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新动力人群”】

开栏的话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新业态中的青年科技知识分子展现出勃勃生机,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新动力人群”。在改革的第一线,在攻坚的最前沿,在创新的主战场,处处可见他们开拓创新、不懈奋斗、引领发展的青春身影。

党的十九大以来,光明日报开始聚焦这一群体。我们看到,积极塑造中国的世界性角色,“新动力人群”已经在路上。意气风发的他们,正日益成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力军。

锐意进取,是他们生命的底色;挑战未知,是他们锚定的方向;赤诚报国,是他们不变的初心。

与他们同行,你会感到,未来就在眼前,新鲜而蓬勃。

与他们同向,你会看到,梦想正在实现,丰盈而美好。

邦之兴,由得人。人才蔚,国运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才梦。今起,本刊特设《解码“新动力人群”》专栏,与大家一同走近“新动力人群”,聆听中国梦渐行渐近的铿锵步点。

光明日报记者 罗旭

无障碍交流,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

在中国南方,有这样一群青年科技人员。他们专注于语音技术的智能发展,成功解决了中文与数十种语言之间的交流互译难题,可以覆盖近200个国家和地区,让人们无障碍交流梦想日趋成真。

这群年轻人,就是科大讯飞消费者事业群智能翻译业务部的研发团队。

这群以80后、90后为主的年轻人,在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机器翻译等领域持续发力,研发的多项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科技创新的赛场上,不跑是落后,跑慢了也是落后,独树一帜、力争上游,是科大讯飞研发团队的无悔选择。

人工智能语音识别能用吗(让人类无障碍交流梦想成真)(1)

科大讯飞消费者事业群智能翻译业务部的青年研发团队。资料图片

1.新技术 让冬奥会沟通无障碍

日前,北京冬奥组委宣布,科大讯飞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自动语音转换与翻译的独家供应商。

每四年举办一届的冬奥会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参赛国家遍布五大洲,选手们来自世界各地,文化、习俗、语言皆不相同。在如此盛大的国际赛事中,各国运动员、媒体记者、工作人员之间如何顺畅交流,是一个必须解决的现实课题。

通过历时一年多的遴选测试,北京冬奥组委最终向科大讯飞抛出橄榄枝。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形容这次签约是“科大讯飞的技术成果运用到奥运会上的一次发令枪和冲锋号”。

人工智能语音识别能用吗(让人类无障碍交流梦想成真)(2)

科大讯飞消费者事业群智能翻译业务部的青年研发团队。资料图片

“中国为奥运会国际化交流工作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科大讯飞消费者事业群品牌市场部高级营销经理李海洋认为,冬奥会首次设置“官方自动语音转换与翻译供应商”类目,科大讯飞能够担此重任,是中国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在全球领先的最好注解。

语言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主要工具。如今,由于中国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助力,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将成为人类史上第一届沟通无障碍的奥运会。北京冬奥组委技术部部长喻红表示:“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通过冬奥会带动和推广,中国高新科技发展带来的沟通无障碍,将促进世界更加相知相融。”

2.“神助攻” 让“一带一路”更加通畅

2013年,中国启动“一带一路”建设。几年来,“一带一路”建设进展超出预期,中国朋友圈越来越大。

但一直以来,小语种人才稀缺问题,始终是困扰“一带一路”建设实施的现实难题。例如,在国际产能合作过程中,中方由于缺乏优秀的语言人才,在市场开拓、研发设计、商务谈判、项目管理等过程中频频受到制约;在文化“走出去”和国家形象塑造过程中,由于缺乏国际化人才,导致中国优秀作品对外传播受到局限、国家话语权薄弱等问题。

人工智能语音识别能用吗(让人类无障碍交流梦想成真)(3)

科大讯飞消费者事业群智能翻译业务部的青年研发团队。资料图片

“一带一路”沿线涉及的官方语言共约50余种,如果加上少数民族语言和地方土语,恐怕要达到200多个语种。教育界和翻译界曾经普遍认为:“解决好‘一带一路’建设的语言问题,将是一个循序渐进而且非常漫长的过程。”

让人喜出望外的是,中国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迅速崛起,让这一难题迎刃而解。“科大讯飞的最新款翻译器已能基本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相关语言的全覆盖,可以进行实时准确翻译。”李海洋说。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下已经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全球领先的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无疑是中国更好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神助攻”。

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中国有足够的自信和底气。

3.迎巨变 释放人类的创新力

“如今,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应用大幕已经拉开,万物互联的新时代呼之欲出。“随着越来越多的设备将在无屏、移动、远场状态下使用,作为人类最自然、最便捷的沟通方式,语音将会成为所有设备至关重要的入口。”科大讯飞读写产品部产品总监郭晓天说,未来我们将不需要去学习如何使用机器,只要对机器说出你的需求即可。

在这个风云际会的创新时代,世界正在发生巨变。

可以预见,语音识别技术的突破,必将引发蝴蝶效应,给很多领域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例如:没了语言障碍,翻译这个职业可能会逐渐萎缩;自助出国成风,旅行社生意会大大缩减;学外语的人逐渐减少,相关培训行业也势必受到影响……

“语音识别技术正在把人们的很多时间与精力节省出来。未来,人们工作的重心将不再是去完成那些重复性的内容,而要把更多时间与精力放在具有创新性的工作上。”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柳学智说,“充满创新创造活力,活成独一无二的‘人’,将成为我们可以预期的未来。”

风起云涌的科技创新,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而正是因为活跃在各行各业的“新动力人群”,让中国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正能量,让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的新机遇。

《光明日报》( 2020年01月12日 07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