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简称殷、邺。位于河南省北部,属于豫北地区。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是早期中国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先后有商朝以及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七朝在此建都,故安阳素有“七朝古都”之称。安阳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

目前为止安阳辖4个市辖区:文峰区、北关区、殷都区、龙安区;4个县:安阳县、汤阴县、内黄县、滑县;1个代管县级市:林州市。

在这些安阳所辖范围内有很多村落、乡镇的名字就来源于一些复姓姓氏。

司马

古时的官职名。周宣王时,程伯林父为司马,平定徐方后,被赐姓司马,其后代沿用司马作为姓氏。现在汤阴县东南有司马村,因司马氏曾居于此村而得名。

河南安阳的人一般姓什么(与安阳有关的复姓地名与来历)(1)

▲司空村

皇甫

古时的人名。周朝时有个叫皇甫的太师,其后裔把皇甫作为姓氏。现在安阳市西北有前皇甫村、后皇甫村和皇甫屯村,安阳县有皇甫庄村,这些村名都来源于皇甫氏。

河南安阳的人一般姓什么(与安阳有关的复姓地名与来历)(2)

▲安阳皇甫屯村韩琦墓

大夫

古代的官职名。现在安阳县安丰乡仍有大夫村,这是个古老的村庄,在北宋以前就已经出现,应该是把大夫氏当成了村名。村西北曾有西门豹祠,村名可能源于战国时魏国大夫西门豹。

河南安阳的人一般姓什么(与安阳有关的复姓地名与来历)(3)

▲安丰乡大夫村附近的西门豹祠

綦毋

本是春秋时晋大夫綦毋张后人的姓氏。匈奴也有綦毋氏。北宋时,安阳县东有綦毋村(属临漳),后谐音读成奇务。现在安阳县吕村镇崔奇务村、耿奇务村、宋奇务村等都源于此。

河南安阳的人一般姓什么(与安阳有关的复姓地名与来历)(4)

▲安阳吕村镇前奇务村

窦公

魏文侯时有个乐人名叫窦公,他的后裔用他的名字作为姓氏。窦公氏曾居住的地方也称为窦公,在今内黄县西临近安阳县处。后取谐音简称豆公,即现在的豆公乡。

五王

五王指春秋时齐国自威王至建王的五位国君,后来五王被用作姓氏。北宋时安阳县有五王村,清代为武王村和五王寨,现在称武旺村和寨子村。后人不知道五王是姓氏,取谐音为武旺。

陵阳

沛国陵阳子明居于陵阳山,其后裔把山名作为姓氏。北宋时,林州市北有陵阳村。现在为北陵阳村、南陵阳村。此外,陵阳河也得名于陵阳氏。

河南安阳的人一般姓什么(与安阳有关的复姓地名与来历)(5)

▲位于安阳林州市陵阳镇的永和希望小学

阳城

用封邑名称作为姓氏,汉代时这个姓氏较多。现在安阳县西北有南阳城村南陵阳村,漳河对面磁县有北阳城村南陵阳村,可能是以阳城氏为村名。

驸马

为了继续执掌驸马之官,把官职名作为姓氏。今汤阴县北近安阳界有驸马营村,可能来源于驸马氏。

白鹿

古有白鹿国,人们把国名作为姓氏,曾有位贤人叫白鹿先生。北宋时,安阳西南有白鹿村,后取谐音称为白露。如今龙泉镇楼庄村即为其地,村名源于白鹿氏。

令狐

本为古时地名。周文王后裔毕可擒获秦国将领杜回,因功在令狐受封,即现在的山西省临猗县猗氏乡西,其后裔把地名作为姓氏。北宋时汤阴县东有令狐村,现在取谐音称为龙虎村,因为令狐氏曾在此居住而得名。

乞伏

本是古代鲜卑族的一个部落名,后来把部落名作为姓氏。魏晋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南下,该姓氏随之传入中原。北宋时,安阳西北漳河南有个名叫乞伏的村子,此村曾有乞伏氏居住。清代时改为祈福,后来仍称乞伏,本属安阳,1953年划归河北省磁县。

贺拔

北魏时的复姓,随北方少数民族南迁流传至中原。北宋时,安阳县有贺拔村,后取谐音称为贺北。1949年10月,该村划入河北省临漳县。

地名的早期写法与复姓完全一致,称为复姓地名。还有些地名的早期写法与复姓略有差异,但其含义无解,从早期用字探源,可能源于复姓,但按照现代汉语的释义,难免会望文生义,例如阳范、羊郡、纥乾等。 (许作民)

编辑:苏晓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