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门诊中还是咨询中,常常会遇到拔牙后出血的患者前来进行处理胆颤心惊地拔完牙,开开心心拿着三天的病假条回家,“葛优瘫”在沙发上等着疼痛来袭,突然发现疼痛其实还好,嘴巴里面怎么血腥味直冲脑门?出血了?怎么办?,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拔完牙晚上一直出血怎么办?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拔完牙晚上一直出血怎么办
不论是门诊中还是咨询中,常常会遇到拔牙后出血的患者前来进行处理。胆颤心惊地拔完牙,开开心心拿着三天的病假条回家,“葛优瘫”在沙发上等着疼痛来袭,突然发现疼痛其实还好,嘴巴里面怎么血腥味直冲脑门?出血了?怎么办?!
回答拔完牙后回家又出血了怎么办的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拔牙后出血
什么情况才算是真正的拔牙后出血先说不算拔牙后出血的情况。
牙齿结构示意图
这是一张牙齿结构示意图,我们不看牙齿,看牙齿周围一圈的红色牙龈。围着牙齿的这一圈牙龈是紧密地附着在下面的骨头上的,叫做附着龈,附着龈牙龈是不能移动的。所以拔完牙以后就会留下一个坑。
牙槽窝示意图
这个坑叫做牙槽窝,拔完牙后的一周左右的时间内这个坑都是被血凝块充填的,血凝块既有保护牙槽窝的作用,也是后面牙槽窝进一步愈合的基础,但是这期间的血凝块几乎是直接暴露在口腔的。所以在拔牙后当天以及后面两天左右——前期由于伤口的少量渗血,后期由于血凝块暴露于口腔造成的部分分解——口水内会出现或多或少的血丝使得口水呈淡淡的红色,但是没有血凝块形成,明显和浓浓的血液不一样,这种情况不是真正的拔牙后出血,而是早期伤口导致的正常现象,不需要紧张。
真正的拔牙后出血是嘴里流出甚至涌出鲜红或暗红色的血液,或者在口内形成血凝块。
拔牙后出血分为原发性出血和继发性出血。拔牙后医生会交代口内的棉球轻咬半个小时后吐出来,正常情况下这个时候出血已经停止,而如果吐出棉球后仍然有活跃的出血,则属于原发性出血;继发性出血是指按照医嘱突出棉球后出血已然停止,以后(一到两天后)由于其他原因比如感染等导致的再次出血。
发生拔牙后再次出血怎么办一般拔牙后医生都会建议患者观察半小时左右,吐出棉球后没有出血了再离开,这就是为了及时发现并处理原发性出血。
但是也有患者观察半小时后吐出棉球后没有出血,回到家吃点东西准备休息的时候却发生了出血。这种情况常常是由于拔牙时周围的牙龈组织发生了撕裂或者发生了小血管断裂,通过棉球的压迫,撕裂牙牙龈已经粘着在一起,断裂的小血管口也闭塞了,但是回家后由于讲话和进食等口腔活动,导致粘着的牙龈撕裂口再次裂开,或者断裂的小血管口的血凝块脱落,于是出现了拔牙后出血。
拔牙后出血的处理:遇到这种情况首先不要慌张,一般的拔牙后出血并没有危险。
在出血不是很凶猛的情况下,可以吐出口内的血液或者血凝块,然后自己或者在家人的帮助下利用身边的物体——首选无菌棉球或者纱布,其次可用干净的布条——压迫在拔牙的部位,用牙齿轻咬住棉球或布团止血。
在出血比较凶猛的情况下,低头,让口内包着的血液流出以后立即用无菌棉球或纱布,或者家中干净的布条准确地压迫到拔牙的部位,用力咬住进行压迫止血,然后立即到就近医院的急诊进行处理。
在家中应急处理的注意事项:用于压迫止血的首选无菌棉球或者无菌纱布,次选干净的棉布块;
用于压迫止血的棉球、纱布或者布块不要太大,压实后有拇指头大小即可,放置时横着搁在拔牙窝上方,避免棉球或纱布太小或者陷入牙槽窝,取出时带出血凝块导致再次出血;同时也要避免布块太大,塞入口腔后影响呼吸;
出血比较凶猛的情况下,要低头或者平躺侧头让血液流出,而不是怕血液流出而采取仰头的方式,因为仰头可能会使血液流出气管引起呼吸道阻塞甚至窒息,一般拔牙后出血不会有生命危险,但是窒息有;
在家中采取措施进行应急处理后,及时到医院检查出血的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尤其是出血比较凶猛的情况,一是避免后面再次出血,二是避免自己处理不当增加后期的感染风险。
所以拔牙后出血并不可怕,冷静地进行应急处理后再及时就医,情况尽在掌握。
怎么避免拔牙后出血的情况首先需要严格按照医生交代的术后注意事项执行,包括:
拔牙后咬住棉卷,半小时后轻轻吐出;
拔牙当日不要用力漱口或刷牙,次日可刷牙,但注意勿触及伤口;
不要用任何东西挑剔拔牙创口,以免引起创口出血或感染;
拔牙后少吐口水,拔牙当日ロ水中有少量血液是正常现象,不必紧张,如创口内有较多血液流出时请及时返回医院治疗止血;
拔牙创伤较大者,术后24小时内可用冰块间断冷敷并遵嘱用药;
拔牙后2小时可进软食,不宜过热,避免用拔牙一侧咀嚼,不要或吸吮创口。
另外还会一些病人在拔牙前有血压高、服用抗凝药或者有皮肤划伤后出血不止的病史等等,这些情况都要在手术前向医生交代清楚,然后有医生进行评估以后在决定是可以拔牙还是进行适当处理以后再行拔牙。但是千万不要隐瞒这些情况,觉得来都来了如果因为上述情况不能拔牙岂不是白跑了,要知道医院把出血作为急诊情况而不把拔牙作为急诊情况可是用前人的鲜血和痛苦总结出来经验啊。
本文首发于个人科普公众号“闲侃口腔”,欢迎关注、解口腔健康保健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