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几天,一位博主“大咕咕咕鸡”吐槽上海某中餐厅的微博,火上了热搜:

满脸胶原蛋白的中森明菜(被嘲上热搜第一的)(1)

“最近餐饮有一种宰客的新花头,就是中餐日作,普通中餐,模仿日料装X做法

特点是要预定,三四个月才能订到,喂狗型上菜法

普通高级中餐馆子,一盘炒菜一两百,他这里一盘子菜按人头分。

一盘西红柿炒鸡蛋上来,先绕场一周,给你们展示一下,闻闻香气。

一屋子人饿得跟孙子似的,还不敢说话,展示完以后,分菜,一人一筷子。

一盘子菜十个人分,不够吃也不能叫,就餐环境很压抑。

每个人套餐价是两三千,会PUA顾客,各方面给你极大压力,规矩极多

这不能摸那不能碰,这个不能问那个不能说,一旦厨师不高兴,扭头就回屋休息去了。

最后肯定吃不饱,这时主厨会端着一盆子饭团子上来了。

或者什么炸春卷,麻婆豆腐配米饭啥的便宜菜,宣布不要钱!随便吃!管够!

一屋子人感动得热泪盈眶,跪下了,靠PUA顾客,贬低打压顾客,营造出恐怖就餐气氛。”

特意去某点评网站上搜了下这家餐厅的菜品,没想到真的毫不夸张,满满的割韭菜味道。

人均2200元的套餐,吃的是什么呢?

部分菜品有:干炒牛河、两小片皮蛋、生炒糯米饭、一小片脆皮鸡、两颗青菜上面一粒猪油渣......

满脸胶原蛋白的中森明菜(被嘲上热搜第一的)(2)

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分成小碗装的麻婆豆腐配大米饭。这出现在2200元的套餐里真的没问题吗?

满脸胶原蛋白的中森明菜(被嘲上热搜第一的)(3)

最好笑的是一只油淋鸡还要拿出来绕场一周,给客人们展示一下再拿回去切,每个人就分到一小片。

满脸胶原蛋白的中森明菜(被嘲上热搜第一的)(4)

模仿日本Omakase的做法,却画虎不成反类犬,难怪被人诟病。

看了网友的吐槽,差点笑死在评论区里:

“中华小当家是在这里拍的吗?”“嗯嗯,中华大冤种也是在这拍的。”

满脸胶原蛋白的中森明菜(被嘲上热搜第一的)(5)

“跟食堂打菜好像没区别。”

满脸胶原蛋白的中森明菜(被嘲上热搜第一的)(6)

“沙县定食、鸭腿套餐丼饭。”

满脸胶原蛋白的中森明菜(被嘲上热搜第一的)(7)

日本的Omakase、怀石料理虽然贵,但食材确实是上乘的,讲究时令、产地、品相。

比如空运活海胆、蓝鳍金枪鱼大腹、空运活雪蟹帝王蟹、进口静冈县蜜瓜......

满脸胶原蛋白的中森明菜(被嘲上热搜第一的)(8)

而麻婆豆腐、青菜、皮蛋,我实在是想象不出这类食材能贵到哪里去,足以放进人均2200元的套餐里。

光学习人家的噱头,吃个饭规矩超级多,本质只是硬生生地把中餐的煎炒烹炸大碗大碟子菜换成日式小盘子小碗装着给你吃。

但就真的有无数年轻人前赴后继地去这类餐厅疯狂打卡,据说这家餐厅的预约已经排到了三四个月后,点评网站上更是一水儿的好评。

这届年轻人,真的越来越好骗了。

02

前段时间,上海新开了一家美国来的咖啡店,排队夸张到刷新了记录。

有人从早上10点排到了晚上6点半,只为了买一杯咖啡。

满脸胶原蛋白的中森明菜(被嘲上热搜第一的)(9)

一位路过的大妈对此表示不解,问一名排队买咖啡的博主:“吃了这个,你就脑子好了?”

满脸胶原蛋白的中森明菜(被嘲上热搜第一的)(10)

有网友更是精准戳中了问题核心:“排5个小时买一杯美式的,当务之急是解决心理疾病。

满脸胶原蛋白的中森明菜(被嘲上热搜第一的)(11)

之前,一个工作日的凌晨3点,超过5000人在迪士尼门口排队,就为了买玲娜贝儿玩偶。

排队期间,现场混乱不堪,有吵架的、有大打出手的、有被送去紧急就医的。

满脸胶原蛋白的中森明菜(被嘲上热搜第一的)(12)

有人甚至为了排队,连厕所都不敢去,最后还是没买到,跪在地上崩溃大喊:“我憋到尿血啊!”

满脸胶原蛋白的中森明菜(被嘲上热搜第一的)(13)

我不理解,为了抢个玩偶,真的至于以付出自己的身体健康为代价吗。

还有此前的星巴克猫爪杯、优衣库联名款T恤、限量版盲盒,无一不是遭到了哄抢和抬价。

满脸胶原蛋白的中森明菜(被嘲上热搜第一的)(14)

这类商品的目标用户群,不可能是人到中年、烦心事一堆的大叔阿姨。

而是追求小资、喜欢彰显身份、被消费主义洗脑颇深的年轻人罢了。

他们每到月初就月光,因为工资一到账就得还信用卡,还款能力永远跟不上欲望的膨胀程度。

大牌口红、奢侈品包包、限量版球鞋、五星级酒店、网红餐厅打卡......

这些都能给他们带来短暂的快感,获得即时满足的快乐,赢得朋友圈的社交谈资。

消费主义,带给他们的是一种身份幻觉、一份苦涩生活的甜味剂,甚至是一个能实现阶级跨越的假象。

03

但事实真相是什么呢?

最近在看一本书,名叫《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里面的一些观点让我醍醐灌顶。

满脸胶原蛋白的中森明菜(被嘲上热搜第一的)(15)

①要弄明白消费主义是怎么给人洗脑的,就要搞清楚他是怎么产生的。

人类文明之初,奴隶主用皮鞭加棍棒控制奴隶。

现代社会,消费主义的出现,是为了鞭策你我这样的社畜更加玩命地工作,永无休止地参与到工作劳动中,是一种社会管理工具。

但终日拿着大棒威胁你干活,肯定会有人心不甘情不愿,于是,买买买的观念诞生了。

②消费主义,是赋予穷人选择幻觉的一种利器。

总有人告诉你:“富人的生活才是生活,你这样只是活着。”

于是,你开始渴望向富人的生活靠拢:

虽然我很穷,口袋里的钱不够我去买房、买车,但我可以买得起猫爪杯,体验得起中餐日作呀。

这样想来,是不是觉得自己还是拥有选择权的?

资本家不断在你耳边鼓吹“你只有一直消费,才会一直快乐。”

于是,我们渐渐被消费主义蛊惑,以为自己通过买买买,就能拥有选择权。

③为了能够继续拥有短暂的快乐,你只能不断工作。

你深陷在消费主义的泥潭中,为了还上信用卡,只能继续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成为巨大机器的一个齿轮。

总而言之,资本家利用消费者的虚荣心和物质欲望,通过不断洗脑、灌输观念,扩大不必要的需求,掏空他们的口袋。

消费主义的本质,就是耗尽我们的时间和生命,实现奴役的目的。

像“中餐日作”这样槽点满满的割韭菜形式,其实就是消费主义的又一次胜利。

愿我们今后能学会更理性地思考,不把自己有限的人生浪费在无限的消费主义“陷阱”里。

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少交智商税,尽早去学习理财,获得更真实,而不是虚假的快乐。

共勉。

作者:小椰子,人生必须活得swag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