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卡介苗延后接种时程一旦抵抗力弱的婴幼儿受到结核杆菌的感染,容易导致肺外结核症状,严重者甚至危及性命,这就是每个宝宝都需要接种卡介苗的主因然而,近年来因发现有接种卡介苗而罹患骨髓炎的情形,促使卫福部在多方考量下,将卡介苗建议接种时程从「出生24小时」,延后至「5~8个月」,以期望能降低可能的伤害、提高预防效果,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小孩卡介苗最迟到几个月接种?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孩卡介苗最迟到几个月接种(注意你知道吗卡介苗延后接种时程了)

小孩卡介苗最迟到几个月接种

注意!卡介苗延后接种时程

一旦抵抗力弱的婴幼儿受到结核杆菌的感染,容易导致肺外结核症状,严重者甚至危及性命,这就是每个宝宝都需要接种卡介苗的主因。然而,近年来因发现有接种卡介苗而罹患骨髓炎的情形,促使卫福部在多方考量下,将卡介苗建议接种时程从「出生24小时」,延后至「5~8个月」,以期望能降低可能的伤害、提高预防效果。

【小档案】卡介苗BCG

主要目的:预防结核杆菌的感染。

疫苗种类:活性减毒疫苗。

接种时间:出生满5~8个月,最迟1岁内。

接种方式:皮内注射。

施打部位:左上臂三角肌中点。

可能副作用:注射部位脓疡、左侧腋下淋巴结肿大、骨髓炎、弥漫性感染等。

照护小叮咛:避免摩擦、搔抓,保持接种位置的清洁与干燥即可。

2影响结核杆菌对婴幼儿伤害大

多数民众对于结核病的认识,仍以「肺结核」为主。结核病的病原为「结核分枝杆菌」,其可能侵犯人体任何部位而发病。除了易侵犯肺部之外,还可能造成「肺外结核」的症状。

肺结核

肺结核俗称「肺痨」,大部分较容易发生在成人身上。曾有相关研究指出,若成人受到结核杆菌的感染,约95%是属于此类症状。肺结核患者的病情进展较缓慢,若未发觉及接受适当治疗,可能成为潜在带原者,将来发病会伤害自己或传染给他人。

肺外结核

除了侵犯肺脏,结核杆菌还可能转移至全身各部位,例如:淋巴结、骨骼、脑膜、胸膜、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或造成弥漫性的肺外结核症状。其中,又以「结核性脑膜炎」好发于免疫力弱的婴幼儿族群,造成的伤害也大。

「脑部受结核杆菌侵袭的机率少,但若婴幼儿遭受感染,往往病况会比较严重,不但可能导致结核性脑膜炎,还可能因此造成脑积水、脑梗塞、脑部受压迫等病变,甚至出现终身残疾等后遗症,致死率高达20~40%」。

接种卡介苗,预防严重结核菌感染

因此,为了降低婴幼儿罹患结核性脑膜炎及其他弥漫性症状,我国规定每个宝宝都必须接种卡介苗。根据我国过去的统计显示,「未接种卡介苗者的罹病率,比有接种者高出47倍之多」。由此可知,针对婴幼儿结核杆菌感染症状,接种卡介苗仍是目前最佳的预防方式。

活性减毒疫苗激发抗体

卡介苗是一种由牛分枝杆菌(牛型结核杆菌)经过人工数代的培养、减毒后,所制成的「活性疫苗」。

疫苗的作用,比喻「有点像提前演习的感觉」。「先让小兵(减毒的疫苗株)去攻打城堡(免疫系统)。小兵战力弱,不太会造成危机(致病),但会引发一连串的防御措施(诱发免疫反应);最后小兵被消灭,城堡恢复平静。由于之前的对抗经验,所以已建立一套战略(如何消灭病菌、产生抗体等),产生免疫记忆。若之后真的碰到较强大敌人(结核杆菌)入侵,守卫城堡的小兵不会手忙脚乱,知道怎么去对抗,因而也较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感染症状)」。

延后接种期望减少骨髓炎机会

原先的卡介苗接种时间为「新生儿出生满24小时(体重需达2,500公克)」,但从105年1月1日起,延后至「宝宝5~8个月大开始,最迟1岁内完成接种」。更改接种时程的主要考量与「接种疫苗后副作用」有关。

月龄愈小骨髓炎机率较高

只要医师确诊5岁以下婴幼儿罹患肺外结核,就必须主动采集检体,送至疾病管制署做进一步的检测,以确认是被结核杆菌或卡介苗内牛分枝杆菌所感染。由此监测系统,再进一步利用分子生物学检验方法发现,每年接种卡介苗的宝宝中大约有5~10个罹患骨髓炎。

疾管署参考了日本的情况,即日本在实施延后施打卡介苗的政策后,婴幼儿骨髓炎、骨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下降的趋势。

因此,综合上述因素,促使疾管署决定将卡介苗建议接种时程延后,以期望降低疫苗后发生严重副作用的机率。

多方权衡决定接种时间

总而言之,「疾管署希望能维持卡介苗减少婴幼儿罹患结核性脑膜炎等疾病罹患率的效果,但又希望能减少骨髓炎等副作用的发生」,多方权衡下,决定稍微延后接种时间至「宝宝满5个月大」。但可能增加的风险是:宝宝来不及在施打卡介苗产生保护力前,就被结核杆菌感染。

不过,这是「享受好处,但也尽量减少坏处的影响」,如此才能让卡介苗发挥更大的「预防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