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遇腊八高清大图(一图知时清晨雪舞)(1)

大寒前一日雪花纷纷,晨光里的国家博物馆。图 | @Wei

清晨

天色尚未大亮

华灯依旧

北京城区,雪纷纷扬扬而下

像是迎接一年之中最末的一个节气

——大寒

明儿是大寒,也是腊八

冬去春回

自此有了盼头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但,或许我们今年都要各自原地过年

腊八节

无论在哪里

自己动手熬一碗腊八粥

暖胃暖心,让牵挂您的人安心

一图知时

国家博物馆二十四节气系列海报

与大家分享馆藏

清代黄地珐琅彩牡丹纹碗

大寒遇腊八高清大图(一图知时清晨雪舞)(2)

海报创意 | 黄 蓉

海报设计 | 羽 木


缠枝大牡丹碗壁绽放

花开富贵,寓意吉祥

海报上这只清代黄地珐琅彩牡丹纹碗撇口,弧壁,深腹,圈足。外壁以黄釉为地,珐琅彩绘缠枝牡丹纹,四朵富丽的牡丹花俯仰盛开,色彩绚丽,其间点缀数朵各色小花。花朵硕大饱满,枝蔓缠绕,寓有“年年富贵”吉祥之意。内壁施白釉,外底蓝料彩双方栏内书“康熙御制”四字双行款,字体笔画粗宽,挺拔端庄。

珐琅彩是康熙时期创烧的名贵彩瓷品种之一,康熙三十五年(1696)始制,其制作先在景德镇烧制坯胎,运送至京,由宫内如意馆挂彩烧造,将铜胎画珐琅彩料画置于瓷胎上,清宫称为“瓷胎画珐琅”,又因“颜料亦用西来之品”,称为“洋彩”。彩料有透明的玻璃质感,又被称为“料彩”。其绘制技巧、彩料配制、烧造温度等方面不易掌握,烧成十分不易,制作的数量有限,故珐琅彩瓷十分珍贵,专为宫廷皇帝、嫔妃玩赏和宗教、祭祀的供品之用。康熙珐琅彩瓷多仿铜胎画珐琅器皿,多以红、黄、蓝、紫、绿、胭脂红等彩色作地,上绘纹饰有牡丹、菊花、团花、莲花、“寿”字、“万寿无疆”等,画工细腻工整,具有图案化的装饰效果。造型多为小件器物,有杯、碗、盘、碟、盒、壶等,瓶类较少。

这只碗以康熙铜胎画珐琅缠枝牡丹纹碗为模本,造型端庄,胎薄体轻,装饰技法受清初恽南田、蒋廷锡等宫廷画家影响采用没骨画法绘制,牡丹俯仰有致,极尽妍丽,充满生机,立体感强,彩料瑰丽纯正,为康熙珐琅彩瓷中属凤毛麟角之品。康熙珐琅彩瓷非常名贵,后世争相仿制。

(此处文字引自《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清代瓷器卷》)

本期编辑 | 胡辣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