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宋(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岁终白雪寒莫折枝(韶华不为少年留)(1)

西城的杨柳逗弄着春天的柔情,让我想起了离别时的忧伤,眼中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还记得当年你为我拴着归来的小舟,如今绿色的原野、红色的小桥依旧,但却不见了你的面容,只留下桥下溪水独自流淌。

美好的青春不为少年停留,离别的苦恨,什么时候才能停止。

等到柳絮飘飞,落花满地,我独自登上高楼。即便把这满江的春水都化成眼泪,也流不尽我心中的忧愁。

岁终白雪寒莫折枝(韶华不为少年留)(2)

【注释】

⑴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江神子”、“村意远”。唐词单调,始见《花间集》韦庄词。宋人改为双调,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

⑵弄春:谓在春日弄姿。明徐渭《赋得万绿枝头红一点》诗:“名园树树老啼莺,叶底孤花巧弄春。”

⑶离忧:离别的忧思;离人的忧伤。唐杜甫《长沙送李十一》诗:“李杜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

⑷多情:指钟情的人。宋张先《南乡子·京口》词:“春水一篙残照阔,遥遥,有个多情立画桥。”

⑸归舟:返航的船。南朝宋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梦寐伫归舟,释我吝与劳。”

⑹韶华: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光。唐戴叔伦《暮春感怀》诗:“东皇去后韶华尽,老圃寒香别有秋。”

⑺飞絮:飘飞的柳絮。北周庾信《杨柳歌》:“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

⑻春江:春天的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岁终白雪寒莫折枝(韶华不为少年留)(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