呀)/俺在不当那老闺女! ( 呐咿呀啊哈哈~~~)

版本二:宋桂玲

府门外三声炮花轿起动/周凤莲在轿中喜气盈盈/众执/鸣锣开道鼓乐齐动/滴滴滴嗒嗒嗒入耳动听/出府门吹的是百鸟朝凤/一路上奏的是鸾凤合鸣/武状元来迎亲满城震动/新媳妇出门来好不威风/这个说新女婿好人品相貌端正/那个说新媳妇长的好多么水灵/众人都夸俺女婿好/隔着骄帘我看呐、影影绰绰看也看不清/轿前面走一匹高头大马/马上边端坐着一位相公/只见他穿蟒袍金盔罩顶/胸前戴大红花十字披红/不用说俺知道,就是俺的那个他来把亲迎/小兄弟扬鞭策马把我护送/头戴金身穿袍满面春风/武状元把我娶文状元把我送/大姑娘我今日里八面威风

抬花轿豫剧版全部名家唱段(众多版本豫剧抬花轿)(3)

版本三:王清芬

锣鼓喧天声声催声声催/大姑娘坐轿可是头一回头一回/我偷偷掀轿帘/喘呀喘口气/人山人海挤成堆挤成堆/您看热闹俺受罪呀/我又闷又热像烤锅盔/坐花轿真不是那好滋味/是谁兴的这老陈规老陈规 啊 呸/ 大姑娘我受了圣人之累/一辈子不坐轿我也不后悔不后悔

值得指出的是,豫剧《抬花轿》在民间是这样传说的,解放前《抬花轿》也是常香玉的拿手戏。而姚淑芳无疑是解放后第一位让这出戏出彩的演员,当时有“看了姚淑芳,谁也不吃香。看了《抬花轿》,神魂都颠倒”之谚。五十年代吴碧波也将此剧成功打造成自己的代表作,“听听吴碧波的香囊记,一辈子不生气”。到了宋桂玲的时代,脆脆甜甜的嗓音,地地道道的祥符调,她对这出戏再次做了大手术,通过其高深的艺术功力,将周凤莲塑造成其一生最成功的艺术形象之一,此剧亦成为其代表作,而进入省一团后,宋桂玲与王素君两人的珠联璧合,更让这出戏出彩不少。

特别是为了使周凤莲的戏更多,宋桂玲老师特别为她加了两段唱,就是《夸香囊》和《夸妹妹》,也就是这两段唱,使宋桂玲无疑是这部戏的王者,因为这两段唱后来的演员根本不敢表演,也表演不了,成为绝版。大导演谢添看了这部戏,准备拍成电影,因为有人作梗,改去拍摄了《七品芝麻官》。后来王清芬拍电影版《抬花轿》,虽然了却了几代豫剧名家将此剧搬上荧幕的夙愿,但是也没有将这两段唱加上。而且,王清芬的电影版把剧情故事改编的面目全非,尽管有电影《少林寺》中牧羊女扮演者丁岚加盟,也没有使该电影像《七品芝麻官》一样的走红。

抬花轿豫剧版全部名家唱段(众多版本豫剧抬花轿)(4)

因此,豫剧小皇后宋桂玲才是《抬花轿》真正的王者,事实上,也是宋桂玲老师改编该剧后,才由《香囊记》改叫《抬花轿》。宋桂玲认为《香囊记》剧是以反映张志诚和王定云的爱情为主线,周凤莲只是个配角,因此她想把这个心直口快、爽朗天真、乐于助人的人物在舞台上树起来,成为《抬花轿》的主角。修改后的《抬花轿》把凤莲刻画得娇媚而不轻浮,憨直而不带傻气,特别是“坐轿”一折的唱腔,很快不胫而走,广为传唱。成为农村娶媳妇喇叭里永远的录音带。汪荃珍演的周凤莲,则是傻大姐、二半吊子一个;而王清芬的周凤莲更像大家闺秀,女诸葛;王红丽的周凤莲则是没有特色,给人印象不深。

附录一:夸香囊唱词:

这个香囊绣的真好看/上边绣了一朵红杜鹃/梨花白 桃花艳/还绣了两朵并蒂莲/莲花儿 荷叶子儿/还绣着有两条金鱼在里边/绣一对鸳鸯来戏水/并翅比翼戏水玩/这边绣的更好看/嗬 正当中绣了一朵白牡丹/上边绣的是干支梅/下边绣的是水仙石榴开花红似火金黄的菊花耐霜寒还绣了一枝垂杨柳麻知鸟吱儿 吱儿 吱儿吱儿叫得欢/这个香囊绣的好/怪不得兄弟他不给俺/手巧心巧不用说/人更巧怪不得/小兄弟他把病添/叫老弟你莫心烦/这件事儿姐姐承担/我把香囊拿回去/叫那个妹妹她看看/她若真是王定云/叫爹娘托人把亲攀小兄弟你在书馆/喝点汤 吃点饭/莫烦恼心放宽/等待着姐姐我把喜信儿传啊啊啊。。。。

附录二《夸妹妹》唱词:

见妹妹站廊下暗自伤神/小妹妹她算的是上等人品/好似那天仙女下到凡尘/只见她桃花面微红带粉/柳叶眉杏子眼猩红樱唇/元宝耳坠垂环更加风韵/颤悠悠哪绿莹莹碧光照人/戴一朵海棠花斜插入鬓/更衬得黑锭锭满头乌云/碧玉簪串珠凤相映相称/梳一个凤凰髻格外惊人/上穿着锦绣衫绣的是芙蓉出水/下系着百褶的八宝罗裙/只见她十指尖尖如同玉笋/长一双灵巧手扎花描云小妹妹的容貌好性格又温顺/蹙娥眉含眼泪更觉动人/怪不得小兄弟他汤茶不饮/怪不得为了她丢魄失魂/凤莲我虽是那女流之辈/今日里见妹妹我也倾心/上楼去/我要耐着心仔细盘问/她是不是我小兄弟意中之人/但愿得兄弟他有此福分/但愿得她就是那个定云金铃响罗裙飒哪呀嗨嗨/绣楼来上

抬花轿豫剧版全部名家唱段(众多版本豫剧抬花轿)(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