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苏北沿海平原地区。小时候也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这仅沿射阳河边,有住户和农田。我家住射阳河北1里地左右,从我家再往北不到1里,就是一望无际的荒滩,很少有村庄住户。我至今也不明白它向北延伸多少公里。

千年之前,这里或是大海。二三百年前,这里也是荒滩碱地。这里人的祖上,大多由苏卅阊门,在明朝"洪武赶散"迁徙苏北,我曾祖父又从阜宁迁涉至此垦荒安家。因地势低洼,又多盐碱,除需射阳河水吃用,还要改造地貌,扛垛子为旱田,供居住和长旱谷、蔬菜瓜果、树木,挖洼的地方为水田(我们这叫汪子),种水稻。

我们这只有小地主,中农占多数,垦荒改造,各行其是,又是依天然大港(射阳河支流)走势而定,所以农田分散零乱,住户东一家西一户,有个三五家住一起,就叫庄子。我只见过解放前本地地主家住的一个高垛子上,有个土墙垒的两层单间护院的房子,叫土阁楼、可算是最高级的住房了。其余大多是一丈多宽两丈多长,墙高2米不到,南北走向门朝南的两间丁头草屋。人口多的可不断接续加长。差的人家墙高不到1米。好的人家住东西走向门朝南的旁门,墙要高的许多,在3米左右,宽度4米左右,少在2间。也是土墙草苫,但桁条较好,内间相隔不是土墙而用大梁,桁条大多是木头竹子而非杂棍。

这么泥墙草屋,明间大多还有锅灶(少数另砌一小间锅屋),內间还有妇女用的马桶。住个5口7口常事,还要存粮放衣摆水缸和吃饭睡觉,夫妻子女四五口一床睡正常,子女大的、辈份不投的在房屋明间天天晚上临时搭铺或睡锅门口也非个别,更有在正屋旁再搭个屋檐口靠地的小舍子另住的。

五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住房有所改善,丁头草屋逐年减少,大都是旁门,但还是泥墙草屋,分散居住,人口虽有很大增长,荒滩也成粮田,但还是集中在射阳河畔居住,滩地成粮田,还要跑脚种田。(当时房屋可见下图五)。

七十年代起,随着水利设施初步完善和骨干道路的初步成型,以及科学种田水平提高和农业机械的使用,水田不再浸水长沤,只长一季水稻,普遍推行稻麦两季。土地平整,条田化、居民点正式提上日程,依靠集体力量和人力劳力,填沟平港,去高填低,比较平整又无住户的滩地,工程量小,是一张白纸,首先实现平整条田化,建起居民点,生产队给以优惠动员原住地居民举家移居滩地居民点。对原居住区也规划居民点,无力一次平整土地,也无法一次拆迁都上居民点,但拆旧建新一定上居民点,这一带有强制性的政策,也一直未变。

上居民点的房屋,都是砖墙瓦房,也无丁头,房屋摆布,高低宽窄,均有统一要求,室内地面也不再是泥地,有砖铺的,条件好的浇筑水泥地面,墙上也有粉刷,还与水电交通的发展统筹计划。到8O年代初土地承包前,我们这里没上居民点己经不多,仍住泥墙草屋很少,比较好的也有二层三间的楼房(如下图四)。

改革开放土地承包后,农民吃饭问题解决了。机械化逐渐普遍,农药化费不再紧张。各家各户逐渐通电,又相继通上有线电视电话,自来水。本世纪初,在国家支持和乡镇组织下,对我老家原居地的旱垛子用推土机统一平整,对少数仍分散居住的一是动员上居民点,二是暂时搬不走的困难户暂留屋基,在以后几年中,用国家扶持的"草改瓦"等扶贫资金,逐年改造,在2015年,己全部上居民点,老家彻底告别草房。

这种居民点仍是我们这主要居住形式。房屋砖墙瓦盖,室内吊顶,墙面粉刷装璜,水泥地面普遍,水电网络设施齐全,水泥道路己浇到各家门口,土式锅灶用的不多,家前屋后不仅栽树种菜,还养花种草(图一二三是老家一角)。只是厕所改造、下水道设施、垃圾处理还显薄弱,居住还显分散的缺点也有显现。

近年来,新农村建设提上日程。新农村住的平房,一般两层三层。至于其他吃用行医、教育娱乐文化环保设施等更加完备,与城镇差距进一步缩小。原有房屋拆旧还有补助。无须附图,到处可见。

我出在丁头泥墙草屋,少年时一家八九口,住上三间旁门泥墙草屋已很满足。自我成家分居的70年代初,也没实力砌个两间砖墙瓦屋,也只用200多块砖垫个后墙脚,还是泥墙草屋。住瓦房是我愿望。我父母守旧,说泥墙草屋冬暖夏凉,到90年代,给二佬买上电风扇,后又装上空调,也住上居民点。父母己过世1O年了,不过这房屋仍在,还是我们兄弟姐妹的"老家"

最新农村农业发展现状(我亲历的农村农业的发展)(1)

最新农村农业发展现状(我亲历的农村农业的发展)(2)

最新农村农业发展现状(我亲历的农村农业的发展)(3)

最新农村农业发展现状(我亲历的农村农业的发展)(4)

最新农村农业发展现状(我亲历的农村农业的发展)(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