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7年高考恢复宣布后,无数的青年学子心中燃起了新的希望,他们深知,只要能够通过高考,即便是考上中专,也能就此走出贫瘠的小山村,迎来截然不同的人生未来。包分配工作一直到1996年才取消大部分,对于70年代末、80年代、90年代初的学生而言,高考不亚于是握在自己手里的希望。

史上最有名的文科状元(他是1983年文科状元)(1)

那个年代的物资并不算丰富,杨君武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而父亲在他出生前的3个月去世,毫无疑问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孤身一人的母亲难以维持一家人的开销,所以杨君武从小就被自己的叔叔带回家养大,而即便是换了一个“家”,生活的窘迫还是让这个少年早早的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出生在农村的孩子,无论男孩女孩,只要能够干活,都会在放学放假的时候,到自家的地里帮忙。教育资源不算充裕,但是好在那个时候,只要成绩够优秀,就能进到重点学校去读书,这一点让杨君武从小就不敢对学习有一点松懈。杨君武尤其喜欢文学,除了在学校上课时读到的书外,杨君武还会尽量找机会去借书读,无论是很多同龄人口中无趣的古书,还是颇具戏谑的小说集,都是杨君武爱不释手的宝贝。

史上最有名的文科状元(他是1983年文科状元)(2)

杨君武的成绩一直不错,在升高中的时候,凭借优异的成绩进入到当地的重点,而当时大多数的学校文理之间的比例悬殊,在周围同学几乎都选择理科的时候,杨君武的成绩虽然很平均,但是还是遵从自己的喜好,选择了文科。选择文科后,杨君武从小到大的阅读习惯,让他在学习中更具有优势,而在学习中获得乐趣的时候,杨君武仍旧还要在放学放假后,回到自家的地里,撸起袖子帮忙。

为了学习英语以及了解时事,杨君武会在下地的时候带着自己的录音机,家中唯一的一件电器,让杨君武爱不释手,而每天从中学习也让杨君武的英语成绩慢慢的赶了上来。在这样一边下地、一边读书的日子里,杨君武的成绩一直都很稳定,优异的成绩让杨君武深知自己考上大学的可能性极大,但是当得知自己成了1983年湖南省高考文科状元的时候,杨君武还是感到分外惊喜。

史上最有名的文科状元(他是1983年文科状元)(3)

选择去北大读书后,杨君武开始了按部就班的生活,在拿到了博士学位后,杨君武开始为自己的职业未来做准备,面对北京出版社的橄榄枝,以及湖北师范的邀请,杨君武还是把天平倾向了后者,而在教师的岗位上,这一呆就是几十年。从普通的教师,到变成骨干教授,杨君武一直兢兢业业,为了自己的理想与目标而不断努力着。

后记:

高效的学习方法是高考取得高分的关键,学霸和普通同学的最显著区别就在于——学霸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高效的学习方法。

这套学习方法,正是他们超过其他同学、遥遥领先的关键所在。家长们不妨思考一下,自己孩子学习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吗?如果答案是“没有”,那不妨看下下面的视频:

孩子数学成绩差,因为没有正确学习方法,试试6万人都在用的方法

学习学习方法课时,会使用的相关教材,请点击“了解更多”免费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