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鹏 通讯员 谢雨轩 沈春梅

2月9日,中原农险在周口市淮阳区举行“大农险”综合服务计划全面启动仪式,这标志着中原农险吹响了迈向“大农险”时代的号角,率先在融入三农新发展格局、塑造质效服务新价值上示范引领,勇毅前行。

中原农险的理念(中原农险率先吹响迈向)(1)

中原农险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祖疆表示,融入新格局、适配新需求、塑造新价值是三农发展新时代赋予农险人的重大命题,中原农险给出的答案就是“大农险”综合服务计划。“大农险”不是就某一个产品、某一类功能、某一项服务的简单改造,而是对服务对象、服务机制、服务标准、服务内容的综合提升,是全面迭代农险服务体系的系统性工程。

中原农险副总经理雷廷军介绍,和传统农险服务模式相比,“大农险”具有6个鲜明特征。一是保障边界“大”,由原来集中保某些品类,拓展到种、养、林、牧、副及其配套的全产业覆盖;二是服务纵深“大”,由原来单一的产品类型,向涉农财意健等全领域拓展;三是支撑体系“大”,由原来集中保生产主体,拓展为向防贫、种业、设施等乡村振兴重点领域提供全方位保障;四是防预屏障“大”,由原来单纯的灾后补偿,转变为事前风险防预、事中风险控制、事后理赔服务的全风险管理;五是协同机制“大”,由原来服务功能以保障为主,转变为涵盖政策、科技、资金、人才的全要素服务;六是营造生态“大”,由原来以农险公司为主,扩展至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现代农业经营组织、政府职能部门等共同协同的全主体赋能生态。

据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保险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农业保险发展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保障和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发挥。随着建设农业强国、乡村振兴战略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全面推进,新业态催生了多样化的风险类型,亟待更为深入的农险产品,新需求需要全面化的风控手段,亟待更为有效的减损工具,新主体呼唤多元化的风险服务,亟待更为全面的功能拓展,迫切要求传统农险向“大农险”转型升级。

为加快推动“大农险”综合服务计划落地,中原农险拟定了6类21项行动,包括立足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强粮”、“稳畜”等系列行动,围绕“农业保险 ”的“政保协同”、“投保联动”、“资金融畅”等系列行动。如“强粮”行动将夯实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扩面政策影响力,提高小农户参保率,实现愿保尽保、应保尽保,

该行动实施具体负责人谢银旦介绍,目前21项行动均已分批启动,今年年底即可部分见效。预计至2025年末,基本可以实现服务区域内粮食作物保险参保率95%以上,“三农”领域保障产品库千款以上,融资增信金额10亿元以上,综合风险保障水平达万亿级别。国内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何秀荣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农险”是中原农险创新服务“三农”领域的有益尝试,可以在农业强国建设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

据悉,下一步中原农险将加快推动传统农险向“大农险”转型升级,以保险保障为中心,横向链接政府、农户、涉农科技等主体,纵向牵引资金、技术、人才等发展要素,深入夯实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的保险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乡村振兴产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全面强化“三农”领域的服务供给能力,切实将“大农险”打造成为政府管理“三农”的助手,农户风险保障的护手,新农主体健康发展的帮手,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推手,产业与金融下沉乡村的牵手,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