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百岁的时候发表感言:“人活百岁,世事看透,方知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所以世间万千宠爱,得之我幸,不得也没什么不幸”,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杨绛50岁才是人生的开始?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杨绛50岁才是人生的开始(百岁老人三大人生感悟)

杨绛50岁才是人生的开始

她在百岁的时候发表感言:

“人活百岁,世事看透,方知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所以世间万千宠爱,得之我幸,不得也没什么不幸。”

从她的经历中,或许我们会明白:人生而不易,唯有从容淡然处之,才能开出泥泞之花。

01以豁达之心,面对时运不济

世态人情,

可作书读,

可当戏看。 —— 杨绛 ​

人的一生,难免会有风雨交加的日子,一些艰难险阻的经历。

我们要时刻保持豁达之心,纵遇到再多的困难,也不轻易退缩;纵遇到再多的痛苦,也绝不萎靡不振。

那些年被批斗的日子,她遭遇了人生前所未有的低估期,她被剃成了“阴阳头”,佩戴“牛鬼蛇神”的牌子。

作为一个爱美的女性,可能你会觉得她会羞愧的闭门在家,自怨自艾。她没有,她用女儿剪下来的头发做了假发,依旧大大方方,潇潇洒洒地出门。

美,从来不只是皮囊,那份优雅,豁达和自信,更美。

杨绛先生,大有诗人苏轼《定风波》中豁达和洒脱的味道: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愿我们在面对苦难的时候,能够唱出“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任外界风雨漂泊,我自岿然不动。

当她年近六十时,被下放菜园种菜,闲暇之余,她总会在田边地头,拿出厚厚的一本书,读者品着写着,你根本看不出她忧郁或悲愤,总是笑嘻嘻的。正是凭借她的乐观和坚持,在那样艰苦的日子里,竟完成了八卷本《堂吉诃德》的翻译。

罗曼罗兰曾说过:“每人心中都应有两盏灯光,一盏是希望的灯光;一盏是勇气的灯光。有了这两盏灯光,我们就不怕海上的黑暗和风涛的险恶了。”

真正能打垮一个人的,从来生活的跌宕起伏,而是消极的心态。

只有就着泪水吃过面包的人,才能懂得人生百般滋味,只有常怀乐观的心态,在希望勇气之光的照耀下,以豁达之心,方能乘风破浪。

02以宽恕之心,面对潮起潮落

莎士比亚在名剧《威尼斯商人》这样写到:

“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

如果你面对他人的诋毁和伤害,你会怎样做?是打击报复吗?

但作为一个有修养的人,一定会放下恩怨,不计前嫌。因为她深知,为难别人就是为难自己。放过别人,就是放过自己。

杨绛曾经有一位同事,曾批斗过她,后来她同事被抓,家里失去了一切经济来源,听说还有一个老父亲长年卧病在床,后来,杨绛知道了这件事,她没有幸灾乐祸,更没有打击报复,而是每月把自己的工资拿出来一部分,寄回他的老家。想一想,那时的杨绛工资又有多少呢?可她毅然决然地对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慷慨解囊。这是怎样的一种心胸和肚量呢?

因为她深知当时社会形势的险恶,她深知他人的无奈。

她深知,天地虽宽,有容乃大。

同时,她也深知与其憎恶别人,报复别人,不如原谅别人,宽恕别人。

想起马克吐温说过一句话:

“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脚踝上。这就是宽怒。”

人生在世,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难免会与他人结下所谓的仇与怨。

但握手言和,是一种大气,是一种格局,更是一种境界。

03以坚强之心,面对人生百态

杨绛说:“刚开始是假装坚强,后来就真的坚强了。”

也曾有一句话说:“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坚强,于是乎,在假装坚强中,就真的越来越坚强。”

1997年,杨绛的女儿钱瑗,因病去世。随后不久,丈夫钱钟书也相继去世。此后的18年中,她并没有在悲伤中一蹶不振,她也没有变成一个大家眼中的孤寡老人,几乎每天待在家里整理丈夫钱钟书的书稿。

或许,那时年迈的杨绛,心里已承受了生活太多的苦难,但苦难似乎从来没压垮她那颗强大的心。

人生百态,不知何时面对生离死别,不知何时会降临的未知和意外。突发的新冠疫情,谁又能想到呢?

我们曾以为,人生中有很多迈不过的坎,翻不过的难。

但慢慢地你会发现:

吃过的苦,尝过的痛,终将让你学会承担。受过的伤,流过的泪,也终将让你变得强大。

04写在最后

无论现在的你,是面对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失意,学业的压力,都不要担忧害怕,因为时间会慢慢教会你,慢慢给你答案。

人生歧路漫漫,你始终要相信,

黑暗之中有光明;

黑暗之中有缤纷。

在挫折和困苦中,以豁达之心,泰然处之;

在谩骂和诋毁中,以宽恕之心,修炼自身。

在厄运和不幸中,以坚强之心,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