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花卉之一,仲秋时节,丛桂怒放,夜静轮圆之际,把酒赏桂,陈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

“半醉凌风过月旁,水精宫殿桂花香”。从古至今,诗词歌赋中的桂花一直与月亮意象相依相伴,广寒宫中的那株桂花树永远是骚客诗人心中的一抹情愫。

其实,桂花与中秋圆月的关系之所以如此密切,除了广寒宫中的传说,更是因为桂花的花期一般在中秋节前后。

农历八月,古称桂月,此月是赏桂的最佳时期。

中秋佳节,家人团聚,肥蟹红透,花香扑鼻,圆月挂树梢,清辉满人间,把酒言欢,尽享天伦,不亦乐乎!

而在中国园林中,桂花也是常见绿化树种,多用其枝叶繁茂,四季常青等优点,或对植,或散植,或群植、列植,自古就有“两桂当庭”、“双桂留芳”的称谓。

也常把玉兰、海棠、牡丹、桂花四种传统名花同植庭前,以取玉、堂、富、贵之谐音,喻吉祥之意。

夜明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人间词话冷露无声)(1)


择选唐诗、宋词、元曲各一,以飨读者: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夜明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人间词话冷露无声)(2)

点评:“冷露无声湿桂花”,地白疑霜,桂香与寒气袭人,思深情长。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宋)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夜明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人间词话冷露无声)(3)

点评:“暗淡轻黄”、“情疏迹远”而又馥香自芳,看是咏桂,又似咏人,卓尔不群,语意蕴藉,耐人寻味。

折桂令·中秋

(元)张养浩

一轮飞镜谁磨?

照彻乾坤,印透山河。

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

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

老子高歌,为问嫦娥,

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夜明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人间词话冷露无声)(4)

点评:中秋之夜的月,较平常更盛,月光通透、明达,照在了庭院中的桂树上。澹澹清夜,树影婆娑,明月清光,相与无碍,共同构成了一幅幽静、空灵的图画。

夜明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人间词话冷露无声)(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