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减”实行之前,曾几何时,我有幸数年教授过本市最牛高中毕业班的最牛学生英语,文理科生都有。每当讲解到“dragon”时,我都会情不自禁地问我的得意门生:"Is your mother a dragon ?"答案不约而同的都是:哈哈,No母夜叉,No悍妇,是Chinese 龙……(注:不知为啥,得意门生中十有八九选择了原985/211/五院四系高校法学专业)

“龙”和“dragon”这两个名词在东西方文化中都有其对应的意义和所指。“龙”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多年文化沉淀中始终占据着图腾的位置,而西方人谈到“dragon”时就会色变,如sow (the)dragon's teeth不是“种龙牙”而是“挑起冲突或引起战争”的意思。

希腊词"drakon"来自一个意思是“看见”“看”“看守”的动词。在古典神话中,“dragon”看守赫斯珀里得斯三姐妹(仙女)果园的金苹果。在Cadmus(卡德摩斯)故事中,“dragon”看守泉水。在中世纪传说中,女俘虏常由“dragon”看守。在中世纪“dragon”通常是“罪恶”,尤其是“异教”的象征。这隐喻来自《圣经·新约》中的《启示录》。在那里大写的“DRAGON”被称为撒旦、魔鬼。在英语口语中“dragon”意为凶狠的人(a fierce man)。在《圣经》的《诗篇》中也有“汝要把dragon踩于脚下”的说法。因此在基督教艺术文化中它有相同的涵义。多年前美国好莱坞拍摄过一部名为《Dragon Lady》的影片,电影中的女主人公“Dragon Lady”就是一个母夜叉式的凶狠人物。

但在诸多情形下,英语中的“dragon”与中文中的“龙”并不完全对等。“龙”是中国十二生肖(俗称属相)之一,折射出的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国家外文局、包括顶尖杂志《中国翻译》等也尚未出台统一的生肖英译名,一直莫衷一是。就目前的十二属相英译名不乏有西方文化的“格义”之处(借用著名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科创始人潘文国教授的话叫acculturation),被一味地“归化”(domestication)而失去自我文化特色,发出的就不是权威的中国的自己声音,那还扯什么“提高中国话语权”呢?!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龙”情有独钟,自称为“龙”的传人,“龙”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智慧灵巧、王权独尊乃至中华民族的象征。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的吉祥物不是“龙的传人”崇拜的“龙”。中国属相“龙”与英语“dragon”有着明显的文化冲突。倘若属相“龙”译成“dragon”可能会引起西方人歧义。

译“龙”为“虎”的最典型案例一是亚洲四小龙译为Four Asian Tigers;二是The angel child and the dragon mother译成一个是天使般的女儿,而一个则是恶魔似的或母老虎般的母亲。目前《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9版)》中的“dragon”译为“悍妇,母夜叉;(传说中的)龙”就不足为怪了。西方译者按照解构主义理论目标语的文化观念,用“恶魔或母老虎”来对应“dragon”实现了与原文对应,填补了因文化观念差异造成的意义“空白”。

中西方文化不碰撞不摩擦便不会产生文化融合的火花。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臻强大,翻译原则应该以“我”为准、以“我”为尊,不能再唯唯诺诺视

中文“龙”与英文“Dragon”在文化中的歧义(1)

英语文化为“龙头老大”,而要不断提升中国生肖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塑造力,增强中华属相文化在世界上的认同度,促进中西方文化“和而不同”,更不能一味地无原则顺从目标读者的文化习惯。

有鉴于此,中国的“龙”最好译为Chinese Dragon,以示迥异于英语中的“dragon”。如果在英语翻译时不谙中西文化之别,简单地将中文的“龙”译成英语中的“dragon”,就会引起误解和歧义。譬如“望子成龙”就不应该译为wish one's son to be a dragon,而应该译成hope one's children will have a brighter future。再例如唐朝刘禹锡《陋室铭》中的中国“龙”文化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不妨翻译成“It is not the height but the residing immortal who makes the mountain well-known; it is not the depth but the dwelling dragon that offers the lake a charming tone”。

正如严复(1854-1921)所言:一名之立,旬月踟蹰。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要结合语境,锤炼语义,从而达到“译”(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