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好的心情从早上开始(保持愉悦淡定的秘密)(1)

这本书到手已经半年,翻多几次感觉兴趣不大,迟迟没有认真读,因为读书会第一本书就是《次第花开》,所以硬着头皮开始读。这可能就是一种缘分吧,人和人,人和书,人和万物。

这本书副标题是《藏人精神保持愉悦的秘密》,作者是希阿荣博堪布,写过好几本佛教类畅销书:《生命这出戏》、《透过佛法看世界》……

佛教人士写的书买过,读过,都谈不上最爱,但又觉得需要反复去品,不断对照自己去去思悟、检讨。

这是需要静下心来看的书,其中关于修行,关于皈依以及作者自己回忆的部分,普罗大众不太读得明白,觉得和自己无关的,大可翻过去不用细读。即便如此,全书依旧有能让人豁然开朗的感觉。

认识到苦即是人生

《苦即是人生》其实是一本书名,因为被名字打动,就购买了,不过看的时候还没有太多感悟。本书中再次提到,回首自己的过往,看看身边各种诉求,加深了这一认知。

根据佛陀的开示,解脱是从认识痛苦开始的。很遗憾很多人认识不到这一点,所以一直在抗拒,在挣扎,在抱怨。

日常生活里让人不如意、不开心、伤心、烦恼的因缘很多,三百六十五天,非在愁中,即在病中。

面对人生逃不开的七种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承认痛苦无法躲避并不消极,这是其他心理学书籍里说的最重要的一点——接纳。

寂天菩萨曾说:问题若有办法解决,就不必担心,若没办法解决,担心也没有用。

了解人生的无常就是常态,积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坦然面对就好。

文中的“出离心”,在蔡康永的情商书,以及若干心理学书籍中都提到过。放松,接纳,抽离,反思,这会让我们从低落迷茫,自爱自怜中走出来。

积极自律内心祥和

为什么很多年轻的人,富裕的人,地位显赫的人都会不开心?因为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幸福感和物质关系不大。

自律包括控制各种欲望,积极锻炼,不断学习等等,其中精神上的修炼尤其艰难。很多妈妈在问,怎样才能控制情绪,辅导孩子时总会发火;读书会分享这本书,大家纷纷表示这本书难读,看了打瞌睡……因为我们的心不静,心静不下来是一切烦恼的源头。

自律的第一步是觉察。

再积极的人难免会有一些负面想法,这很正常,觉察它的存在,接纳,抽离,不让自己沉浸在对人对事的无疑想象中。

自律不是压抑情感,而是做个安静的自己,不要因为自己不当行为给他人带来伤害,当你对他人能有一颗慈悲心,计较变少,安宁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学会放下,简单前行

看看这本书,想到自己在西藏看到的那些虔诚的藏民,衣着简朴,眼神灼灼,认真执着,嘴里念念有词,用身体丈量着朝圣的路,从双手合十高举过头顶,到跪下五体投地。

虽然我不是佛教徒,但是看了会莫名感动,甚至会有一种羡慕的感觉。真的,他们因为信仰而执着,因为简单而快乐,这可能是我们这样的人一辈子都体会不到的。

我们才是陷在贪嗔痴中不可自拔的愚者,虽然那种高度、纯度,我们到达不了,但是依然可以不断反思自己,让自己断舍离。

人到中年,真的应该不断做减法,减少自己的物欲,降低对他人的要求,体谅他人的不易,热衷于为他们人奔忙,献出自己一份力,会更加接近一个新的天地。

宗喀巴大师说过:唯有善良的心底里能开出安乐的花朵。

当一个善良的人坚定而稳重,一旦开始修行,解脱便不远了。

不要觉得佛教弟子写的书,离我们很遥远,古代学习佛家的大师不在少数,儒道佛三家兼修的苏东坡,正是最好的榜样。

释迦摩尼佛说:众生皆具佛性,不生不灭,不增不减。

不管是不是信仰佛教,真的可以了解一点,很可能会让你的心获得暂时的安乐,最终得到真正的解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