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黄河,九曲蜿蜒,至河津后出晋陕峡谷,水面陡然开阔岸上,便是“鲤鱼跳龙门”传说的发源地——龙门村,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喜看乡村蝶变?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喜看乡村蝶变
万里黄河,九曲蜿蜒,至河津后出晋陕峡谷,水面陡然开阔。岸上,便是“鲤鱼跳龙门”传说的发源地——龙门村。
村广场的合欢树下,是龙门村几年前修的民俗博物馆。这是84岁原有娃和78岁卢有龙老哥俩在村里最喜欢的去处。用他俩的话说:“看看这些老物件,生活变得格外甜。”
在这个“记忆储蓄所”里,静静躺着的农具、生活用品、交通工具,见证着龙门村70年里把“鱼跃龙门”的传说变成现实的过程。
摸着这些熟悉的“老伙伴”,原有娃当年在黄河上讨生活的情形还历历在目。
当年的黄河水旺,每年打春,冰凌消融,桃花开过,黄河峡谷便惊涛裂岸,地动山摇。开河后古渡便开始热闹起来,往返北上的船只全靠人拽,冬天寒风刺骨,夏天骄阳似火。
上行进山,纤夫脚蹬在20厘米的船帮上,用手里竹竿上的铁钩挂住悬崖上的铁环,一把把倒手,一竿竿接力,一米米前行。可以行走的地方,才能扯起纤绳,一步步往前拉,声声号子,粗犷浑厚,山回谷应。
上行艰难归来险,往下行时,艄公把尾棹,十几条壮汉把四条边棹,浪遏飞舟,得全神贯注,时常还是会有船被恶浪拍上山岩,甚至船毁人亡。
下河拉纤,上岸种地,辛苦一年下来,工分分红不够养家糊口。“家里6口人,孩子上学、穿衣购物、油盐酱醋全指望工分,丰收年景,勉强度日,差的年景,经常吃不饱肚子。”原有娃感叹道。
“谁想一直穷下去?”
在改革开放后,龙门村开始办工厂,做企业,龙门人努力奋斗,像黄河之水,不舍昼夜。
自1996年原贵生担任村党委书记以来,发动党员群众集资入股,建成了22万吨的焦炉生产线、电解铝厂和建材厂。到2018年,龙门村已形成焦化、精细炭黑、建材、发电、运输、房地产和旅游7个产业,集体企业总产值达3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万元。
从一个“吃粮靠供应、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三靠村”,发展成为全国文明村和中国十佳小康村,靠的是龙门人同心协力,风雨同舟。
龙门有句话:跳进一条船,合成一股绳,同心共患难,啥事都能成。多年来,龙门村坚持以集体经济为主体,融合股份、外资、联户、个体、混合等所有制经济为补充,依靠“多轮驱动”的发展模式,村里的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走出了一条共同富裕之路。
如今,走进村子,一个千米长、近百米宽的街心花园,绿树、草坪、雕塑、楼台、亭阁、喷泉、假山错落有致。花园两边一线排开32栋美丽楼房,本村加上外来务工人员共1600多户全部入住,水、电、暖、煤气、热水、宽带、程控电话、闭路电视实现“八通”,龙门客栈、文化中心、展览馆、民俗馆、党建馆、图书馆一应俱全。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人人都是上班族,年底家家有分红,日子过得像‘天堂’。”卢有龙说,楼房已住了十多年,看病在各级医院报销的基础上,剩余部分由村集体全部报销。
去年年关,龙门村3600多名村民都领到了3100元的分红款,在2017年分红款的基础上人均增加1000元,村里还承诺到2019年,人均分红4100元,今年将是龙门村分红的第24个年头。
本报记者 周明飞 本报通讯员 王靖鸿
记者手记
传说中,每年阳春三月,东海鲤鱼逆流而上,奋起跃过龙门,化鱼为龙,从平庸到显耀。在传奇和现实的交相辉映下,龙门人奋发向上,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演绎了新版鲤鱼跳龙门,从贫穷到富裕。70年前,龙门村靠龙门古渡做苦力和背纤拉船度日,到现在,年底人人有分红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靠的是从黄河上摔打出来的团结协作和敢于拼搏的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