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审查意见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审查员给出:本发明创造相对对比文件所存在的区别技术特征是某某组分用量、占比或者某某参数数值不相同。但是,审查员在对用量、占比或者参数进行论述时,通常的表述观点就是以下几种情形:

1、根据实际需要能够做出的常规调整或者有限次试验得到,然而对于此处所说的“实际需要”,审查意见中并未有任何的阐述。

2、在对比文件中已经出现了某某用量、占比或者参数数值的变化,继而能够利用本领域技术知识开展有限次试验研究而得出相应的技术手段,且经有限次试验调整所得的技术手段所能带来的技术效果是能够预期的;但是,审查意见中并无任何的如何预期到的技术效果,更无如何开展有限次试验调整方式的阐述。

而审查意见答复过程中,往往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申请人或者代理人在审查意见的创造性答复过程中面临难题,甚至许多申请人、甚至代理人,均不清楚如何去回复审查员的相关观点,而只是一味的抱怨审查员所发出的审查意见存在“主观臆断”,甚至说审查员专业性较差等想法,继而出现在审查意见中直接以“不礼貌”的用语进行回复审查员(已经出现过相关案例,“中华全国专利代理师协会行业自律惩戒情况通报,发布时间2021年7月22日”,案情:申请号为2012XXXXX…….5的发明专利申请,代理师严某某、段某某二人对审查意见不满,在第三次审查意见发表非实质性意见,而是使用侮辱性语言辱骂审查员、贬低审查工作,且还拒绝配合调查【全专协处字[2021]002号】)。而,上述关于常规调整和有限次试验等观点的回复,就是申请人以及代理人所经常面临的回复难点之一。

鉴于此,笔者经过引用专利号为201310444678.4的一种米线生产方法的审查意见答复过程中,所面临的审查员第二次审查意见提出的“食盐加入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米线的品质而作出的常规调整和有限次试验而得到的结果”以及“洗米时间是能够进行常规调整而得到”的观点回复,给出笔者当时处理该案件时的回复要点(有删减),仅供读者以及同行业同志相互借鉴与参考。

首先,在回复前,笔者经过对待处理案件进行综合、整体阅读分析,得知:对于洗米时间的长短,将会决定两方面的技术效果:第一方面是大米米粒将会与水接触时间不同;第二方面是大米米粒表面被洗刷干净程度等。因此,在本发明创造需要避免大米米粒被浸泡过透的基础上,仍然需要确保大米能够被洗净时,就造成了两者的相互矛盾。基于该矛盾来说:大米与水冲洗接触时间越长,必然能够将大米米粒上的不干净成分,例如:米糠等完全清除掉,继而保障米线的色泽等品质;但大米与水冲洗接触时间越长,又会导致大米米粒与水接触而被浸润程度发生变化,继而导致大米米粒内部被水浸润过透,影响大米米粒的香味,因此,选取恰当的洗米时间,就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需要克服的客观难题,否则将会导致所得米线品质、口感较差。

在鉴于该矛盾作用下,现有技术中又无任何关于大米米粒与水接触时间的控制,将会给大米米粒带来何种影响的技术教导和技术启示,而且在现有技术中也无任何关于大米米粒与水接触时间缩短后,利用水泵冲洗方式的引入,能够达到保障清洗干净的同时,保障大米米粒的香味,继而达到与其他必要技术特征结合而改善米线口感目的的。即就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无能够开展常规调整的基础。

其次,对于食盐加入量,虽然是米线、米粉加工过程所采用的常用添加剂,但是:对于食盐添加量的多少不同,将会极大程度影响着米线品质和口感,例如:单纯从调味角度来说:食盐用量过多,咸味过重,用量过少,难以达到触发味觉而难以体现米线的整体口感;何况,食盐加入到米浆中后,还会与米浆中的相应成分接触,继而发生物料混合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在对比文件中也无关于食盐加入量按照怎样的变化,将会有助于米线口感、品质改善的启示和教导。因此,在对比文件中也无任何关于食盐用量调整的基础,故而无法开展有限次试验。

可见,对于“常规技术调整”、“有限次试验”等审查观点的回复时,只要我们申请人或者代理人,忠实于原始申请文件记载的内容,站在现有技术文献基础上,分析现有技术文献基础能够给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带来的涉及相关技术特征之间的教导和启示的方向,或者说分析透彻现有技术文献中所公开的技术特征所适用的场景,再分析相应的技术特征在本申请中所产生的技术原理,继而找出所谓的能够经过有限次试验调整或者常规调整所得到的技术特征所形成的落脚点,达到分析是否能够有限次或者常规调整而得到,这也就能够相对充分的完成对审查员所提出观点的回复。

文末提醒:常规技术调整、有限次试验的回复,我们一定要寻求到对应技术特征形成的落脚点上回复,继而得出有无开展调整或者有限次试验的基础。

---------------------------------

笔者语:

80后的知识产权从业者,历经近10十年的经验积累,拥有专利代理师执业等相关证书,以亲自完成案例为引子,分析专利代理、知识产权代理等实务工作中的案件处理技巧,为将要或者已经从事知识产权代理行业的“年轻人”提供可借鉴性的参考。若有不同见解,欢迎大家一起讨论,共同进步,力求在“我国知识产权正从大国迈向强国”的过程中,丰富自身羽翼,助推知识产权高价值、高质量化发展。

如何答复专利实用性的审查(专利代理实务创造性审查中)(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