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与招商局的关系并不仅仅是纸面上的那么简单。李鸿章的后人、盛宣怀在清朝时期是没有认为轮船招商局是他们的企业,但是,清朝灭亡后、进入北洋政府时期,事情就起了变化。

首先,北洋政府的许多官员,包括袁世凯、段祺瑞等人,其与北洋都是历史直接继承关系。袁世凯是李鸿章的手下,段祺瑞是李鸿章开办军事院校的学生。如此等等,李鸿章家族、盛宣怀家族对于之前清廷所开办的洋务企业就有了“非分之想”。

其次,李鸿章、盛宣怀与招商局的关系也确实比较复杂。李鸿章、盛宣怀都只是“招引人”,执行清廷的任务而已,李鸿章更只是清廷和企业间的桥梁作用,盛宣怀在企业运营中确实有不小贡献。

清廷为何要建立轮船招商局

清廷建立轮船招商局的目的很简单,原因有三:

一者,为了满足官员、八旗的肚子问题,解决漕运问题;

二者,外资轮船公司控制航运业,大部分钱都被美英公司占走了,这对于仍有民族、国家自豪感的人来说是难以忍受的,因此,从外国人手中夺回一部分钱既是利益作为,也是一种自强行为;

三者,以交通业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例如煤炭、钢铁、造船等,至少先期为他们提供资金,可以带动整个工业发展。

民国轮船招商局(晚清轮船招商局行船技术工中2)(1)

那么,招商局的作用是什么呢?是否值得我们敬佩呢?回答是作用不小,值得我们敬佩,但那是包括清廷在内的所有中国人的贡献,以国家的力量齐聚而成。

一者,整个天下共知,漕运是轮船招商局的基础任务和业务。

二者,效果卓著,轮船招商局吞并了旗昌船务。

三者,也有一定效果,例如轮船招商局出资投资了中国第一家大型煤矿集团——开平矿务局;中国第一家电报局——天津电报局;中国第一家大型纺织企业——上海机器织布局等等,许多中国第一。

综合来说,清廷以国家实力作为依托,将轮船招商局的价值发展到极致。轮船招商局作为当时中国企业中最让人提气的企业是毋庸置疑的。

左宗棠临终遗言中的坏情况,在其死后果然大面积浮现

清廷从轮船招商局建立到清朝灭亡,都控制着它的一切。但随着清朝越来越腐朽、对外越来越妥协、越来越失去朝代存在的和理性与安全性,轮船招商局的内部管理也越来越“西化”。甚至可以说:清廷搜刮招商局大头、企业内部买办拿中头、更细的则被西方人拿走。

自从“中法战争”不败而败,左宗棠在临终前的担心,其实越来越在全国范围内出现。左宗棠请光绪皇帝“亲君子远小人”、力行节俭把钱省下来干正事儿等,清廷并没有听进去。左宗棠说“中法战争实为中国强弱一大关键”,这句话说得没错儿。

民国轮船招商局(晚清轮船招商局行船技术工中2)(2)

“不败而败”并没有说我们胜利,而是说战争打到半腰儿,结果主动向敌人投降,敌人想通过战争得到的东西基本都给了,所以这是一场“战术上不太丢人,战略上现大眼”的战争。更为严重的是,让有心为国杀敌的将士们寒了心。可以看到,从这一时期开始,整个清朝“坍塌性腐败”问题越来越多。

李鸿章为主导的“洋务企业”开始人浮于事,之前人们严厉抵抗的官员子女、亲属进入企业的情况大规模出现。对于这一点通过开平矿务局被胡佛骗走后,只用一半的人、开除那些“挂名”员工就使得开平盈利。

由此我们就能看出:晚清“洋务企业”盈利的不多的症结所在!

当然,胡佛骗企业这件事情是应该被批判的,显示出:英美人为了利益不息造假欺骗,使用各种手段,很虚伪。但人家的优点咱们也要学。

您看,我们平时也不是说要学狼的精神嘛,牛的精神嘛。这些你不能较真儿,非要反驳:学狼的精神?狼的团结精神背后是等级秩序。学牛的勤劳精神?牛的精神背后是让我们学做愚民。

事情不能这么看待。别人的好处得学,但也要清楚人家的好处只是好处,而不代表他的品德很好、他没有坏心眼儿。防着他就可以了。

晚清洋务企业的问题除了“人浮于事”、贪污问题严重外,不能协助自身科技发展是一个重大问题

中国人做主,外国人开船的奇怪企业,论科技自主首先要自己人爱惜自己人,要看得出进步:李鸿章善于“买硬件”左宗棠善于“科技自主”有很多,例如福州船政局造舰、培养一批电报人才,结果宁肯买贵的,也不肯用“性价比”好的

民国轮船招商局(晚清轮船招商局行船技术工中2)(3)

轮船招商局也是如此。在清廷建立轮船招商局的三个目的中,就有利用企业“抵抗”外国势力经济垄断的用意。

然而,实际上,轮船招商局在运营中,不但使用了过多的“黄皮白心”的大小买办(他们中有些人与原洋企有非正常联系),而且左宗棠所创立的“福州船政局”以及李鸿章开办的各种军校中,已有许多成熟的西式船只的驾驶者,但轮船招商局并没有用。这一现象很让人怀疑,为什么?

例如招商局所有船只的船长、大副、二副、三副、大车(轮机长),全部是外国人担任。中国人担任二车、三车的人员只有4名。从船长到四车共计179人,只有4人是中国人,仅占2%。这与当时中国人能够驾驶轮船的人数完全不符,难以让人信服。

西方人如果熟悉驾驶、熟悉地理情况或海面情况的话,那也是外海。轮船招商局主营的河道业务!同时,从工资看,西方雇佣人员肯定比我方大得多。

在左宗棠福州船政学堂的学员没出现前,西方人、一些国内的洋务派官员都认为中国人不会学会驾驶轮船。结果,船政学堂做到了。但一些人就是打死也不信,中国人开的会比外国人好。这是理念问题,不关乎现实是否真的如此。

民国轮船招商局(晚清轮船招商局行船技术工中2)(4)

李鸿章就是“一些人”中的一员,他不信任中国人会驾驶船只、能建造战船,他的“民族自信心缺失”其实很严重,在其领导下,再加上轮船招商局内部过多的买办人数实操业务,更对这种现象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例如北洋水师中的“扬威”号巡洋舰由福州船政局建造后,本想推荐给李鸿章,但李鸿章掐半拉眼角儿都认为中国人造的舰不行。最后还是在丁汝昌邀请下走上去开炮试验、察看之后,李鸿章才同意购买。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福州船政局屡次向清廷等保证自己虽然造不出一等好舰,但二三流的舰只会比英德等国的便宜、好用,但李鸿章仍然建议清廷“买买买”。结果,中国的造船技术自1890年之后基本停滞不前。

科技本来就是如此,你本国人不捧,那就只能被外国人压得翻不起身,最终,全部都是外国货,没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人家想怎么玩你你都得忍着。

清朝轮船招商局效益不错,该感恩李鸿章还是国家、国民

晚清轮船招商局系列前4篇文章系列

1885年!大清的脊梁断了

从左宗棠李鸿章的遗折,看文襄文忠二人临终前最真实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