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鲁迅赞誉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于这样一部跨越千年历史的文言文著作,普通读者应该怎样进入,怎样阅读?今天的为你读书有请到作家、文学评论家杨照先生通过他的最新作品《史记的读法——司马迁的历史世界》来一一拆解。

司马迁对人生负责的故事(为你读书杨照解读司马迁)(1)

大家好,我是杨照。

让我稍微说明一下,我解读《史记》的基本态度。如何读史记呢?就是谦虚地面对这一本大书。认知这本书,它的内容跟安排出自于远比我们,尤其是比我要来的博学、聪明而且深思的一颗伟大的心灵。

因此我们愿意尽心竭力地去探出书中形构出来的复杂的历史的世界,不只是读史记应该从头到尾通读,而且在细读的过程当中,有一连串的问题应该要追问。

为什么司马迁这样写?为什么司马迁在这里是繁写?在那里是简笔?为什么司马迁用这种方式分配相关的内容?为什么司马迁如此安排他的篇章跟行文的顺序?所有的这些“为什么”都必须也只能够回到实际的文本当中去找寻答案。

而几十年反复读了好几次《史记》所留给我的经验是:我们越是积极地去探问为什么,就越是会在《史记》里挖掘出相关的解释,读到你原来没读到的,原来忽视的,或者是原来你没有体会理解的意义。

换句话说,今天针对《史记》能够发出的种种的疑问,好奇特,似乎司马迁早在写作的时候,就在他的文章里面已经准备好了给我们回应。用这种方式读史记,逐渐就会明白,如果我们只是把《史记》当做故事书来读,只看其中那些好看的部分,那是很大的浪费。

司马迁的历史意识,他那种既辽阔又非常深邃细致的心灵,远远超过一个说故事的人,而且有这样一颗既辽阔深邃又细致的心灵,流泻到他的笔下的故事,也就充满了多层次、多曲折的情感跟经验的表达,不能够用单纯听故事的轻松态度来领会。

如何读史记,对我来说是一种试图要穿越2000年时空距离的一种努力。透过文本去接近并且去解读司马迁的不可思议,既复杂又精密的心灵。

所以在解读史记的时候,我首先是通过《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 ,因为这是明白地在讲司马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再进入到《史记》里跟司马迁的切身遭遇相关的这些篇章,其中包括了因为他的“李陵之祸”,所以我们要去看李广、李敢、李陵这一家是怎么一回事,使得他遭受这么大的挫折。

另外一个是汉武帝的权力。汉武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汉武帝创建了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再进一步,这个时代跟汉代的建立一路流传下来,中间的关系是什么?所以用这种方法先大概认识和了解司马迁跟他的时代。

接下来我们要认识的是在《史记》里面它的基本的架构,它有“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各自大概是什么?同时从这些不同的类别里,选出重要代表性的篇章。

在《本纪》一定要读的就是《项羽本纪》跟《高祖本纪》,而且应该要对照细读。这牵涉到司马迁怎么写本纪,更重要的是牵涉到司马迁怎么样勇敢地去面对,在他的时代仍然是非常犯忌讳的一个重要的话题——“这个朝代的起源”是怎么一回事!他尽可能地依照他所得到的史料说实话,而且刻画了最真实的项羽跟刘邦的面貌,也从这里展现了他对自己所处的汉朝基本的态度跟基本的看法。还有什么叫做当代历史?在写当代历史的时候,司马迁又保持了什么样的标准以及理想。

《世家》则选了留侯、萧相国、曹相国等在内的其中的几篇,因为这是环绕着刘邦如何建立起了汉代初年政治,司马迁在这些篇章里有着非常锐利的观察和分析。

《世家》之后是《列传》,我仔细逐字逐句解读列传的第一篇《伯夷叔齐列传》。因为这篇就含藏着司马迁最热情的史家自我责任告白。里面讲了什么呢?因为“天”也就是人的命运,这是不公平的,好人不会必然有好报,坏人常常没有坏报,许多值得被推崇的人,因为他们没有权力,他们没有地位,最后默默无闻就被遗忘了。还有一些恶行,因为没有被记录下来而逃过了谴责,就是因为这样,因为有天的不公平,人才会需要有史家、需要有史笔。历史存在最重要的理由之一,就是弥补天跟命运的这种不公平,把好坏的行为跟名声让它能够彼此相称地存留下来。

《伯夷叔齐列传》放在列传的第一篇,还有另外一项重要的宣誓作用,在司马迁的道德价值评判上,最纯粹最高贵的德行就是“让”——为了原则而宁愿把至高的利益和享受推出去,甚至会为了原则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人,这样的人,他们坚持自己的理想,他们把坚持自己的信仰原则,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不管他们是什么样的身份,什么样的地位,有没有丰功伟绩,历史都应该把他们这样一种高贵的人格典范给记录下来,流传到后世。

讲完并且充分理解了《伯夷叔齐列传》,我们回头才能够明白,为什么《世家》的第一篇是《吴太伯世家》,吴太伯和伯夷叔齐他们有共同点,他们人生最关键的都是“让国”,有国而不居。吴太伯甚至为了要贯彻他“让国”的决心,逃到了文明之外的地区,宁可断发文身化身成为野蛮人。

最后我则从《列传》里也选出了几篇,今天读起来仍然具备有高度思想冲击的个传和集传,让读者能够体会一下司马迁碰触揭露跨时空的普遍人间议题的这种高超的能力。

现在刚刚出版了这样的一本《史记的读法——司马迁的历史世界》,也许你也可以借由这本书开始趋近,这一位有着细致心灵、空前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感谢您!

司马迁对人生负责的故事(为你读书杨照解读司马迁)(2)

《史记的读法》

杨照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

【内容简介】

作家、文学评论家杨照的作品,作者打乱《史记》原来的篇章次序,以“历史式读法”还原当时的社会背景,解释重大事件的因由,以“文学式读法”去接近司马迁的视角、态度与理念,把经典带入今天的时空。他从《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开始,解读司马迁的切身遭遇,进而从《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吕后本纪》等篇章分析汉代初期的历史,表现司马迁对汉初政治运作的锐利观察。在多重时间维度的观念中,《史记》中的“表”和“书”可以突显司马迁的突破性创意;而本纪和列传的布局谋篇中,也可以发现司马迁眼中谁才是值得载入史册的典范,哪些价值才是让他耗尽全部心神写完《史记》的动力所在。

司马迁对人生负责的故事(为你读书杨照解读司马迁)(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