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有什么更深的了解(如果你对建筑没有信仰就不会知道建筑到底是什么)(1)

书名:《如何理解建筑》 作者:【美】维托尔德·雷布琴斯基 译者:金政延 出版社:湛庐文化/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

对建筑有什么更深的了解(如果你对建筑没有信仰就不会知道建筑到底是什么)(2)

大多数人对建筑的了解都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名胜古迹,或者时常被忽略的生活背景,其实建筑对我们来说是最容易接触到的艺术形式。湛庐文化出版的新书《如何理解建筑》向读者提供了一套理解建筑的框架,帮助更多的读者从建筑小白升级为“建筑专家”。

《如何理解建筑》的作者维托尔德·雷布琴斯基,是国际知名城市历史学家、畅销书作家、建筑评论家、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荣誉教授,长期为《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大西洋月刊》《纽约客》等报刊撰写建筑和城市方面的专题文章。著有《嬗变的大都市》等作品。2007年,美国国家建筑博物馆还授予他“文森特·斯库利奖”。雷布琴斯基认为:建筑不是只有雕梁画栋,而是设计的集大成者。

这本书涵盖概念、环境、场地、平面、结构等10个思考维度,通过介绍现代丰富多彩的建筑和众多知名建筑师的设计理念与实现过程,带领读者深入体验建筑的本质。书中介绍的建筑多为明星建筑,如悉尼歌剧院、圆厅别墅、古根海姆博物馆、流水别墅等,很多游客出国游玩都会打卡这些网红建筑,但多数人看不懂或者只是一知半解。读过本书后,读者除了能看懂它们,还能真正了解它们的美学和艺术价值。

此外,本书还附带建筑相关的专业词汇表,详细解释了古典主义建筑的68个专业概念,将近140幅实景或手绘图还能帮你更快速地了解建筑知识,提高审美力,从更高的层次欣赏“网红建筑”。

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统领建筑教育的巴黎美术学院制定了一种非常严苛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拿到设计任务之后,被隔离在一个小房间里,没有书籍的帮助和外界的指导。他们需要在12个小时之内完成一份草稿或者初步的设计草图。这个练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最开始就确定建筑设计的整体方案,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学生将对方案进行更深入的设计。一本学生指导手册上这样写道:“针对一个问题给出一个建筑设计的总体构图,是一种面对问题直击结果的态度。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依照这个计划,使建筑呈现出最好的解决方案。”虽然我们现在不再使用“草图”这个词了,但是“总体构图”却沿用至今,因为它体现了一个永恒的真理:伟大的建筑物往往是从一个单一的,有时是非常简单的想法发展而来的。

当你踏进罗马万神庙的那一刻,整栋建筑尽收眼底:一个大圆桶支撑起来的格子穹顶,阳光从正上方的穹顶圆窗照射进来。没有什么设计比这个更简单的了,但没有人会小看万神庙。万神庙由罗马皇帝哈德良于公元1世纪建造,是西方建筑中最具影响力的建筑之一。万神庙启发多纳托·布拉曼特设计出了圣彼得大教堂,启发克里斯托弗·雷恩设计出了圣保罗大教堂,还启发托马斯·尤斯蒂克·沃尔特设计出了美国国会大厦。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的纽约的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就是一个将单一概念贯穿于整栋建筑的典型。赖特考虑到曼哈顿昂贵的地价,认为这座博物馆必须是垂直的。他设计出了四个方案,其中一个是八边形的体块被固定在一个被螺旋式的坡道围绕的高耸空间,并在顶端设计有天窗。参观者可以乘坐电梯到达坡道的顶端,边向下走边欣赏沿途展出的艺术品。这个构思是如此简单,但无论我去多少次都会被震撼,并且每次都像第一次见到它一样兴奋。赖特把建筑的细节融到背景中,比如,螺旋坡道的栏杆是一片顶部为圆形的混凝土矮墙,坡道的地面就是简单的漆面混凝土。他解释说:“整栋建筑在视觉上没有突然的变化,它就像海边不间断的海浪一样,让你的视线慢慢随之移动。”

密斯·凡德罗在伊利诺伊州普莱诺为伊迪丝·范斯沃斯医生设计的住宅,与菲利普·约翰逊在康涅狄格州新迦南的自宅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这两栋住宅都提出了一个非比寻常的问题:如果住宅所有的墙都是玻璃会怎么样?它们都是建于20世纪40年代的周末度假屋,并且都是单层的长方形盒子。范斯沃斯住宅长23.5米、宽8.5米。约翰逊自宅长17米、宽9.5米。两栋建筑都是工字钢结构。考虑到透明的房子应该尽可能地开放,因此两栋住宅的内部都没有柱子,分隔内部空间的就只有一个包含壁橱、厨房柜、浴室等生活必需空间的独立单元。这里并不存在传统意义上所谓的房间。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比传说中的更注重实用性,他在设计流水别墅时安装了纱门和纱窗。这栋著名的住宅是他为埃德加·J.考夫曼设计的,位于宾夕法尼亚州阿勒格尼山脉。

流水别墅同样是一个周末度假的居所,但是在功能上却比密斯和约翰逊的玻璃住宅要求更加严格,因为住在这里的是一个三口之家,还有经常到访的客人。赖特的新奇想法是把整栋建筑建在一块露出地表的巨大岩石上,利用悬臂结构将建筑悬挂于瀑布之上。据说他在某一个早上偶然地设计出了流水别墅,但是我认为他一定酝酿了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无论是处理场地中交错的地势,还是建筑本身互相交叠的复杂空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供选择的材料也很有限:边缘圆滑的奶油色钢筋混凝土,粗糙的石墙和地面,还有就是被漆成切诺基红色的钢制窗框。据说这是赖特最喜欢的颜色。就这样,这位“老魔术师”用如此简单的一组配色施展了他的魔法。“老魔术师”是赖特的传记作者布伦丹·吉尔给他起的绰号。

历史上最著名的概念性住宅其实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圆厅别墅,它坐落于意大利维琴察的郊区。因为圆厅别墅有一个位于中心的圆形穹顶,所以也被称为“迷你万神庙”。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倾向于轴对称的平面设计。也就是说,如果假想一条穿过建筑中心的线,右侧的所有房间都是左侧的镜像。安德烈亚·帕拉第奥在这种轴对称平面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创造了两条垂直相交的轴线,从而设计出四个立面完全相同的正方形住宅。与此同时,帕拉第奥为每个立面都配备了一个柱门廊。由于该住宅地处山顶,因此从每个门廊看出去都有不一样的景色。这样一个严格对称的平面并不像它听起来那么不实用。八个房间都可以直接通向室外。位于中心的带有穹顶的会客室,可以通过四个门廊的任意一个抵达。同时,无论会客室内发生什么,都不会影响到其他房间的正常使用。

出于对知名度的考虑,建筑师,甚至是知名建筑师经常被要求参加一些建筑设计竞赛。在我看来,这其实就是一场选美比赛。美国第一个建筑竞赛于1792年举办,此次竞赛的主题是设计位于华盛顿特区的总统府。

悉尼歌剧院就是近代最著名的案例之一。

1956年举办公开竞赛对外征集设计方案,在国际范围内征集了200多个参赛作品。所有入围的作品都在着力于满足两个大演奏厅复杂的功能要求,但只有获胜者,丹麦建筑设计师约恩·乌松针对这个戏剧性的场地给出了一个抒情诗般的解决方案——大地像海浪一样翻腾着进入悉尼港。38岁的乌松当时没有任何建成的建筑作品,但是他跟随阿尔瓦尔·阿尔托和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系统地学习并掌握了他们的设计方法。大多数入围悉尼歌剧院设计竞赛的作品都采用现代主义的方形体块来处理这两个演奏厅,唯独乌松将它们置于一组如波浪般的混凝土外壳之中。

悉尼歌剧院竞赛的评委包括当时新南威尔士州公共工程部门的主管,一位当地的建筑学教授,还有两位知名的建筑师:一位是莱斯利·马丁先生,他是当时非常受尊敬的英国建筑师,代表作品是伦敦皇家节日音乐厅;另外一位就是埃罗·沙里宁。除此之外,评委会还包括几位当时美国年轻一代建筑师的领军人物。沙里宁是在第一轮项目筛选结束之后才到达评选现场的。他在翻阅那些被淘汰的参赛作品时一眼就看到了乌松的方案,并宣布:“先生们,这就是获胜者。”

沙里宁本人对混凝土外壳非常感兴趣,他当时刚刚开始肯尼迪国际机场TWA航站楼的设计,有可能是这个原因使他更倾向于乌松与众不同的设计。尽管悉尼歌剧院在施工过程中有一段劳神的过往:开支严重超出预算、方案被折中修改、建筑师退出,但这些都没有影响这座矗立在基座上的帆船式建筑的落成,并且它还成为20世纪伟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