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汉书》则是第一部断代史,在司马迁与班固为后世的修史者开创先例后,第二部断代史却出现了难产的问题。

东汉末年,蔡邕曾与卢植、韩说等人写了一本《后汉记》,但因遭遇黄巾、董卓之乱,故而未能成书。董卓被杀后,蔡邕在座中叹气触怒了王允,因而被捕入狱。他上疏自陈,请求留一条活命,以便“继承汉史”。但王允还是将他处死了。大儒郑玄听闻蔡邕的死讯之后,不禁长叹说:“汉世之事,谁与正之!”

蔡邕死后,再已无能人承担续写《汉书》的伟业,因此,第二部断代史被耽搁了下来。东汉灭亡之后,历史进入了三国时期,史学家们忙于撰写魏、蜀、吴的各自国史,无人兼顾已经久远的汉朝旧事。因此,在西晋完成统一之后,陈寿在近人的基础上,率先写出了《三国志》,成为历史上的第三部正史。

《三国志》从东汉末年一直记载到西晋平灭吴国,部分填补了《汉书》之后的空白,但是尚缺一本记载整个东汉时期的断代史,以便将《三国志》与《汉书》衔接起来。从魏晋到刘宋时期,曾出现过许多版本的《续汉记》,但他们或者质量不佳或者遭遇兵火而散失。直到公元445年,范晔才写出了《后汉书》,此时距东汉灭亡已经有两百多年了,距《三国志》成书也有一百多年,可谓姗姗来迟。

最后一部史书(历史上最难产的一部正史)(1)

《后汉书》比《汉书》晚了400多年

《后汉书》为什么这么难产?

二十四史里,以“难产”而著称的史书共有三部,分别是《后汉书》、《晋书》和《明史》。其中,《晋书》初稿成于晋武帝时期,以泰始元年为断限,后代逐渐增补,是为官方《晋书》。晋朝灭亡后,谢灵运、臧荣绪等人都写过有关晋朝的史书,然而直到唐朝初年才最终完成新《晋书》,距东晋灭亡已过两百多年;《明史》从满清入关第二年开始纂修,至乾隆年间定稿,也历时九十多年,距明亡近百年。但要说最为坎坷的修史经历,要非《后汉书》莫属了。

在东汉初年,班固于光武帝及汉明帝年间写出了《汉书》,专门记载西汉一朝的历史。书成之后,明帝又令他与陈宗等人共同写一部本朝的历史,名为《世祖本纪》。这本书共有本纪一篇,列传、载记二十八篇,记录了光武帝起兵兴复汉室的历史,成为最早的东汉史作。

之后,每代皇帝都令史官修补,添加进《诸王》、《功臣》《南单于》等内容。到了汉桓帝时期,又命边韶等继续编纂,扩充至一百一十四篇,改名为《汉记》。

灵帝与献帝的时候,续写《汉记》的任务落到了蔡邕、卢植等人肩上,他们在东观阁进行修史,故而书名改为《东观汉记》。到蔡邕临死之前,本纪部分已经续写到了灵帝时期,又新增了四十二篇列传,粗具规模,后因董卓、李傕、郭汜之乱,《东观汉记》遭到焚灭,仅部分手稿存世,第一部东汉史以流产而告终。

曹魏建国之后,只修了一本《先贤表》,残缺的《东观汉记》由杨彪收藏,部分继续流传。西晋之时,秘书丞司马彪有志续成汉史,写了一部《续汉书》,起元光武,终于汉献,分纪、志、传共八十篇。同时,散骑常侍华峤也对残存的《东观汉记》进行删定,编成一部《后汉书》,共有帝纪十二篇、皇后纪两篇、典十卷、列传七十篇,另有三张年谱,共计九十七篇,篇幅比司马彪的《续汉书》略大。当时的东汉史要首推华峤版的《后汉书》,故而藏之秘府,成为西晋官方认可的正史。

然而不久之后,晋朝便遭遇八王之乱,继而胡人入侵,神州陆沉,官藏图书再度失传。东晋时,东阳太守袁宏模仿荀悦的《汉纪》,写出一部《后汉纪》,为编年体史书。一直到刘宋时期,宣城太守范晔才广集学徒,穷览旧籍,续成一部新的《后汉书》,共有纪十篇,列传八十篇。其好友谢俨帮忙写了五篇志,因范晔获罪入狱,谢俨害怕受到牵连,便将五篇志全部焚毁掉了。

刘宋灭亡之后,南梁人刘昭将司马彪《续汉书》里的三十卷志补入范晔的《后汉书》中,使其成为一本完整的正史。范晔版的《后汉书》集前人之大成,充分利用了东汉以来的众多史料,又保留了司马彪版的志,故而在流传中渐居主流,经刘昭、李贤等人作注之后,渐成正史。从《东观汉记》初稿到范晔版的《后汉书》问世,共历时四百多年。

最后一部史书(历史上最难产的一部正史)(2)

《东观汉记》

总的来说,《后汉书》之所以这么难产,要与时代背景有关。自东汉末年之后,全国就陷入了战乱,朝廷屡次播迁,导致不同版本的《后汉书》屡造兵火,残缺不全。在东汉时本已有一部《东观汉记》,在西晋时又有华峤的《后汉书》,皆因都城沦陷而失传。进入刘宋之后,南北对峙形成,政局也趋于稳定,所以才能够形成一部相对完整的范晔版《后汉书》,集前人之大成。

现今,有关于东汉的史书大多已经失传了,仅存有一部纪传体的《后汉书》和一部编年体的《后汉纪》。此外,《三国志》里有许多地方也记载了东汉末年的事,对比三本史书,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认识东汉历史。

《后汉书》与《三国志》记载上的不同之处

范晔版的《后汉书》虽然比陈寿的《三国志》晚了一百多年,但它所采用史料多是前朝旧史,有些是直接抄录过来的,故而不能用成书年代来推定谁更古老。且《后汉书》的三十篇志是司马彪的作品,他与陈寿是同一个时代的人,所以《后汉书》的30%内容与《三国志》一样早。

在诉及东汉史的时候,《后汉书》是立足于汉室的角度来写作,而《三国志》的立脚点则是曹魏政权。这点对比《后汉书》的《孝献帝纪》和《三国志》的《武帝纪》就可以看得出来。《后汉书》说曹操自令冀州牧,自为丞相,自立魏公,自加九锡乃至于自为魏王,凡曹操升官加爵,都是他自封的,并非献帝之本意;《三国志》则说是天子令曹公领冀州牧,之后又任命为丞相,策命为魏公,进而封为魏王,曹操的官爵全是汉室合法授予。从实权与虚名的关系来看,当时曹操掌有实权,而献帝坐拥虚名,故而曹操能用权力来迫使献帝配合册封手续。因此,虽是出自曹操的本意,但却也属于程序上的合法。《三国志》便把这些程序、形式如实地记载了下来,而《后汉书》则抛弃形式,直接点明实质,说曹操的升官加爵都是亲力而为,并非出自献帝本意。

其他列传方面,董卓、袁绍、刘表、吕布等人在曹魏篡汉之前便已死去,按断代来说应属于《后汉书》而不入《三国志》,但因他们与曹操的崛起息息相关,所以陈寿效仿《汉书》为陈胜、项羽立传的先例,将其纳入《三国志》里。这样就出现了董卓等人在《后汉书》与《三国志》中都有传记的现象。

但范晔在写《后汉书》的时候,并不是简单的抄袭陈寿,而是新增了不少史料,写法上也存在差异。例如在《袁绍传》里,范晔新增了陈琳讨伐曹操的檄文,填补《三国志》的空白;又加入刘表劝袁谭不要投降曹操、审配劝袁谭兄弟和睦等第一手的书信史料。

最后一部史书(历史上最难产的一部正史)(3)

《后汉书》与《三国志》存在不少重合之处,但叙述角度不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