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多少种语言?据统计,大概有五千多种,分布在全球二百多个国家、两千五百多个民族。目前,世界人口有七十多亿,讲汉语的人最多,约有十六亿,其他使用人口较多的语言依次是英语、俄语、西班牙语、北印度语等。
不管地球人类有几千种语言,五千也好、七千也好,在小编看来,只有两种,即汉语和字母语言。除汉语之外,其他几千种语言都是由各种不同字母所构成,形式上略同。其中大部分属于突击创造出来的速成语言,缺少文化元素和无形的魅力。
语言对人的塑造和培养非常重要,它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是构成民族精神的关键要素。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愈挫愈勇,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永不断档,强大的汉语言文字功不可没。
与汉语比较,所有字母语言都相形见绌、不可比拟,因为汉语有许多优势。
进化有因,书写有果。
学术界普遍认为,作为正式形成的语言文字,甲骨文便是最早的汉语。在殷商时期古人已经开始使用这种文字,距今约有3600年的历史。据考证,当时的甲骨文总字数已经达到4000多,用它记录下来的故事应该算是人类最早的文学作品。
但小编认为,甲骨文不是一两天就能形成,更不是古人一蹴而就的文字,而是数千年积淀的结果。在它之前,古人一直在创造文字,而且没有停止过,所以才会产生甲骨文。至于在这之前叫什么文字,今人不得而知,或许叫图画文字、或许是楔形文字,它的历史一定更长。
有外国学者认为,其他国家还有发现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比如两河流域古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古埃及人的象形文字,据称都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但都没有延续下来。假如这种文字一直延续使用到今天,阿拉伯世界甚至整个中东地区一定会像今天的东方大国一样,成为一个统一的伟大国家。然而,历史没有假设,时光不会倒流。
汉语进化有序,构造有方。在创造文字之前,古人一定是学会并使用口头语言互相交流。为形象表达所说的话并记住交流的结果,才有意识开始雕刻符号做记录,于是便产生造字行为。只有当人类大脑进化到一定的发达程度,才会出现语言和文字。最早的甲骨文多是象形文字,是古人将大自然与人脑思维有机结合的产物。古人在创造每一个字前,必然经过百转千肠、千思万虑才刻画出来。而且,每一个字,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字都有它成型的前因后果。
所以,语言文字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是原始人成为现代人的重要标志。语言靠人脑创造,反过来又会继续促进人脑的发育,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记录历史,人类密码。
人们知道,语言的最大功能是表达思想、记录历史,是人类传承文化思想的重要工具。这一点几乎所有的语言都能做到,但区别在于,一是这种语言所反映的历史长短不一样,二是它记录、表达、传承历史的准确性、真实性不同。在这两点上,没有任何一种字母语言能超越汉语。
不可否认,历史上有些地方人们的语言文字不知道变换多少次,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几经被破坏殆尽、基本失传。像越南、朝鲜等国家,废除他们祖先使用几千年的汉语,速成了所谓自己的语言文字,人为切断它们民族精神的根脉。还有中东国家,历史上遭受过罗马、匈奴、十字军、蒙古、奥斯曼等交替统治,最早的楔形文字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汉语和字母语言,即使流传下来相同的文字记录,同样的内容、同样一句话、同样一个词,给后人传达的信息却不尽相同。后人从中解读出的信息,汉语远比字母语言要丰富很多。因为,汉字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密码,一个汉字有一个传奇的故事,一句汉语就是一首动听的诗歌,一段汉文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作。
汉语不仅仅是具备语言功能,它还是人类发展进化的符号,能够传达出更多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它反映出来的是人类从原始到现代、从落后到先进、从愚昧到开化各个阶段的生产生活状况及过程。
含音意形,利读解写。
汉字有三美,字音美、字意美、字形美。如果说,字母语言是二维语言,汉语便是三维的立体语言。前者包含音意两种功能,是点面结合,可以构成平面图,缺乏的是形。而汉字是音意形三者结合,构成一种完美的语言形式。
汉语读起来抑扬顿挫、悦耳动听。汉字的发音相对科学、合理,语调优美,且富于变化,具有音乐的美感。汉语发音讲究平仄,分阴阳上去,还有轻声、变调。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汉字读起来柔和平缓,有的则铿锵有力。汉语的发音种类多,是字母语言的三到七倍;音节短,使人思维更敏捷,反应速度比字母语言更快。
汉字看上去方方正正、端庄稳固。汉字形状美观,可左右排列、上下对整,书写自由且方便。它的构造蕴含复杂的历史和人文信息,不仅形状美观大方,且富含哲理和智慧。每个汉字,其字形本身就是抽象与形象、哲理与艺术的统一体。汉字的一撇一捺富有艺术美感,一弯一勾都带有神韵,一笔一划含有做人的道理。
汉语表达的意思精准合宜、便于理解。汉字自身形状就是一种表述,是对自然界的物及现象的抽象描述。它的展示性、表达力很强,易于人的理解。除了能表达字母语言所表述的内容之外,汉语还能传达表象之外的人文思想等其他信息。这不仅是因为汉语的词汇量大,而是它自身所包含的文化元素丰富。
浓缩字词,饱含信息。
不管是从语言功能上,还是从文化传承上讲,汉语都无与伦比,所有的字母语言只能甘拜下风。汉语是精华语言,汉字是浓缩的文字。
汉字,一个小方块,不但字形是浓缩型,同时也是浓缩了许多人类的思想。它看似占据空间小,音节短,但表达的意思既准确又丰富。往往一两个汉字,翻译成字母语言,却需要占用一两行的空间;一页汉文,需要两三页的外文才能表达清楚。
因为是浓缩的精华语言,汉语有利于人们更快的表达和理解。同样的一个意思,使用汉语的人需要20秒的话,使用字母语言的人可能要花50秒或者更长时间才能理解。
在语言普及、扫盲识字方面,汉语更有优势。一种字母语言需要掌握5000个词汇,才能正常阅读写作,而汉语只需要学会2000个字即能看书学习。
汉语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精炼句式,比如诗词、成语、歇后语、名言警句等,简短而不简单,句句都是金枝玉叶。尤其是汉语成语,寥寥几个字,却饱含哲理,道出事物的真谛,每一条都是至理名言。
根源稳定,顺应万变。
人们常说高楼万丈平地起,盖楼修房需要先打地基,而且必须把地基打牢。有道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说树木时,总会说根深叶茂;说哪一个人时,说他根基深、有靠山,就说明这个人厉害。可见,凡事要打好基础、扎牢根基,才能在这个世界存立长久。
汉语正是有根的语言,它是从石器时代到现代社会、从原始人类发展到今天的信息时代,有序进化而来。汉字的演变过程大概有,图画文字、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东汉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算是对汉字演变解释最详细的著作,但也有它的局限性,一部著作不可能对所有汉字进行完整的说明。这本书对大约4000个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楷书的演变过程进行拆解、分析、说明,是一部伟大的著作。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甲骨文是已经成型的文字,距今约有3600年,加上之前的造字演变过程,学界一般认为汉字的历史在6000年以上。相比而言,那些突击创造出来的语言就是一顶帐篷,汉语则是一座宏伟的宫殿。
考古证明,汉语是有根的,所以比较稳定。最奇妙的是,汉语不但根源稳固、有定力,而且还能应付不断变化的人类社会。无论工业革命时期、还是信息时代,不管是活字印刷,还是电脑输入,汉字都能适应,且优势明显。无论社会怎样变化、信息如何爆炸,现有的汉字足够使用,无需再创造更多的新字。
反观那些字母语言,词汇本身随着语境就变化不定,却还要掌握不断增加的新词汇。比如英语,国际最流行的字母语言,其现有单词数量已经达到100多万,每年还在继续增加。其他字母语言同样不稳定,词汇变化太大,今天的人看不懂三百年前的文章,给学生们造成的负担越来越重。如此下去,字母语言将成为衰落的累赘语言。
先难后易,熟能生巧。
人常说,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对于没有接触过的人来说,汉语肯定难学,难道所有的语言不都是同样如此吗?对于一门16人亿都在使用的语言,对于一门传承数千年而生生不息的语言,对于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完美语言,用“难学”两个字给予否定的话,无疑是轻率、无知的狡辩。
世界上没有一种语言能轻而易举地掌握它,如果很容易就学会,那也不是什么好语言。对于初学者,汉语也许真的有那么一点难度,就是书写。一开始写汉字,就像画画,掌握不好笔画的书写要领。但熟能生巧,写的多了自然会做到行云流水、笔走龙蛇。君不见,世界上最好的前一万名书法家都在东方大国。
如果说汉语入门有点难,而一旦入门后,再继续学习就不会太困难。汉语常用字只有2500个,掌握这些字,便可读懂一般的文章,为后续自学、自我提高打好基础。
同其他语言一样,学习汉语没有捷径可走,最好的方法无非就是多听、多读、多写。汉字的优点在于它是音意形的结合体,只要学会它便不容易忘记。掌握足够的汉字,就可以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以微知著,继而达到熟能生巧、得心应手甚至无师自通的程度。
启发心智,开阔思维。
专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幅画作挂在墙上,分别请来熟练掌握汉语和精通英语的各一人,让他们同时快速扫视一遍图画。之后问两人分别看到的是什么,结果前者看到的是画作的大背景和轮廓,而后者则看到的是画中具体的树木等景物。这说明,前者注重大局、目光深远,后者则看重眼前、善于纠缠细枝末节。
汉字还有一大优势在于它丰富的内涵,学习汉语可拓宽人的思维、启发人的心智。每一个汉字都是由一代代古人发明创造出来,它是人类数千年积累下来的文明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汉语是三维语言,既表音、表意,又具有象形的功能,是一种全能语言。汉字音节短,但发音种类多,这有利于提高人大脑的反应速度、思维能力。
汉语中每个词汇承载的信息量大,既通古、又喻今,既表象、又入理,即可一语中的、言明要害,又能使人顾名思义、浮想联翩。如果说汉语能用较少的词汇表达丰富的内涵,那么字母语言则是用大量的词汇解释很小的问题。
加之,字母语言每年产生许多新词汇,如英语,其冗长的词句、繁琐的语法、变换的时态和前缀后缀等,学习它既累人又浪费各种资源。汉语则不然,新词也许会加入,但鲜有新字出现,具有以不变应万变之功能。
智慧宝库,思想源泉。
有学者专门做过研究,发现学习汉语让人更聪明。因为,汉语词汇能够激活大脑中更加广阔的区域,包括左半脑和右半脑,从而使人的大脑运转得更快。使用汉语明显能够提高人的思维能力,使人思维敏捷、反应灵活。
与学习字母语言的人相比,掌握汉语的人其认知程度和表达速度较快,而这正是迅速、准确处理信息的关键。学习字母语言的人在做出决定前考虑有利因素或不利因素过多,导致他们对自身的正确性要么无法判断、要么失去信心,最终有可能做出错误决定。
汉语与字母语言最大的区别在于两者的无形价值,前者的无形价值大于后者。汉语富含人文元素,世界上没有任何语言可与之比拟。简单做个比喻,小编用最好的宣纸,绘出一张与徐悲鸿画的一样大的马。将两幅画拿去拍卖,徐悲鸿的纸马能值6000万,而小编的那张恐怕6块钱也没人要。这就是无形的价值。
汉语有很强包容性,正如这个国家的人一样,厚德包容、海纳百川。汉文中插入阿拉伯数字、英文等其他字母语言很普遍也很正常,但英文里几乎看不到一个汉字。东方大国的学者教授,嘴里不时挂着泰戈尔、莎士比亚、托尔斯泰、乔姆斯基、柴可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但有谁听过在外国的讲堂上老师会提到鲁迅、齐白石、李时珍、罗贯中、冯梦龙、曹雪芹吗?
具有兼容性,这是汉语的又一大优势。在东方大国,教历史的老师可以带语文、历史课,教化学的老师也能带物理,但在欧美国家,让老师跨行代课等于赶鸭子上架。即使赶上去,那也是对牛弹琴,狗尿到石板上,渗都不渗。
汉语的文学、书法绘画、曲艺、诗词、成语等,无不显示这一语言的超人魅力和中华民族的超然智慧。尤其是汉语成语,它是这一语言独有的精炼句式。短短的成语,看上去只有寥寥几个字,读起来简明扼要,却蕴含丰富的寓意,是地球人类最精炼的语言。一条成语是一则发人深省的伟大哲理,一本汉语成语词典是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它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哲理思想。一个人只要弄懂汉语成语,自然会成为了不起的哲学家。可以说,汉语成语,就是一座人类思想宝库。
人类社会在不断文明进步,汉语的力量更加显现,发挥的作用更加突出。人类将迎来智慧型社会,拼的是知识、信息和精神思想。社会进步、国家发展,说到底是关乎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问题,它们的速度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发展的快与慢。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习字母语言的人会感到负担越来越重,学生有崩溃之感。由于字母语言自身的诸多缺陷,特别是占据信息空间量过于庞大,容易导致一个国家信息系统、社会体系无法正常运转,直至瘫痪。
汉字,一笔一世界,一字一乾坤。这种方块字,音节短、含义深、结构科学合理,稳定而适应性强。汉语具有普世价值,它魅力无穷、妙用无限,人类越发展,汉语的作用越能体现;社会越进步,汉语越能发挥它无形的文化力量。
汉语是人类语言的最高形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语言,没有之一;汉字是人类最完美的文字,没有之一。
可悲的是,一百年前,有人主张废除汉语,改用字母语言,他们没有得逞。今天,许多国人仍然认识不到这一点,一些专家也在吹捧字母语言的所谓优势。实际上,他们中许多人充当西洋文化的打手,企图在东方大国普及字母语言,煽动人们放弃加强汉语教育,蛊惑青年摆脱母语。
这里,小编倒不是说字母语言不能学,相反,作为交流工具,掌握的语言种类越多越好。相信,字母语言学得越多,越能体会出汉语的优势和伟大。从文化、历史、美感等各个角度看,毋庸置疑,汉语言文字总是无与伦比。
图片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汉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无疑将成为世界性语言。一旦外国人认识到汉语的巨大价值,他们将会主动爱上这门语言。
中华文化具有无限的魅力,是人类文化宝库中最靓丽的那颗明珠。读懂汉字,便能读懂中华文化,而汉字文化就是完整的人类文化。外国人一旦对中华文化有所了解,他们会趋之若鹜,纷纷前来学习欣赏。汉语言文字以及用汉语书写的小说、古诗词、书法绘画、文物古迹等,将像磁铁石一般,吸引全球各国人们的视线。
中华民族拥有无穷的智慧,这种智慧正在或将要在全世界大放异彩。国际上的政客、鬼佬、媒体骗子们,他们不管怎样上蹿下跳,也无法阻止东方大国的前进步伐。他们无论如何瞒天过海,也欺骗不了地球上的七十多亿人民。最后,所有使用字母语言的国家,在东方大国面前只能甘拜下风。
有网友说,现在地球上只有两个国家,即外国、东方大国。小编说,世界上只有两种语言,即汉语、字母语言。未来说,这个星球只有两个民族,即中华民族、世界各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