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暖阳铺洒开来,走过警钟街的人行天桥,“翠花街”的标牌不经意间就撞入视线。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流,与时尚的门店辉映,喧闹声始终没有断过。

在绵阳城区,与警钟街、公园路、三光街紧密相连的翠花街以冷静的姿态,继续着城市的繁华。

曾经热闹非凡的商业中心街(承载繁华记忆的城市中心)(1)

翠花街

繁华而不失悠闲

穿过马家巷,左行上警钟街人行天桥过街后,就是绵阳城内名声在外的翠花街。

翠花街很时尚。沿街两边的高楼鳞次栉比,商铺一间挨着一间,时装店、鞋店最多,还有间或穿插的饰品店、眼镜店,引领着人们的生活潮流。正是上午10点,在阳光的铺陈下,这条街道多了几分绚丽的色彩。街道上人流不断,时不时传来一阵招揽客人的吆喝,丰富着这条街道的商业气息。

繁华的翠花街也不失悠闲。街道地面,铺设着光洁的大理石,偶尔也有彩色釉面砖点缀,从街口的雕塑、喷泉,到沿途的风景树、花卉,还有点缀在街道边的休闲座椅,让这条商业步行街又有着城市小公园的味道。

经过三光街口到公园路口,密集的人流开始左转。只有零星几人继续前行,走向翠花街北段。街道左侧,一堵围墙隔离出两个世界。街道右侧是居民院落,再往前则是临街小门店,以鲜花、美发、饰品店居多,但明显冷清了不少。

在翠花街居民的记忆中,翠花街北段的冷清,是随着富乐大桥的贯通开始的。很多人在公园路、翠花街闲逛之后,总会选择从警钟街再出发,或者过警钟街人行天桥后再去马家巷,从而让翠花街形成了一条街道的两种局面。

作为涪城区城厢街道建国门社区党委书记,胡斌不知道在这条街道上走了多少个来回,他早就注意到了翠花街南北两端的反差。他也曾与街道的居民、商家交流,试图寻找到破解这个局面的思路。

绵阳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坚持以现代公园城市理念为指导,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让胡斌看到了翠花街的未来前景。

“翠花街”名称的由来

在绵阳城区,“翠花街”的名气不小,用老绵阳人的话来说,“翠花街是有历史的”。

翠花街南起警钟街,北至临园路东段,与公园路、三光街交叉,明代曾名西城根街,因“街道形成鲜花、首饰及翡翠街市”而得名。翠花街的名字起于何时,地方史志并没有准确的记载,有的认为始于清代至民国时期,有的则认为始于新中国成立后。

民国《绵阳县志》中的《县治图》记载,翠花街当时名为“柳溪南路、柳溪北路”。但《绵阳县志》中《建置志·街道》记载,民国十八年(1929年)城市道路整修中,有“由北街中段通翠花街,新辟一街”。从方位上看,“柳溪南路、柳溪北路”与“翠花街”是同一街道。

由此可以推测,翠花街的名字在民国十八年前就已存在,不排除是从清代沿用下来的。从清嘉庆5年至7年重建绵州城开始,翠花街就是城市中心,也是繁华的商业街区,必定吸引富裕人家居住,为满足这一人群的生活需要,翠花街“形成鲜花、首饰及翡翠街市”就属情理之中了。

在民国十八年的城市改造中,“新辟一街”取名柳溪街,根据城建专家汤毓良的观点,柳溪街的得名与街口的柳溪茶楼有关。而翠花街在民国《绵阳县志》中记录为“柳溪南路、柳溪北路”,应该是为迎合“柳溪”而弃用了翠花街名。

民国《绵阳县志》编撰的截止时间是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5月,或因翠花街的名称早已被民间广泛认可,让编撰者出现笔误,从而出现一条街道的不同名称。就比如今天的富乐大桥,民间更广泛地称为涪江三桥一样。

值得注意的是,绵阳地方文史专家税毅整理的《民国绵阳地图籍》(1942-1943)中《绵阳城关详图》部分,街道地图上准确标注了“翠花街”,说明在1942年前后,这条街道又恢复了翠花街这一名称。

有关翠花街的记忆

从菜市场回到家里,还顾不上歇口气,樊莉英就接到了社区干部打来的电话。她嘴上说着“每天上午是最忙的”,但得知有媒体记者想了解翠花街的过往,她乐呵呵地赶了过来。

今年68岁的樊莉英,1953年出生在翠花街一处大院(绵阳四中校园所在),后来搬进街口的崔家大院,再后来因工作、结婚,她先后住进北街、顺河前街,直到2003年前后又搬回了翠花街。

在樊莉英的记忆中,最初的翠花街两边都是私产房,普遍都是典型的小青瓦木板房,附近还能看到城墙。当时,街道两边以居住为主,但街边有很多人摆摊,也有人开临街小店,以三光街为界,往警钟街方向“到处都是小食店,比现在的马家巷还闹热”。西往临园路方向,大部分都是菜摊,她出生的大院里还有人开染坊。

今年75岁的王国斌,是1975年从辽宁调到绵阳的,最初住在公园口附近,他经常会在周围闲逛。1980年后,他成为翠花街的住户。当时的翠花街“两边都是多进多重的小青瓦四合院,有的院子里还有人养牛”。

在王国斌的记忆中,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翠花街房子很破旧,街道两边“小店小摊一个挨一个,卖的东西也很杂”,有水果、蔬菜、小百货、特色小吃等等,“吃的东西最多,席凉粉、窝窝店包子、山西面馆最有名”。到了晚上,街道两边也摆满了摊点,主要以小吃、凉卤为主,也有人摆摊卖服装、饰品。

2001年2月2日,作为绵阳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承诺的十件大事之一,翠花街与三光街、新街、警钟街的改造工程动工,当年4月29日竣工,翠花街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市民的生活中。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张登军/文 陈冬冬/图)

编辑:谭鹏

恋上一条街爱上一座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