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语文课本中鹬蚌相争(小学语文教材再遭质疑)(1)

再一次,小学语文课本被质疑出了Bug。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句成语及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文章出自《战国策》。

故事的概要是一只大河蚌在晒着太阳,从远处飞来了一只鹬,鹬用嘴啄猪住蚌的肉,蚌用壳夹紧了鹬的嘴,它们便争吵起来,鹬说:没有水,你总会死的。蚌说:我不松开,你也会饿死。谁也不让着谁,最后被一个打渔的人发现,将它们一起抓走了。

西师版语文课本中鹬蚌相争(小学语文教材再遭质疑)(2)

故事就讲完了,是个简单易懂的故事,却被一位5年级的学生发出了质疑:“蚌的肉被鸟嘴夹住,蚌又用壳把鸟嘴反夹住,它们是怎么开口说话的?

这位学生还询问了语文老师,老师却回答说:更应该关注寓言故事中的道理。

学生的姑姑将侄儿的“灵魂拷问”发到网上,引来了网友们的评论。

西师版语文课本中鹬蚌相争(小学语文教材再遭质疑)(3)

网友们的看法分为两大派别:

该同学太过于较真,寓言故事重要的还是领悟故事中的道理,而不是关注它们会不会说话。

西师版语文课本中鹬蚌相争(小学语文教材再遭质疑)(4)

孩子能提出质疑是很好的,且孩子明白是寓言故事,并不是较真为什么它们能说话,而是嘴被夹住了却依旧能说话,有理有据。

对此,两派争论无休,各有观点。

在哈小童看来,学生的质疑是值得称赞,且合理的,故事可以不符合现实,但在逻辑上应该符合常理。在默认寓言故事的前提下,动物拟人态,能说话,那蚌壳和鸟嘴就会默认为是嘴,用来发声。当蚌壳将鸟嘴夹住时,的确应该无法对话。寓言的确是为了教会我们道理,但对于提出质疑的孩子,我们也应该加以引导,而不是扼制孩子另类思考的积极性。

再如前段时间,质疑“羿射九日”的课本,“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后羿却过了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了东海边。”

西师版语文课本中鹬蚌相争(小学语文教材再遭质疑)(5)

“羿射九日”课文

对于这段质疑,大家也各有说辞,有人认为这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来表现出十日当空的人间惨境,也有人认为后面沙石要被融化是夸张,但水被蒸干了的确复合当时情况的常理,是属于客观描述……最终人教社承认用词不当。蹚是趟的异形字,指从有水、草的地方走过去,且在“后羿射日”的原文中,并没有对河水的描写,是课本的作者为了表现当时的景象所加。

两篇文章从出版至今也有很多年,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阅读,被孩子提出质疑,是为了炒作吗?

孩子有质疑,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情,说明他们看问题有了另一种方式,思维更加严谨了,我们要做的应该去正确引导,让孩子学会思考和反思,学会逻辑和质疑。而不是在这里批评孩子,认为孩子是在较真抬杠,是效仿上一位孩子,进行炒作。

我们也曾都有过疑问,或对这两篇文章,或对别的内容。但我们最终都没有像两位孩子那般站出来提出质疑,而是选择跳过、略过,是我们循规蹈矩?是我们不敢质疑?还是我们的思维逻辑被限,无法拓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没有做到,难道也要抑制孩子们去思吗?哈小童希望孩子们能永远保持着这份思考与探究精神。

对此,大家又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评论。

END

声明:文内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哈童小叮当(hatong02),我们会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