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的新生儿,免疫系统不健全,如何从饮食、护理等各方面正确护理呢?

20个新生儿护理要点准妈妈收藏了(新手爸妈看过来)(1)

各大网站,知名儿科医生的护理总结:

一、注意事项

1、婴儿任何用药必须遵医嘱,成人用药很多可致婴幼儿残疾甚至死亡。

2、夜晚开灯睡觉降低孩子免疫力,婴儿生后要逐渐适应正常生活环境--白天光线亮且相对嘈杂;晚上教暗且相对安静。千万不要做成白天拉窗帘、蹑手蹑脚;晚上婴儿房通明(建议弱光墙角小夜灯,夜间护理的准备)。

3、10月内宝宝禁止摇晃,伤害大脑,严重可致脑出血和轻微脑震荡。

4、特别不要生后捆绑孩子任何部位。随着孩子生长,双小腿会逐渐自然变直。

5、任何时候,避免面部遮蔽,以防止新生儿窒息。

二、AAP关于母乳的推荐方法

注:AAP为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Pediatrics)的简称。

1、每天8-12次母乳喂养;

2、每次喂养完至少一侧乳房排空;

3、 孩子喂哺时,可听有节律的吸允和吞咽声;

4、出生头两天,婴儿至少排尿1-2次;

5、如果存在粉红色 尿酸盐的尿,应在出生后第三天消失;

6、出生后第三天开始,排尿次数应在6-8次/24小时;

7、每24小时至少排便3-4次;

8、每次大便应多于一大汤勺;

9、第三天后每次可排软黄便4(量多)-10(量少)次;

20个新生儿护理要点准妈妈收藏了(新手爸妈看过来)(2)

三、新生儿哺乳

新生儿出生后要尽早且尽可能多地吸吮妈妈乳房,吸吮越早、吸吮越多,越利于乳汁分泌。此间,不要给孩子喂水。但应监测体重变化。

生后几天的婴儿,只要每天能接受至少8次喂养;每次喂养时能听到孩子吞咽的声音;每天能见到婴儿排尿,颜色不是粉红色尿酸盐结晶尿;排便已是黄色或淡黄绿色 便;出生后体重下降未达出生体重的7%,就说明妈妈乳汁已充足,应坚持纯母乳喂养。如果必须添加配方粉,应是每次母乳喂养后添加。

喂养婴儿不是定时喂养,应按需(饥饿需)喂养。不要担心健康婴儿睡觉期间会出现低血糖等问题。特别是应逐渐养成婴儿夜间逐渐睡长觉的习惯。刚出生的婴儿,需求喂养没有规律;大约两周后逐渐形成2-3小时为周期的喂养。婴儿清醒期间,喂养间隔会短;睡眠时喂养间隔会长。

提到婴儿出生后第一口应接受母乳,很多家长就抱怨这是不可能的,因孩子刚出生,妈妈还没母乳,孩子饿了怎么办?

其实,正常婴儿出生后体内储备的能量会坚持2-3天。刚出生婴儿多哭闹,是为了促使肺内液体回吸收,因胎儿肺内充满液体。生后哭不一定是因饿,而是因肺内液体还未排净,需要"哭"来增加呼吸。出生后体重下降>出生体重的7%才需额外添加配方奶。婴儿生后应尽早吸吮妈妈乳房,可刺激乳房尽早产生乳汁,还会吸吮乳房获取乳头、乳头周围皮肤和乳管内的细菌,促进婴儿肠道菌群建立。母亲分娩后多不会马上分泌乳汁,但正常新生儿体内的棕色脂肪可提供生后72小时内婴儿所需能量。

20个新生儿护理要点准妈妈收藏了(新手爸妈看过来)(3)

过早喂养配方奶不仅可造成过敏前期——致敏的出现,还可通过喂养"安抚"婴儿,减少刚出生婴儿哭闹这种"关爱"方式,影响了肺内液体的吸收(因婴儿出生前肺 内充满液体),容易造成新生儿肺炎(肺内液体过多,加上呼吸道为开放器官,病菌进入附着于过多肺内液体上,增殖导致感染)。由于刚出生的新生儿,免疫系统不健全,过早添加配方奶粉、过早使用抗生素、家庭内环境过于干净至近乎无菌地步,都会导致感染性疾病明显减低的同时,免疫系统相关性疾病的发病趋势明显增多。

新生儿出生后环境中的细菌和霉菌逐渐随着吃奶、接触等动作进入婴儿体内。绝大多数婴儿不会出现霉菌感染。如果母乳喂养前妈妈用消毒巾擦拭乳头或过于干净的配方奶喂养会导致细菌进入体内过少,霉菌大量繁殖,出现鹅口疮。由于霉菌的天敌是细菌,所以在使用制霉菌素同时服益生菌

几乎每天在医院都会碰到过敏孩子,几乎每天都会遇到第一口奶是奶粉的婴儿,真让人揪心。为何生后要立即给配方奶呢?!只要婴儿生后体重下降未低于出生体重 7%就应坚持纯母乳喂养。否者,过早配方奶喂养会致多少婴儿牛奶过敏,今后鼻炎、哮喘的机会明显增多。

20个新生儿护理要点准妈妈收藏了(新手爸妈看过来)(4)

宝宝睡觉要及时给小宝宝翻身,刚吃完奶右侧位,半小时后左侧位。

母乳成分由非常容易被消化吸收,所以母乳喂养儿的大便多偏稀,而且次数也偏多。这种现象不属于腹泻,是正常现象。根本没有"生理性腹泻"的说法。

如何喂养最为"干净"?婴儿刚出生后,吸吮妈妈乳房时,首先接触到的是妈妈乳头上的需要氧气才能存活的需氧菌;继之是乳管内的不需要氧气也能存活的厌氧菌;然后才能吸吮到乳汁。生理母乳喂养过程是先喂细菌再为乳汁的有菌喂养过程。母乳喂养的有菌过程与现在家庭的干净形成了鲜明对比。

四、如何判断吃饱?

20个新生儿护理要点准妈妈收藏了(新手爸妈看过来)(5)

20个新生儿护理要点准妈妈收藏了(新手爸妈看过来)(6)

20个新生儿护理要点准妈妈收藏了(新手爸妈看过来)(7)

不论书上,网上,还是经验上,对婴儿进食都有一推荐量,但并不意味是必须遵守的"法定量"。每个孩子有着自己的实际接受量,衡量进食量是否合适的标准,应是孩子每次主动接受量;进食后舒适度;排便状况;更重要的是生长结果。只要自主进食后,无不适且生长正常,就说明此量婴儿可接受。

20个新生儿护理要点准妈妈收藏了(新手爸妈看过来)(8)

只要每次喂养能自然间隔到2小时左右,就说明孩子能吃饱。婴儿饥饿的早期表现是动作增多、逐渐不安,然后才是哭闹。若突然哭闹,可能与肠胀气、排尿便等有关。

婴幼儿知道饱吗?

很多父母担心孩子吃得不够多,可稍吃多点又怕积食。孩子知道"饱"和"饿",新生儿都是如此。吃饱后偶尔有吐奶或呕吐现象,属发育中正常现 象。

若常出现,属胃食道反流,应咨询医生。仅为预防溢奶或偶尔呕吐就限制进食量,不可取。每次喂奶/饭,要让孩子吃饱。

从新生儿开始,孩子就能够知道 "饿"和"饱"。家长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当发现孩子出现动作增多,精神不集中,就意味着孩子饿了。当孩子拒绝进食时,就可认为孩子饱了。让孩子多体验 "饥"和"饱",对养成良好的进食非常有益。

20个新生儿护理要点准妈妈收藏了(新手爸妈看过来)(9)

五、拍嗝

宝宝吃完奶后,慢慢立起来,可以让宝宝的头靠在大人的肩膀上,立一会儿通常自己会打嗝。可以用手做成中空掌的形状,轻轻拍上后背。或者再把孩子放平一会儿,再立起来。这个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窍门。

吃奶后给婴儿拍嗝也有助于减少溢奶的发生。给新生儿拍嗝,对绝大多数新手父母是件难题

20个新生儿护理要点准妈妈收藏了(新手爸妈看过来)(10)

如果不拍出来,宝宝很容易溢奶。

如果家长对抱孩子还没有经验,给大家推荐一个小办法:大人躺在躺椅上,身体与地面大约呈45度角。孩子吃奶后趴在大人身上,头部高出肩部,以免窒息。大人可以轻拍或抚摸婴儿背部,即使不去抚摸,几分钟内孩子就会打嗝,这种方法应该更简便、安全。

婴儿吃奶后拍嗝是为排出吃奶同时带入胃内的气体,以防溢奶或呕吐。其实,不是拍嗝就一定能预防溢奶或吐奶的。

如果婴儿出现恶心、呕吐时,应将婴儿置于侧卧位,可利于口中反流的胃内容物排出口腔。

注意千万不要竖抱,以防反流物进入气管,造成吸入性肺炎。

20个新生儿护理要点准妈妈收藏了(新手爸妈看过来)(11)

六、溢奶

婴儿有溢奶现象,多是生理性食道下端和胃贲门口比较松弛,在腹压增加时出现的返流现象。多不需特别治疗,几个月内逐渐减轻直至缓解。

在宝宝吃完奶后,先别急着放下宝宝。你可以让宝宝趴在你的肩膀上,身体向后倾斜45°左右,斜靠在椅背或床头,一般大约15分钟左右,宝宝就可以自己打出嗝来。

因为很多家长要么拍嗝手法不对,要么力度掌握不好,所以我们不建议家长给孩子拍嗝。

家长还可以将宝宝头部睡得那侧婴儿床稍微垫高一些,大概整体呈15°的小斜坡,与此同时,在帮宝宝排气后,为避免气体没有完全排出而发生溢奶,家长在放下宝宝时,尽量让宝宝右侧卧,不一定身体与床面完全呈90°,向右偏30°,使宝宝的嘴角处于身体最低位,这样一旦发生溢奶,奶液就可以顺着嘴角流出来,而不至于呛到气管。

注意:不是枕高枕头,而是全身形成15°。

20个新生儿护理要点准妈妈收藏了(新手爸妈看过来)(12)

可调节倾斜度数的新生儿专用床。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当你发现宝宝溢奶后,千万不要马上抱起宝宝,竖着给他拍背,这种做法反而会更容易使奶液呛入气管,导致呛奶的发生。

20个新生儿护理要点准妈妈收藏了(新手爸妈看过来)(13)

除了溢奶,部分婴儿还会吐奶

婴儿吐奶时腹肌会有明显的收缩,同时伴有剧烈的呕吐动作。吐奶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征兆,比如急性胃肠炎,初期都有呕吐的过程。

疾病性的吐奶婴儿会烦躁、哭闹。家长一定要区别孩子吐奶之后是否伴有难受或其他症状。

孩子溢奶是一种正常现象,家长不用紧张,相反吐奶却需重点关注。如果 1 岁后还常出现溢奶现象,就应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七、新生儿洗澡

是否应给新生儿天天洗澡?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

与家长的经验、室内温度等因素有关。但有一点需提醒家长,婴儿皮肤娇嫩,洗澡时不要频繁用浴液。不要听信这样的说法:每天洗澡用浴液,澡后再涂婴儿油。婴儿皮肤本身的油脂对其皮肤最好。用温水洗澡,间隔使用浴液。

每天给宝宝洗澡并不麻烦,但是也要注意局部的清洗,包括小pp和脖子下面,尤其是小pp,尤其是女孩。每次拉粑粑之后,用湿纸巾从上往下擦,女宝宝千万注意不要把粑粑粘到前面的地方,之后用清水流水洗pp,洗完后用纱布沾干晾一会,不用任何护臀霜,保持pp干爽就不会红pp的。注意不要用纱布搓皮肤,一定沾着擦,小孩子的皮肤薄,总使劲擦也会红pp 给宝宝洗澡时会避开肚脐的地方,洗澡后用脱脂棉签消毒肚脐周边,晾干再把肚子那儿的扣子扣上,注意千万不要把结痂的地方碰掉。

20个新生儿护理要点准妈妈收藏了(新手爸妈看过来)(14)

八、脐部护理

婴儿生后断脐,残端很快干燥呈蘑菇样,遮住脐带根部,致一些分泌物不易排出,造成局部感染,出现黄色/血性分泌物。每日清理新生儿脐带残端,不是仅局限表 面,应清理到脐带根部。由于脐带残端已失去神经控制,因此清理时不会出现疼痛。一般两周左右脐带会脱落。脱落后,再坚持清理几日。

护理方法:洗澡后要将脐带周围的水吸干,可用75%的酒精消毒脐带部位;不要将尿布盖在脐部上,勤换尿布,防止尿液污染脐带.如果脐带脱落后伤口不愈合有渗血或脓性分泌物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治疗。

九、黄疸

很多母乳喂养婴儿,新生儿黄疸可持续3-4个月。出生后3~7天婴儿,黄疸水平不超过290mmol/l(17mg/dl),通常没有必要接受蓝光治疗。一周内婴儿的黄疸水平是否需照光的指征与生后天数有关。不要因为存在不严重的黄疸,就轻易暂停母乳喂养、轻易接受不应该的配方粉、轻易服药退黄。

20个新生儿护理要点准妈妈收藏了(新手爸妈看过来)(15)

新生儿出生3天后,黄疸指数不高于12.9就没有任何风险,特别是纯母乳喂养的婴儿,黄疸可持续2-3个月,可继续母乳喂养,叫做晚发性母乳性黄疸。这种情况称为母乳性黄疸,可能与母乳中缺少一种酶有关,但不会对婴儿有不良影响。但是黄疸指数超过15,需暂停母乳24~72小时,并考虑蓝光治疗。

还有一种叫做早发型母乳性黄疸,一般于出生后不久就出现,主要是因为母乳不足导致胎便排出延迟。

20个新生儿护理要点准妈妈收藏了(新手爸妈看过来)(16)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多于出生后十几天消退,早产儿可能延迟至满月。生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是生后红细胞破坏增多(因胎儿期处于高红细胞水平)、肝脏功能不成熟、肠道排泄慢等原因所致。照光、增加喂养都会有效。光疗是非常安全的方式。多吃奶,多排便,就可促使胆红素快速排出体外。

还有一种是病理性黄疸,黄染程度严重,黄疸上升速度快,此种一般多需要入院治疗,配合医生建议照蓝光。

十、纯母乳要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在促进骨骼发育方面有重要意义。

正常婴儿每天需400国际单位。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少,所以推荐每天补充400国际单位。配方粉喂养也要补充,一般宝宝满两周后就可以添加维生素AD滴剂。

十一、痘痘与疹子

新生儿脸上出现的痘痘,既与捂热有关,也与生后戒断来自母亲的激素有关,称为新生儿痤疮。

建议保持婴儿面部干爽,特别是母乳喂养后用柔软面巾纸蘸干婴儿面部。再有,适当使用润肤露,也有帮助。但是,必须避免捂热。婴儿穿盖应该比成人少些才是。护理得当了,再有就是几周的等待新生儿身上红色、高出皮肤的红疹应是新生儿红斑。分布于躯干或四肢,不伴痒感,与干燥空气、浴液等刺激有关。婴儿生前泡在羊水中,生后暴露于空气中,皮肤受干燥刺激。胎儿身上覆盖一层胎脂,能很好保护皮肤,生后不需立即用浴液将其去除。新生儿红斑多于3-7天自行消失,不需药物治疗。

20个新生儿护理要点准妈妈收藏了(新手爸妈看过来)(17)

婴儿的皮肤非常娇嫩,容易出现红疹。

出疹的原主要因与局部过热、不透气有关。母乳喂养时婴儿脸部与母亲乳房紧密接触,喂养后就容易出现热疹。喂养后用柔软的纸巾或毛巾擦拭婴儿脸部,可减少红疹出现湿疹又称为特异性皮炎,其表面粗糙,基底发红,伴有脱屑和渗出。主要由过敏所致。小婴儿湿疹多由于食物过敏,特别是牛奶蛋白过敏所致。使用外用药物只能暂时缓解湿疹的皮肤表现,不是治疗湿疹的关键。去除过敏原才是关键。但是,诸位朋友必须注意,不是婴儿身上的任何红疹都是湿疹。

十二、体温

对新生儿来说,体温不超过37.5度都是正常。由于新生儿包括大脑在内的脏器功能不成熟,自身控制体温能力有限,稍裹多些,体温会升高,又是可达38度。建议给新生儿包裹不要过厚。

十三、肠绞痛

婴儿肠绞痛常发生于2周月龄,6-7周为发作高峰,3-4个月自行消失。

婴儿肠绞痛诊断的“三个3”:婴儿哭闹或烦躁不安持续时间 每天超过3小时;每周至少3天;并持续至少3周

具体表现:宝宝无生长发育问题、无生病发热迹象,无明显原因、无法预防地出现反复、长时间的哭闹、烦躁、易激惹,有时还会出现痛苦的表情、高音调的哭、腿蜷缩起来,婴儿因肠道平滑肌痉挛性收缩,引起疼痛和不适。

有效治疗方法:护理人员不要过于紧张;白天宝宝多趴着;尝试益生菌;飞机抱

  • 用背带背着宝宝到处走走,轻轻晃动身体;
  • 把宝宝直立地靠在父母的肩膀上,靠近脖子;
  • 让宝宝脸朝下趴在父母的胸前或趴在父母的大腿和膝盖上腿上或脸朝下躺在父母的前臂臂弯里;
  • 这些方法都是使宝宝的胃受到一定压力,这会让他感到舒适。在趴着的同时家长可以抚摸宝宝的背部。

20个新生儿护理要点准妈妈收藏了(新手爸妈看过来)(18)

宝宝哭闹不止,考验的是父母的耐心和细心,用一些安抚宝贝的技巧,顺利度过这个生长发育的所经历的挑战期。

6个月内婴儿不明原因哭闹,特别是定时哭闹,应首先考虑婴儿肠绞痛。此间,进食正常,往往因哭闹引起家长错误认识为频繁饥饿致使喂养频繁,出现生长正常,常超重。十四、排便

只要生长正常,排便次数和性状无需关注。若生长缓慢,即使排便正常,也须寻找原因,及时调整。关注结果而不是过程。

新生儿胃肠发育尚不成熟,易出现边吃边拉的现象,且大便偏稀,其中有不消化的颗粒,俗称"奶瓣"。

应考虑:

  1. 大便中是否带血,疑似牛奶蛋白过敏
  2. 婴儿便秘,体重增长受阻或掉体重,疑似过敏
  3. 宝宝腹泻带气泡,肚子胀气,爱放屁。
  4. 若无以上问题,不必担心,也没有必要依赖药物。

若有上述问题,医生会帮助排除过敏、乳糖不耐受等原因。

20个新生儿护理要点准妈妈收藏了(新手爸妈看过来)(19)

十五、保暖

由于婴幼儿头部散热多,又由于孩子心脏力量弱,达到手脚端的血流较少,因此护理婴幼儿需要注意:

1、头部保温。这是为何刚出生的新生儿都给带上帽子的原因;

2、允许婴儿手脚偏凉。只要颈部温热,就可说明室温及穿盖的合适。

如果为了保持婴儿正常体温,戴帽子要比穿袜子重要。

十六、沐浴露的使用

出生的新生儿就可以使用护肤霜和浴液。但是使用前必须明确使用这些的原因。对于干燥皮肤,特别是脱屑的皮肤,应该使用润肤露。最好在洗澡后,皮肤还稍湿润时使用更好。

对于滑润的皮肤,倒是没有必要必须使用。浴液可以协助去除皮肤上脱屑、粘附物等。对于婴儿不需常用,一周一次即可。

十七、防婴儿坠床

坠床后,待孩子安静下来,观察是否有运动障碍,同时观察孩子对外界的反应是否如初。如果出现异常烦躁、嗜睡、行为异常等需要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

如果神志清楚、行为正常,24小时候后仍然没有任何异样表现,就不用担心了。家长注意,3-4个月刚会翻身的婴儿最容易坠床。

20个新生儿护理要点准妈妈收藏了(新手爸妈看过来)(20)

十八、不要给宝宝掏耳朵

耳垢也称"耳屎",学名"耵聍",是天然用来保护耳道的东西,最终也会自己排出来的,妈妈们无需用棉签帮宝宝掏出,更不要把其他东西塞进宝宝耳道,这样可能很容易刺伤耳膜。

如需清洁宝宝耳朵,只要用棉签沾点油或过氧化物,或者用纱布沾点温水,清洁宝宝的外耳部分就行。

十九、便血

遇到大便内带有可疑血丝、血点等异常情况,首先应排除孩子是否有肛裂。有肛裂的孩子,排便时多有疼痛感,常有明显哭闹。还应取出大便标本送医院化验。如果化验可见红细胞,若同时还有大量白细胞说明肠道感染;若以红细胞为主,说明肠道有损伤,应与食物及口服任何营养补充剂有关。

对于排便带血应注意大便和血液的关系。如果大便为柏油色,应考虑胃部出血,婴幼儿极少见;如果血液均匀混于大便内,可考虑肠道出血,可能与食物过敏等有关;

如果血液与大便分离,特别是排便后出血应该考虑是肛裂。对于肛裂的诊断很容易。将肛门轻轻扒开,即可见到放射状的小裂口。

20个新生儿护理要点准妈妈收藏了(新手爸妈看过来)(21)

二十、发热

因发热就诊的孩子平均发热时间没有超过24小时,最短只有2小时,而且绝大多数仅出现发热,尚无其它不适表现。孩子生病,家长着急,可刚开始发热,没有其它表现,到医院就诊,也未必能及时诊断引起发热的原因。血常规检查也要发热后24小时才可能有意义。

宝宝出现发热,家庭退热护理:

1、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维持房间温度于25-27℃之间。可将幼儿置于冷气房中或以电扇绕转着吹,使体温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儿也会感觉舒适些。但如果其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

2、脱掉过多的衣物: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3、温水拭浴:将宝宝身上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4、用退热贴:有助于散热,但对较小的幼儿并不建议。

5、多喝水:以助发汗,并防脱水。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

6、使用退烧药:当婴幼儿中心温度超过38.5℃时,可以遵医嘱服用退烧药。

7、观察发热变化和相关的其它表现。比如咳嗽、腹泻等。看病前,家长整理一下孩子发热过程和其它表现,以及用药情况和对药物的反应,这有利于疾病的诊断。

20个新生儿护理要点准妈妈收藏了(新手爸妈看过来)(22)

在体温超过38.5℃时,及时给宝宝服用退热药,服药后应多给宝宝补水,这样有助于宝宝快速退热;家长应注意观察,如果宝宝出现高热不退,全身出疹,建议及时带宝宝就医。

二十一、斜颈

斜颈是因颈部两侧肌肉强度不一致,造成的头歪斜或转向一侧现象。对新生儿来说,斜颈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因胎儿蜷曲于一狭小空间内,随生长,颈部会渐扭曲起来,以协调身体,适应子宫内的空间。出生后,其头部就会偏向颈部较短一侧,易并发偏头。

二十二、腿弯

O型 或X型腿指的是髋、膝和踝关节发育,特别是膝关节发育异常所致(如图),与大、小腿骨本身形状无关。

新生儿时期的宝宝,腿形呈 O 型很正常,胎儿时期妈妈子宫里太拥挤,宝宝出生后的腿都有些弯曲,甚至有的宝宝平躺的时候会竖立起来。 等到宝宝慢慢学会站立行走,可以通过观察双侧膝关节是否会向外凸出,如果无凸出,则判定为生理性膝内翻,这种情况下宝宝可能会喜欢使用内八字方式走路

大概到了宝宝 2 岁左右,腿会自己慢慢变直,但又由于生长发育或走路习惯等原因,又开始变得有点 X 型腿,最后到了 7~8 岁到时候,腿型会又慢慢变直,恢复正常。

20个新生儿护理要点准妈妈收藏了(新手爸妈看过来)(23)

严重佝偻病会并发O型或X型腿,但更多可能与在尚不能自行站立前就过早被动蹦跳、被动站立、被动行走有关。捆绑新生儿双腿不能预防O型或X型腿,预防佝偻病和避免过早蹦跳等有较好效果。

虽然宝宝的腿型具有生理性特点,但爸爸妈妈也不能忽略外部因素的影响。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如果不注意就有可能毁掉宝宝的大长腿。

【1、腰凳、背带】

许多妈妈喜欢使用背带、腰凳带宝宝出行,这样既解放双手,又方便省力。但是,有些背带坐垫太窄,让宝宝的大腿无法得到支撑,双腿下垂,将髋关节往外推,很容易造成宝宝髋关节脱位。

另外,宝宝颈背发育不完善,无法充分支撑他们的脊椎。如果宝宝太小,或者坐在腰凳上的姿势不对,脊椎得不到保护,会很容易受伤影响发育。

建议:

  1. 宝宝最好4个月以上再使用背带,能独立坐起后再使用腰凳;
  2. 选择坐垫较宽的腰凳和背带,让宝宝的大腿得到有效的支撑;
  3. 宝宝的背部要有充分的支撑,胸和肚子要能够贴到妈妈。

【2、安全座椅】

虽然推荐妈妈们让宝宝使用安全座椅,但在选择宝宝安全座椅时,尺寸一定要合适。

首先不能过窄。过窄的座椅会束缚住宝宝的腿,就和绑腿一样,有可能损伤髋关节,使用时间长了会影响宝宝腿部发育。

宝宝如果坐得不舒服,还可能会出现拒绝使用安全座椅的情况。

当然座椅太宽松也不行,这样起不到安全保护的效果。可以略微宽松一点点,让宝宝的腿弯曲自如即可。

20个新生儿护理要点准妈妈收藏了(新手爸妈看过来)(24)

【3、儿童车】

骑车可以锻炼身体、增强活动能力,但如果宝宝太小,过早骑三轮车、自行车,就有可能导致腿部发育不正常。童车设计不合理,或者宝宝年龄不合适,都容易出现座椅到脚蹬距离不合适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宝宝只能勉强蹬到脚蹬,或者不得不把腿弯曲来发力蹬踏,发力方式不合理,就有造成宝宝X型腿或者O型腿的可能。

建议:宝宝3岁以下不要骑车,3岁以后可以骑低一点、轮子大一点的三轮车,5岁以后才能骑带辅助轮的自行车。童车最好买能调节座椅高度的,而且每次骑行不要超过30分钟。

【4、学步车】

学步车不仅不能帮宝宝学会走路,对宝宝的腿还有很大的危害。当宝宝过早依靠学步车学习走路时,他是以半坐半站方式移动身体的,臀部承重较大,且两腿过分分开,很可能还踮着脚尖,这显然不是正常的走路姿势,而且会酿成不好的腿型。

建议:对于宝宝学走路,爸爸妈妈应该顺其自然,人为干预过多,效果反而不好。让宝宝循序渐进地学会扶着站、扶着走,才是对身体发育最好的选择。

每个宝宝发育情况都不一样,学步时间早晚几个月都是正常的,所以和别家宝宝相互攀比也是不对的。除了补充营养、细心照顾,定期监测宝宝腿部发育状况也是少不了。

20个新生儿护理要点准妈妈收藏了(新手爸妈看过来)(25)

二十三、冲奶粉

但是会,并不表示所做的都对。今天就来看看新手爸爸妈妈冲奶粉的7种常见误区,快来检查下,你中招了吗?

【用滚烫的开水冲奶粉】

有些新手爸爸妈妈担心宝宝奶粉有细菌污染,就直接用开水冲调奶粉。

其实这是错误的。用开水冲调,不仅会降低奶粉的营养物质含量,还会造成奶粉结块,然后还得放置到合适温度才能给宝宝喝,有时候宝宝已经饿得等不及了就会哇哇大哭。

其实,开水冷却到70度或40度,再用来给宝宝冲调奶粉,是可行的。

宝宝配方奶粉并不是无菌的,用70度开水冲调,就可以杀灭奶粉中可能存在的致病菌,降低宝宝感染的风险。不过,用70度开水冲调奶粉,要警惕烫伤宝宝的风险。

另外,奶粉中有不耐热的维生素、益生菌,冲调用水温度过高会导致营养物质的流失。

其实,宝宝奶粉被细菌污染的概率比较低,只要做好奶瓶消毒、冲调前洗干净双手、冲调注意卫生、冲好就喂给宝宝喝(超过1小时后,就要倒掉),用 40度开水冲调是完全可以的。

【冲奶粉用宝宝专用水更好】

宝宝水只是商家的一个噱头,爸爸妈妈没必要花这个钱。

普通自来水煮开,晾凉到40~60度,再按奶粉罐上要求的比例冲调就可以。如果你还是有点担心自来水有杂质,用滤水壶过滤一下就好了。

【冲奶粉时先放奶粉】

冲调奶粉时,应该先放一定量的温开水,然后加入相应量的奶粉,轻轻搅拌均匀即可。这样做,奶粉不容易结块,还可以把奶粉溶解得更彻底。

20个新生儿护理要点准妈妈收藏了(新手爸妈看过来)(26)

【不按照说明说明书要求的冲调比例】

有些新手爸爸妈妈觉得奶粉冲浓一点更有营养,于是每次都多加奶粉;还有些爸爸妈妈觉得宝宝不爱喝水,就每次多放水,把奶粉冲稀一点,认为这就相当于给宝宝喝水了。

其实,奶粉冲的过浓或过稀都不合适。过浓的奶粉,会加重宝宝的肠胃负担,使得宝宝消化不良,进而导致便秘。

而过稀的奶粉,相应的营养物质比例也降低,尤其是蛋白质的含量降低,长期如此,会引起宝宝营养不良。

所以,爸爸妈妈在冲调奶粉时,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的比例了添加水。

【冲调奶粉时上下摇晃】

很多爸爸妈妈为了把奶粉冲调均匀,会很用力地上下摇晃奶瓶。

其实,这样会导致奶粉里有很多气泡,如果立刻给宝宝喝,宝宝容易吸入过多空气,导致胀气。

正确做法:爸爸妈妈在冲调奶粉的时候,动作尽量要轻柔,可以左右轻轻摇晃奶瓶,也可以用干净的筷子把奶粉搅拌均匀。

20个新生儿护理要点准妈妈收藏了(新手爸妈看过来)(27)

【冲完奶粉用嘴测量温度】

有些爸爸妈妈冲完奶粉后,会直接喝一口,以测试奶温是不是合适,其实这是错误的做法。

正确做法:滴几滴奶到手腕内侧皮肤,感觉正好或稍微有点凉,就可以喂给宝宝喝了。如果感觉有点烫,就要继续冷却。

如果宝宝着急喝,也可以用冷水冲奶瓶或者把奶瓶放在盛有冷水的容器里。

【没吃完的留着下次吃】

奶粉冲好后,仅供单次食用。

70度开水冲调的奶粉,超过2小时就要丢弃;40度开水冲调的奶粉,超过1小时就必须要丢弃。而宝宝配方奶开罐后,4周内食用完。

婴儿奶粉需严格按照包装说明上冲法冲制。

婴幼儿的毛细血管很嫩弱,宝宝饮用过高浓度的奶粉,会使血管壁压力增加,从而容易引起脑部毛细血管破裂,导致脑出血,出现抽风、昏迷等症状,久之也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

同时血液中钠的含量过高,也会影响钙的吸收,使宝宝身体发育迟缓,个子矮小外,对肾脏也有影响。

20个新生儿护理要点准妈妈收藏了(新手爸妈看过来)(28)

二十四、四十二天检查

所有新生儿生后都应接受新生儿听力筛查。若筛查未通过,应复查。若通过了筛查,也不意味一生不会出现听力问题。

一生中任何损伤大脑、听神经的因素都可损伤听力。其中新生重度黄疸就有可能损伤听力,应进行复查。

听力损伤并不都是耳聋,不能因为孩子对声音有反应,就认为听力没问题。

二十五、新生儿到底该穿多少?

大部分老人只要天气稍微转冷就喜欢给孩子加衣服。我的经验是在北方采暖期前一个月,你穿啥孩子穿啥,甚至孩子比你少一件,如果宝宝还小,体温控制不好,跟宝妈穿的一样就行,不要以老人体感温度做标准。

如果宝妈在家穿两件衣服已经感觉凉了,不建议加 衣服,而是把室温调上25℃,开电暖气或者开空调,不要省这个电钱,因为给孩子穿太多非常不利于孩子大动作的发育。

我们的宝宝四个月学翻身时正是12月冷的时候,给孩子穿太多,孩子根本翻不动,这样会影响孩子大动作的发育,而大动作的发育又与脑发育密切相关。北方那时候已经供热问题不大,南方的宝妈就要注意,把家里弄暖和一些,同时给宝宝少穿点绝对是有好处的。

另外到了冬天,连体服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老式的棉袄弄不好就露肚子露小腿,可是连袜的连体服绝对不会有这种问题,孩子还便于活动。

20个新生儿护理要点准妈妈收藏了(新手爸妈看过来)(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