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驱suv走雪地怎么样(修罗天使全地形ATV)(1)

随着户外经验的积累,对于整个户外行程的装备选择,理解也在不断的加深。过了随大流的阶段,更加多的会思考——到底什么是适合自己的?一件装备到底在自己手中,如何去最大效率的体现多面手的作用? 基于以上思考,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确一个概念:“没有完美适合所有环境的装备,但恰到好处的妥协能最大限度的换来效率”。这一点在装备三大件方面尤其能够得到体现:登山鞋(轻量与保护的妥协平衡)、背包(背负与自重的妥协平衡)、帐篷(重量空间抗风透气保护自立多方面的妥协平衡)。从这点看,帐篷的选择是最多元化的,也是最难的,不同环境对于帐篷的要求有时候甚至是矛盾的,造成的一个结果是,在8264大神的观点交流中,对于鞋靴类的产品争议最少,对于背包类的理念争议最少,而在帐篷方面,不同观念的碰撞直接导致完全不同的选择,并让人无所适从。

所以,在一开始,我有必要交代清楚自己在帐篷上的基本理念和个性化需求,所有对于帐篷选择的一切都是基于这个理念和个人需求开始,并不能简单套用到所有驴友身上。环顾8264,商业化评测太多,大多的逻辑便是:环境——装备性能体现——优点(附带可见 缺点)——总结的过程。这不是我想表达的。

理念:帐篷环境匹配性 行程匹配性 性能匹配性=1权重

简单解释下理念,即帐篷必须与环境相匹配,不能完全逆环境需求携带不匹配的帐篷,比如在南方多雨潮湿季节携带一顶金字塔,在夏季闷热环境携带一顶四季内帐,在冬季寒冷环境携带一顶外帐离地较高的通风帐;而行程匹配性就要求帐篷的重量、收纳体积、便携性与行程相匹配,这方面的细化与定位则更模糊,比如有些帐篷性能优良,但较大的自重(特别是湿水后的自重)和收纳体积致使虐线匹配性完全与设计者初衷背离,而有些重量收纳都表现良好的帐篷在性能方面则差强人意;最后则是性能匹配性,这也是必须要符合定位的一项,比如要满足线路要求的基本抗风性、抗雪压能力、自立能力(营地情况多变)等等。

在确定理念的前提下,从我个人需求,我简单规划了三级帐篷配置的设计:

双人腐败性质出游:侧重空间、舒适性,次要考虑抗风保护性等,最后考虑重量和收纳。

单人多日长距离徒步:侧重均衡、首要考虑环境匹配能力和抗风保护等,次要考虑重量收纳,最次考虑空间舒适性

单人探险性质虐线:侧重抗风重量收纳,次要考虑空间,最次考虑舒适性

在该设计下,优选了自由之魂繁星2,tarptent notch,粗苯金字塔三个帐篷

两驱suv走雪地怎么样(修罗天使全地形ATV)(2)

两驱suv走雪地怎么样(修罗天使全地形ATV)(3)

两驱suv走雪地怎么样(修罗天使全地形ATV)(4)

但这三位选手不是今天的主角,因为前面说到了,理念中三项的匹配性与个人需求很多时候并不完全契合,结果造成就是,要么置办更多的帐篷,要么在一些核心环节不停的妥协。多方的交叉权衡有时候是一件很累的事情,所以一直在思考,能否有一个设计,在合理妥协的情况下,能最大效率的满足匹配理念情况下的多种需求呢?

那么,接下来就是我的一点尝试,希望大家多多讨论。

作为小众品牌,bigsky的原创设计精神和细节处理一直是我比较认可的,最早接触bigsky是他们的chinook2P四季高山帐,手头也有这个帐篷,一则论坛内对该帐篷的评测已经较为详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使用该帐篷多次以后,有更深入的体会,有好有坏吧,后面可以作为mirage2P对比来说一说。

关注bigsky mirage2P源于单位毅行协会老大哥的帐篷采购需求。他希望能有一顶轻量的,空间较大不局促(人高马大),方便搭建能自立,又要抗风的帐篷。按照前面我说的帐篷选择理念和个性化需求,环顾一周我实在难以替他找出合适的选项,最早选出的三个种子选手是自由之魂 远山pro、自由之魂磐石、同品牌chinook 2P三季版。但最终都被pass,远山pro有着最均衡的表现,但面料的脆弱和内挂外披的设计一定程度降低了可选性,磐石在优化性能的前提下同样无懈可击,但单人帐属性,同时头部空间的局促也被放在了备选的位置,最后是同品牌chinook2P,该帐篷有着比较中最强的性能(和最大的重量),三季版chinook一定程度缓解了四季版chinook只适合高海拔徒步的窘况,同时三杆落地硬地自带门厅的属性令人爱不释手。但基于本人使用,其较大的自重(连地布地钉风绳全套直逼2.1KG以上)和庞大的收纳体积,特别是湿水后的重量已经背离了其主要使用环境的定位,所以chinook也被pass。

最终入选的是bigsky mirage 2P,作为2011年获奖的经典款设计,我也十分想了解下这个帐篷的实际使用情况,在此先感谢8264小玩家最早的评测,让我了解到该帐篷的一些基本情况,同时感谢霞客户外,不厌其烦的多次交流关于该帐篷的使用经验及心得。

帐篷到手后,暂时还没有机会实战体验,在此先做一点公园式的简单评测,后续会持续为大家奉上使用的实际情况

两驱suv走雪地怎么样(修罗天使全地形ATV)(5)

两驱suv走雪地怎么样(修罗天使全地形ATV)(6)

拆箱后,拉紧三根织带,我们可以看到,整体的收纳体积还是十分值得肯定的,当时手头没有可参照的物品,但拉紧织带后,收纳体积基本和飞溪2UL类似,原装地布收纳状态是可捆扎在一起的特卫强材质,关于这块地布,可以说既有设计亮点,也有鸡肋属性,容后再表。

两驱suv走雪地怎么样(修罗天使全地形ATV)(7)

两驱suv走雪地怎么样(修罗天使全地形ATV)(8)

地布完全铺开后,呈现的是一个梯形结构,因为是完全匹配账底面积,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该款帐篷的设计,也是一个梯形不对称结构。230MM长度,两条宽边则是135MM和119MM。从底面积而言,符合主流双人帐的预期,甚至在长度上还有不小的优势。

两驱suv走雪地怎么样(修罗天使全地形ATV)(9)

两驱suv走雪地怎么样(修罗天使全地形ATV)(10)

帐篷的四角依旧是经典的bigsky双配色扣环,好处是颜色一一对应即可,免去了扣错的烦恼,可以看到地布上也配置了扣环和自紧式风绳扣,简单的扣锁 拉紧两步骤就可以将地布稳当的固定在账底且不会移动。细节的设计,很赞。

两驱suv走雪地怎么样(修罗天使全地形ATV)(11)

作为可自立的传统双杆交叉穹顶式帐篷,bigsky的配置一直是高端的(价格也是高端的),mirage2P配置的是DAC NFL 8.7mm帐杆,相对于chinook的9mmDAC帐杆略细,但也获得了更轻的重量,而实际强度并没有减弱多少,体现一个均衡。4根14mm圆钉和6根特色的U形钉。在个人使用chinook过程中,对于这款U形钉是最满意的,完全克服了V钉的种种缺陷并同时具备V钉的一切优点(从此告别V钉),对于这款园钉则没有多少好感,实际使用下来,其钉头非常不耐砸,但好在还是够轻,当然,圆钉在市场上有太多的选项,无伤大雅。

整体配置下,帐篷自重1.1KG,连全套配件 地布在1.35KG,重量表现优异。

两驱suv走雪地怎么样(修罗天使全地形ATV)(12)

完全打开帐篷后,我们可以看到,mirage的设计是完全外挂式的传统穹顶帐篷,外帐是韩国进口15D尼龙66双硅面料,内部两次缝合无需涂胶。顶部配置飞翼式可开闭气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头部两脚是牵引式拉绳设计,这个设计的好处我们后面再讲。外观上,mirage有着符合标准的门厅面积,门厅外帐配合可调节日字扣拉绳,一定程度可调节门厅离地高度,用以调节帐内通风量。

两驱suv走雪地怎么样(修罗天使全地形ATV)(13)

硕大的门厅面积,长度与chinook相当,约在80CM长度,面积在0.69M3,完全满足放置背包及雨雪天帐内做饭的需求。

两驱suv走雪地怎么样(修罗天使全地形ATV)(14)

两驱suv走雪地怎么样(修罗天使全地形ATV)(15)

两驱suv走雪地怎么样(修罗天使全地形ATV)(16)

mirage的轻量来自于1.5层内帐设计和15D外帐(底账30D),但基于网纱内帐 双开门设计,其通风透气情况良好,并不弱于一般的双层三季帐。对比手头同品牌的chinook,通风情况要好的多。飞翼式气窗设计是我见过帐篷里设计最好的气窗之一,较高的位置没有透气的死角(热气向上聚集),可利用外帐门厅角度聚风加强对流。同时,宽大的内帐开门满足了帐内即可开闭气窗的功能。但缺点是内帐拉链过于靠近外帐,开合受阻挡,不是十分顺手。

两驱suv走雪地怎么样(修罗天使全地形ATV)(17)

两驱suv走雪地怎么样(修罗天使全地形ATV)(18)

mirage1.5层内帐与普通双层内帐和普通1.5层内帐最大的区别在于:头部和脚部没有网纱并和底账缝合在一起,但两边一直到头顶又有网纱内帐配置,又是一个妥协和均衡的设计,在大幅减轻重量的同时,没有过度降低通风透气性和抗凝露性能。在帐内躺平,空间感十分优秀,得益于前面提到的脚部三角区牵引绳设计,脚部位置账面形成了一个直角,空间立刻变大,同时230mm长度保证了平躺的舒适性,头部正常摆放平躺后,脚部距离帐面仍有相当的距离。

不过1.5层帐篷在南方多雨潮湿环境下的抗凝露性能仍需进一步测试,虽说没有不凝露的帐篷,但不同的设计下,我们仍有不同的标准。关于凝露情况,小玩家驴友在鳌太寒冷潮湿环境下的测试表明对于使用者没有造成困扰,而本次测试虽然是公园式的简单测试,但环境刚好是连日多雨后的首个晴天,强烈的日照下,地面蒸发强烈,坐在帐内,关闭帐门可以明显感觉到草地的蒸腾。在试搭的一个小时内,头脚帐面没有明显的潮湿,得益于良好的通风设计,一般暖湿环境应该可以应付,但寒冷季节,需要关闭气窗和降低门厅高度的情况下,凝露是否会造成困扰仍需进一步测试。

综合而言:

优点:几乎是最轻量的双人自立有杆帐,重量和收纳基本与飞溪2UL相当,但和三通结构的飞溪比较,性能和空间要优越的多。抗风情况没有评测,但基于过往驴友评测和NFL 8.7mm DAC帐杆的加持,在地钉稳固的情况下,不弱于同品牌chinook高山帐。空间表现优异,均衡就是最大的优点。

缺点:1.5层设计虽然强化了通风,但仍有极端情况下凝露的隐患,关于这点仍需进一步测试。同时外帐材料太透,遮光性不强,难以睡懒觉,白天帐内不能偷偷摸摸,晚上帐内开灯基本等于直播。。。。。。

特卫强地布属性鸡肋,虽然降低了一定的克重,但收纳体积变大,同时,双硅底账和特卫强之间摩擦力太低,造成整个底账很滑,在此也建议使用者在底账上自行涂点硅胶的线增加摩擦力(bigsky通病),并且特卫强耐脏性一般,简单湿润草地评测后已经污迹斑斑难以清洗。

总结:一款可以跨越多个海拔高度和多重环境的轻量双人帐,甚至可以作为单人多日长线的使用选择(毕竟空间也是需求)。妥协与取舍平衡的较好,留待日后进一步评测和交流。

最后,妹子镇楼

两驱suv走雪地怎么样(修罗天使全地形ATV)(19)

大升3899 发表于 2019-1-21 15:42 这个塔空间、通风、外形、用料基本够用了,私密性也不错,不想再折腾了。BIGSKY的那顶帐篷经实际使用,一般的线路比如湿度比较大时候的熬太、狼塔等线路基本满足要求,所以也够了。高山没有去的计划,大冬天也不准备在外露营,所以基本就这两个帐篷了。。。

所以我合计着,暖湿情况下应该还好,冬天严寒封闭气窗和门厅的话,凝露应该会大,不过这种情况下,是个帐篷都大。大升3899 发表于 2019-1-21 15:55 [

没有冬天露营过。分析:是帐篷就有凝露,这是避免不了的。双层帐篷不过是凝露通过内外帐之间的间隙流到地面,不过凝露能流动的时候湿度已经相当大了(起码熬太的湿度基本没有影响,头部空间很大碰不到帐壁)。这个1.5层帐篷空间大,通风良好只要做好通风问题不大。冬天气窗不完全封闭使用(保暖还是靠睡袋,帐篷不过提供一个遮挡风雪的空间降低风寒效应——————个人理解),而且冬天门厅的地面没有水汽只是人体的外排水汽,所以我认为这个帐篷冬天使用尤其单人使用是可以的。

我倒是冬天会露营,不过冬天一般凝露都冻住了,如果凝露大的话,会哗哗的往下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