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炼出黄金,疯狂的炼金术士亨尼格·布兰德赌上了全部身家,在德国汉堡的一个地下实验室进行了一场听起来非常疯狂的实验:蒸煮1500加仑(约5000多升)人类尿液!

让亨尼格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历尽艰辛提炼完如此巨量的尿液后,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黄金,倒是意外发现了一种人类从来没有发现过的新元素——磷。

他本以为会凭此发一笔横财,改变由富变穷的现状,但他至死都未能如愿,终究还是为他人做了嫁衣。尽管如此,亨尼格的发现还是造福了全人类。

古代提炼黄金教程(炼金术士煮干5000升尿液)(1)

说起来,如果亨尼格不贪婪的话,磷可能至少要晚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会被人们发现。

1630年,亨尼格在德国出生,年少时做过玻璃制师学徒。主战场在德国地区的“欧洲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爆发后,他放弃了学徒工作,加入德军,在部队一步一步被提拔成了陆军军官。

正是这一身份的变化,让亨尼格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改变,这为他后来冲破阶级枷锁和成为一名炼金术士提供了条件。

离开部队后,亨尼格利用特殊的社会地位和积累的资源,慢慢实现转型,成了一名成功商人。

正是在经商的过程中,他接触并逐渐迷恋上了当时非常流行的“炼金术”。

所谓的炼金术,亦有“埃及的技术”之意,英文名为Alchemy,词汇源于阿拉伯文Al—Kimya,直译过来就是“技术”的意思。

对于“炼金术”,一直以来都不容易被定义,人们将它和占星术、神通术并列到一起,并称为“全宇宙三大智慧”。

但是相比之下,后两者都是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的神秘之术,只有前者看起来像是在进行科学实验,却也充满了神秘色彩。只能说,炼金术是一门非常神秘复杂的学问。

在定义时,有人将炼金术视为一种以把贱金属转变为贵重金属(如黄金)或追求长生不老为目的技艺,但这仅限于技术层面,并不能全面涵盖“炼金术”的内容;有人又将它视为一种使人类成为与神明同等存在的神圣技术,但这太模糊化和神秘化了,也不能解释清楚“炼金术”到底是什么,还不如前一种定义来得明确一些。

总之,炼金术被认为是由一位名叫赫耳墨斯·特里斯墨吉斯忒斯的希腊神话人物所创,之后传承2500多年,直到19世纪才被人们否定和放弃。

现在的科学表明,“炼金术”不能达到人们期待的目的,但在19世纪前,由于尚没有证据证明它没有用,因此信众比较多。

2500多年的时间里,炼金术曾存在于中国、古埃及、日本、朝鲜、印度、美索不达米亚、波斯等地。在穆斯林文明中,也能找到炼金术的相关记载。

因为横跨时间长,有渊源的历史,涉及地域广,几乎没有人怀疑,所以与炼金术相关的职业在17世纪到19世纪这200年间,在欧洲大陆成了很正规的受人们尊重的职业,从业者被人们尊称为“炼金术士”或“炼金师”(在中国则一般被称为“炼丹师”)。

也许是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又或许是受到环境和众人的影响,就连亚里士多德、牛顿等为人类科学和哲学做出巨大贡献的大佬,也对炼金术趋之若鹜。

古代提炼黄金教程(炼金术士煮干5000升尿液)(2)

在炼金术士及各个顶级人类科学、哲学家的努力下,炼金术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相当意外的惊喜,比如发现火药、制作火柴等。

到19世纪为止,有关炼金术的书籍已经有4000多本,给现代科学带来了巨大影响。

当然,炼金术对现代科学最深刻的影响,当属化学方面。它先被认为是“中世纪的一种化学哲学的思想和始祖”,后又被认为是“当代化学的雏形”。

在这里,炼金术士亨尼格所做出的贡献,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他在炼金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有记载以来的第1个化学元素──磷,因此名垂青史。许多人认为,这标志炼金术时代的结束和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的开始……

能做出如此巨大的贡献和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亨尼格自己也许挤破了脑袋也想不到。

想当初,他加入炼金术行业,顶多就是为获得更多财富或找到长生不老之术而已,并没有考虑到为化学作出贡献的事。

在炼金行业里摸爬滚打,亨尼格起先只是一个业余爱好者,后来慢慢就成了行业里的权威人物之一。为此,他特地给自己取了一个与炼金术士很不匹配的相当奇怪的名字“医生”。

在商业领域取得成功后,亨尼格先后娶了两位妻子,她们对他的炼金之路都带来了很重要的影响。

第1位妻子,他娶的是一位很富有的女子,从岳父那里获得了大量嫁妆。后来女子死了,他将嫁妆变现,都投入到炼金术中。

第2位妻子,他娶的同样是富家之女,至少育有一名继子,从他们那里也榨取了不少钱。

将经商所得、第1位妻子嫁妆和留下的财富都投入到炼金事业后,亨尼格才发现这是一个怎么都填不完的无底洞,资金越来越不够用,但研究却没有任何成果。

就算是所有的付出都打水漂了,亨尼格也没有放弃,就像疯狂了的赌徒一样,继续为炼金投钱。

可支配的钱用完了,他就将主意打到第2位夫人头上,从她那里要钱。

这时,他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开始尝试通过建造实验室来达到目的。因此,从第2位夫人那里获得的钱,他大多都投入到了在德国汉堡的地下实验室建设中。

为了省钱,他还特地让继子担任实验助理。父子俩齐上阵,一起研究发财之道。

亨尼格最先的研究都是跟着前人的老路走──研究“贤者之石”,并没有想到从尿液中提取黄金的事。

古代提炼黄金教程(炼金术士煮干5000升尿液)(3)

所谓的“贤者之石”,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都是一个神话般的物质。西方炼金术士坚信,只要炼出贤者之石,就能通过这东西“点石成金”或获得长生不老之药;对东方的炼丹师来说,他们则更倾向于炼出与贤者之石相似的“金丹”,从而突破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实现永生的目的。

因此,这种东方和西方从事炼金行业人员都梦寐以求的“贤者之石”,亦被称为“点金石”、“哲学家之石”、“第五元素”、“红药液”,等等。

亨尼格对找到贤者之石的信念坚定不移。

可是,自炼金术兴起以来,从业者已达到成百上千人,其中不乏各个领域的天才,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提炼出过贤者之石。它更像是一种虚无缥缈而美好的理想,人们无论如何都难以将它变成现实。

亨尼格只是一个平凡的追梦者,根本就无法与如亚里士多德等博学多才的人相比,他们都研究不了贤者之石,对他来说,那就更没有可能了。

找不到出路,亨尼格只能另辟蹊径,寻找新的出口。

他发现,人类的尿液是金黄色的,与黄金的颜色很相似。他于是就想,如果对人类尿液进行提炼,会不会从中获得黄金呢?

这是一个看起来荒诞却存在无限可能的猜想,实验得出结果前,谁都无法下结论他的想法是错误的。

实践是检验一切理论的唯一标准。为了验证这个疯狂的猜想,亨尼格脑子一热,在1669年着手实验。

实验室组装完后,亨尼格便开始收集实验材料。

一开始的时候,他发现从全城收集尿液,不仅效率不高,还极有可能沦为全城民众的笑柄。为此,他将目光转移到了驻扎在汉堡附近的德军部队身上,想从士兵那里获得材料。

那样一来,效率提高了,还避免了被人嘲笑。

听说有人居然会出钱买尿液,驻扎部队的长官当然乐不可支,欣然同意了亨尼格的要求,并很快为他收集到了1500加仑的尿液,也就是约5670升、约6.8吨的样子,量不是一般的大。

有了实验室,又获得了大量材料,亨尼格马上开干。

他的实验相当简单,就是利用蒸馏挥发的方式,蒸煮收集而来的尿液,然后看锅底最后剩下的是什么东西。

听说丈夫耗费巨资,居然就是为了煮尿液,他的妻子怎么都想不通,直接称他是“一个疯子”。

古代提炼黄金教程(炼金术士煮干5000升尿液)(4)

经过多轮蒸煮,亨尼格收集而来的6.8吨尿液终于蒸完,只留下一大摊黑色的不知为何物的残留物。

他和周围邻居终于不用再受到尿液蒸煮时散发出来的恶臭的折磨了。

亨尼格并没有马上处理这一大摊残留物,而是将它们闲置数月,之后才把它们和沙子混合到一起加热,继续提炼。

这一过程中,残留物散发出了多种气体,同时也有油状物在混合物中凝结。

最终,一种像蜡一样的、洁白如雪的固体沉积在混合物底部,它们还发着淡淡的蓝光,非常神奇。

亨尼格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些东西,他十分肯定这不是黄金。那到底是什么东西呢?他也不知道,于是又将它们和贤者之石联系起来,正式命名为“Icy Nocta Luca”,即“哲人石”的意思。

确实,亨尼格的这个做法没有错,提炼出的不是黄金,但这个从来没有见过的还会发光的神奇之物,也许存在巨大商机,也能变现,那就是神奇的“点金石”。

后来,有人深入研究“Icy Nocta Luca”,发现了它更多的特性,之后基于它的特性,重新将它命名为Phosphorum,拉丁语,有“带光者”、“冷光”之意,即著名的化学元素符号“磷”。

也就是说,亨尼格从尿液里提取到的神奇之物,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磷。

然而,亨尼格只是误打误撞发现的磷,并没有完全了解它的特性,因此,尽管他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却也无法让磷变现。

他曾尝试把磷用作照明和制作能发光的墨水,但都没有取得一定的成效。

非常糟糕的是,在提炼尿液的过程中,亨尼格几乎倾尽了家产,很快就陷入到财务危机中,处境变得越来越艰难。

无奈之下,他做了一个万不得已的决定:将制造磷的秘密泄露出去。

他把这个可能会带来巨大财富的秘密卖给了丹尼尔、哥特佛莱德·莱布尼兹、约翰·冯·劳芬斯登琨克尔等人。

其中,丹尼尔最精明,第1个让磷与世人见面以及成功变现。他把磷带到宫廷表演,磷的微微寒光和自燃,让从未见到如此情形的王公贵族叫好不已,从而赚得盆满钵满。

除此以外,丹尼尔还把磷的样本卖给了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又赚了一笔。磷则从此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这事还得从1677年说起。

古代提炼黄金教程(炼金术士煮干5000升尿液)(5)

那一年,罗伯特刚好在宫廷里目睹了丹尼尔的表演,作为炼金术士和后来的化学家,他相信丹尼尔手中的神奇之物并不是什么“神物”,而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物质。

在丹尼尔表演完了后,罗伯特几乎忘记了丹尼尔的表演,但对他手上的物质却始终念念不忘。

为了得到它们,罗伯特决定大出血,从丹尼尔那里买过来研究研究。

罗伯特发现,Icy Nocta Luca可以在空气中自燃,将它们与其他物质混合后,尤其是与硫混合,摩擦了就可以燃烧起火。

他的这个发现,直接为后来火柴的发明作了铺垫,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研究成果。

再深入研究后,罗伯特决定为Icy Nocta Luca改名,改成符合磷特性的“Phosphorus”。至今,“Phosphorus”成了流行最广、最被人们接受的化学符号之一。

在别处,罗伯特得知了磷是亨尼格从尿液中提取出来的,于是就将这种提取的方法命名为“尿液提取磷法”。

后来,后世对尿液进行了化学分析,得出了4NaPO3和2SiO2就是人类尿液主要成分的结论。其中,P4为白磷,就是亨尼格发现的Icy Nocta Luca。

这里有一个小插曲,经过罗伯特的研究和推广,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同时也给亨尼格带来了“一场危机”。

看到磷既神奇又稀罕,一个名利之徒突然冒了出来,自称就是磷的发现者。好在亨尼格的一个朋友写了一本书,在里面记录了亨尼格从尿液中提取磷的事,这才让冒认者无法得逞。

亨尼格发现磷只是一个开始,继罗伯特对磷进行研究后,大批化学家又对磷进行了研究,从而得出了一系列造福人类的成果。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到工业社会时期,科学逐渐抬头,并一步步成为支撑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理论。这其中,化学的发展,也取代了流行2500多年的炼金术。

化学家发现,人体中所有细胞都存在磷,一旦人体少了这一元素,将会患上佝偻病或其他骨科疾病;再深入研究,生物学家则发现由磷组成的核苷酸是DNA的主要成分,对人类的遗传 产生了重要影响。

除了医学方面,在农业方面,科学家也发现了氮磷钾这一物质。它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必需元素,一旦缺少了,轻则影响植物身高,重则影响到植物的抗旱、抗倒伏、抗病以及果实的成熟。

古代提炼黄金教程(炼金术士煮干5000升尿液)(6)

为此,科学家研制出了氮磷钾化肥,并大力提倡使用“农家肥”。因为,人类排泄物的“农家肥”中也含有磷,对植物的生长有好处。

然而,事物皆有两面性,磷能造福人类,同样也可以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拿来当作武器。

就这一点而言,磷本身并不坏,坏的是使用它的那些人。

自发现磷能自燃后,一些武器研究者将磷带到了武器研究中,之后发明出了臭名昭著的“地狱之火”──白磷弹。

白磷的燃点很低,燃烧条件要求不高,在有水的地方也能燃烧起来,很难扑灭。它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浓烟,释放大量的热,对人体造成了非常严重的伤害。

因此,那些被白磷弹攻击的人大多都没有应对之策,只能在痛苦中慢慢被烧死。

二战期间,白磷弹就开始被广泛使用。

非常讽刺的是,亨尼格当年在德国汉堡发现了磷,磷被研究成武器后,又被盟军用来炸毁汉堡。

美国是使用白磷弹最多且最疯狂的国家。

打击完欧洲的德国,来到亚洲地区,美国也用白磷弹打击好战的日本人,让日本人吃尽了苦头。

除此之外,在朝鲜战场上,美国人也用白磷弹对付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革命烈士邱少云就是被白磷弹活活烧死的。

在电影《长津湖》里,美国人使用白磷弹的场景又一次得到还原,雷公之死就和白磷弹有关。

可见,美国人使用白磷弹虽然屡试不爽,但对战争带来的伤害太大了、太残酷了,严重违反人道。

为了阻止美国人使用白磷弹,联合国展开了一系列会议,最终在1980年将白磷弹列入《联合国常规武器公约》,将其规定为“违禁武器”。

然而,一直以来都是美国主导联合国,他们喜欢制定规则和霸凌其他国家,根本就不喜欢来自其他地方的压力,因此拒绝签字,也就意味他们将继续在战场上使用白磷弹。

近些年来,以色列军队使用的白磷弹,就是美国的杰作。可见,美国人不仅自己使用,还将其推广到全世界。

也许哪天美国大兵也被白磷弹给疯狂轰炸,美国人才会去思考到底用不用白磷弹的问题。

古代提炼黄金教程(炼金术士煮干5000升尿液)(7)

这一切,相信磷的发现者亨尼格是怎么都想不到的。

也是,他在发现磷后,就“人间蒸发”了,死的时候默默无闻,连具体的死亡时间都不确定,有的说是1692年,有的又说1710年。

他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把控,又怎么可能去把控好意外的发现呢?

结语:

抛开磷被使用到战场上这一件事,磷对人类社会还是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在医疗方面,人们发现了人体需要磷后,一些之前的疑难杂症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其次是农业方面,自从发现植物也需要磷后,有关磷的肥料被发明了出来,让农作物茁壮成长,结出累累硕果,人类的饥饿问题得以解决。

就这两点而言,亨尼格发现磷确实是一件相当了不起的事。

除此之外,磷被认为是人类有记录以来被发现的第1个化学元素,它的出现,标志化学时代的来临和炼金术时代的结束。

可见,它对人类文明产生多么深刻的影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