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36郡是哪里(秦朝三十六郡)(1)

郡县制,是我国古代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管理行政制度。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公元前676年楚武王将权国灭亡后置为权县,这是县制的开始。郡制的出现稍晚于县制,公元前651年晋公子夷吾对秦国使者谈到“君实有郡县”,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关于郡制的记载。到了战国时代,这种中央直接管理地方的制度为各诸侯国采用,使分散的权力层层归集到中央,防止因分封而导致分裂。

秦国自商鞅变法开始,大力推行郡县制度。及至秦始皇侵吞六国,一统天下,面对广阔无垠的疆域,采纳李斯建议,废除分封制,天下间所有的城邑土地皆置为郡县。使地方处在中央的管辖之下,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秦始皇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六郡。它们是:

秦朝36郡是哪里(秦朝三十六郡)(2)

秦朝36郡是哪里(秦朝三十六郡)(3)

秦朝36郡是哪里(秦朝三十六郡)(4)

秦朝36郡是哪里(秦朝三十六郡)(5)

秦朝36郡是哪里(秦朝三十六郡)(6)

秦朝36郡是哪里(秦朝三十六郡)(7)

秦朝36郡是哪里(秦朝三十六郡)(8)

秦朝36郡是哪里(秦朝三十六郡)(9)

秦朝36郡是哪里(秦朝三十六郡)(10)

秦朝36郡是哪里(秦朝三十六郡)(11)

秦统一天下后,秦始皇除在政治上建立了一系列有利中央集权的制度,如“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还进行了统一货币、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措施。秦始皇规定,在全国范围统一使用秦国的“圆形方孔钱”,并把秦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之后又在民间流行笔画更为简便的隶书,这些措施的施行,使全国成为一个整体,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统一文字。秦始皇统一中国前,诸侯国的文字不统一,几乎一国使用一种文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李斯等人对文字进行整理,废除六国文字,使用秦国文字,全国文字统一,称为“书同文”。从秦朝开始,中国统一了文字,这项统一,一直沿用至今。

统一货币。秦统一中国前,诸侯国的货币不统一,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货币。秦始皇统六国后,统一使用一种货币。半两钱是秦国的货币,六国统一后改为方孔圆钱,推行全国。从此,方孔圆钱这种货币一直沿用了两千余年。

统一度量衡。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各诸侯国的长度单位、重量单位、体积单位都不统一。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等度量衡。从秦朝开始,历朝度量衡都全国统一,一直沿袭至今。

统一车辙。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诸侯国的车辆宽度不一,车道也有宽有窄,各国的车辆往来很不方便。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使全国车轮的距离相同,称为“车同轨”。因为全国的车轮距离相等,车辙也就得到了统一。

“行同伦”就是端正风俗,建立起统一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