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媒体报道,近日,陕西一家长因不满语文老师的教育方式,便跑到学校想找语文老师理论,因为语文老师不在,家长便误打了前来了解情况的某数学老师。当地派出所接到报警后,依法对该家长处以行政拘留十天,罚款五百元。

虽然我们对这起事件的具体缘由不是很清楚,但也很明显能看出这起事件是因家长对老师教育孩子的方式的不满所导致的。但像陕西那位家长的极端处理方式显然是错误的,不仅对学生有负面影响,还因为伤及无辜,最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01

家长和老师之间在教育观念上发生冲突其实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要知道,就连夫妻之间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都还会发生意见相左甚至是冲突呢,所以,家长和老师如果在孩子的教育上意见相左,其实也算是一件很正常不过的事。当然,大部分家长不会像陕西那位家长那样走极端。

教师不合理家长该怎么办(家长和教师意见相左)(1)

事实上,家长和老师发生冲突和矛盾的情况在现实中时有发生,只不过有的应对得当,最后春风化雨;有的应对不当,最终一地鸡毛。

当家长遇到和老师意见相左或者发生教育观念上的冲突,到底要如何应对,才能春风化雨呢?

从消极的一面来说,家长和老师意见相左或者发生教育观念上的冲突,比如会影响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关系,降低彼此之间的信任,进而削弱教育效果。

这是因为,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权威活动。老师的权威主要体现在“知识权威”和“道德权威”等方面,如果家长去破坏老师的教育权威,最大的消极因素就是会削弱和降低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地位。

所导致的后果就是孩子不再拿老师当回事,表现为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导。在以往频频曝光的学生在老师的课堂上公然做喝酒吃菜玩手机等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老师却拿学生没办法,只能自顾自地讲自己的课。当老师的教育权威被削弱,其实真正受害的是大多数想认真听课、好好学习的学生。

教师不合理家长该怎么办(家长和教师意见相左)(2)

可见,当家长和老师意见相左或者发生教育观念上的冲突时,家长在孩子面前要把维护教师权威作为第一要务才对。

02

从积极的一面来说,如果家长能够应对得当,往往能达到化解消极因素的目的,对家长而言,能够在争论和冲突中了解到科学教育理念,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有利于化解家长和老师彼此间的“信任危机”。

这些积极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家长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尊师重教,发生问题积极与老师沟通

如果发生教育观念上的冲突问题,家长要积极与老师沟通,比如了解老师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进度等等,孩子自身发展情况和在家表现等。冲突如果化解得当,则可以实现家长、老师和孩子三方共赢的效果。

教师不合理家长该怎么办(家长和教师意见相左)(3)

家长在孩子面前,只有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尊师重教,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比如,家长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去随意指责老师、无端说老师的坏话等等,这些做法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没有任何的好处。

2.求同存异、已所不欲

实际上,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家长和老师应该是“盟友”或“合伙人”,负有相同的教育使命,“求同存异、已所不欲”,自觉维护教师权威,共同形成教育合力,才是家长处理相关问题时所应具备的积极态度,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出教育的作用。

3.妥善处理家校之间的矛盾

家长尊师重教,维护教师形象,树立教师权威,这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有利于提高家长和老师双方对孩子教育的效果。

教师不合理家长该怎么办(家长和教师意见相左)(4)

反之,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故意削弱老师的教育权威,就会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孩子不知道是该听老师的,还是不听老师的;对老师来说,老师不知道该去管这个孩子还是不管这个孩子。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最大的输家其实还是孩子。

结语

在一般情况下,学校老师在教育问题上会比普通家长更专业一些,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做法,在科学性也超越了很多的普通家长。

所以,当家长和老师意见相左或发生教育观念上的冲突时,我们家长不妨多听听老师相关的看法和意见,多看看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做法,尽量能和学校的主流教育保持合拍,这样有利于促进孩子更好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