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有类降糖药最好不要用,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糖尿病导致胃轻瘫?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糖尿病导致胃轻瘫(当糖尿病遇上胃轻瘫)

糖尿病导致胃轻瘫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有类降糖药最好不要用!

糖尿病胃轻瘫(DGP)是指糖尿病患者在无机械性梗阻的情况下出现的胃排空延缓综合征,表现为反复恶心、呕吐、餐后饱胀、早饱和腹胀,伴或不伴有腹痛,严重者可出现体重减轻。研究显示,40%的1型糖尿病患者和30%的2型糖尿病患者饱受胃轻瘫的病痛折磨[1]。而胃轻瘫不仅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直接影响降糖药的吸收与疗效,从而影响血糖的控制。那治疗DGP能用什么药?该如何用?

一、降糖药物治疗

血糖控制是治疗DGP关键环节。2型糖尿病的患者的DGP症状评分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水平明显相关,在HbA1c>9%亚组和HbA1c<7%亚组中,DGP患病率分别是20.69%和5.26%。因此,长期有效控制血糖有助于减轻胃轻瘫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但DGP患者应避免使用胰高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或激动剂,因为这类降糖药物有延缓胃排空的作用[2]

二、促动力药物治疗

1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1.甲氧氯普胺: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唯一治疗胃轻瘫的促动力剂[3]。具有较强的中枢镇吐作用,可抑制胃底平滑肌松弛,增强胃窦收缩,加速胃排空。用法是从低剂量(5mg/次)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至最小有效剂量,每日总量不超过40mg;疗程<12 周。

需注意,甲氧氯普胺椎体外系的不良反应的发生呈剂量/时间效应,故FDA将其使用限制在12周内。在患者剧烈呕吐发作时可以静脉注射给药(供静脉给药剂型)。2020年FDA批准了首个甲氧氯普胺鼻喷剂的申请。

其鼻喷剂可以被全身吸收,而不依赖于胃肠道,因此即使在呕吐发作期间也能够确保甲氧氯普胺的利用率,从而有可能避免住院治疗。甲氧氯普胺鼻腔喷雾剂与口服给药的疗效相似,不良反应较少。与安慰剂相比,鼻喷剂可改善女性DGP患者的症状,但对男性患者无效。

2.多潘立酮:是外周作用的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该药不通过血脑屏障,故无椎体外系不良反应[4]。多潘立酮治疗胃轻瘫可加速胃排空速率,改善早饱、恶心、呕吐和餐后饱胀症状,减少患者住院治疗次数,提高生命质量。常规剂量使用多潘立酮相对安全(国内说明书推荐剂量很少>40mg/d)。

3.伊托必利:是具有阻断D2受体活性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双重作用的第三代促胃肠动力药,通过拮抗D2受体,增加乙酰胆碱的释放,同时还能够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进而抑制乙酰胆碱的水解,促进释放的乙酰胆碱聚集,最终提升胃内乙酰胆碱的数量,调节患者胃肠道的协调性,有效地促进胃排空。

2 胃动素受体激动剂

1.红霉素:红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由于其分子糖苷链上的二甲胺基团和14元内酯环的空间结构与胃动素相似,因此具有胃动素受体激动剂的作用,可用于对其他促动力剂耐受的胃轻瘫患者,每次40~250mg,3次/d,餐前口服。对胃轻瘫症状急性加重、无法耐受经口进食的住院患者,可将静脉注射给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每次用量3mg/kg、1次/8h,注射时间应>45min,以减少对静脉的刺激作用。因胃动素受体下调而快速耐受,且呈剂量相关,因此每次使用红霉素的疗程应<4周。

另外,DGP患者通常伴有肠道菌群失调,肠杆菌会产生内毒素,使肠道对水、电解质、葡萄糖以及氨基酸的吸收受阻。红霉素可使肠杆菌受到抑制且对肠道益生菌无明显影响,使内毒素生成减少,从而减轻肠道运动负担[5]

2.阿奇霉素:优点是不经过P450途径代谢,其半衰期较长(35~48h),不良反应少。静脉给予剂量相近的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其对胃窦动力的刺激作用类似[6]

3 5-HT4受体激动剂

代表药物是莫沙比利,它是选择性5-HT4受体激动剂,通过兴奋胃肠道肌间神经丛的5-HT4 受体,使其释放乙酰胆碱,从而促进上消化道运动,改善胃排空,减少餐后胃存留,且无锥体外系的不良反应。国内学者实验研究提示小鼠、大鼠、猪及人胰岛β细胞存在5-HT4受体,莫沙比利能够直接促进体外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从而降低血糖[7,8]

三、止吐药治疗

最常用药物有抗组胺药、5-HT3受体拮抗剂和吩噻嗪。DGP患者使用促动力剂后仍有恶心、呕吐,可经验性使用抗组胺药物治疗;若症状持续,可选择5-HT3受体拮抗剂。由于心脏和中枢方面的不良反应,吩噻嗪类药物仅限用于使用抗组胺药物和5-HT3拮抗剂后仍有症状的患者。

四、抗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治疗

研究表明,糖尿病合并Hp感染患者具有较高的胃轻瘫的发生风险,Hp定植于胃黏膜表面与黏膜层,可减少胃窦部生长抑素,促使胆囊收缩素、血清胃泌素升高,对胃肠动力产生影响,并且可通过改变内源性一氧化氮水平,进而对胃肠功能产生影响。所以DGP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及兰索拉唑的根除Hp的方案有良好疗效[9]

五、甲钴胺治疗

甲钴胺是一种内源性的维生素B12,可以转移入神经细胞内,促进核酸和蛋白质的生成,加快髓鞘的形成和轴突的再生,修复损伤的神经元,使自主神经功能得到改善[10-12]

六、抗抑郁药物治疗

低剂量的三环类抗抑郁药可改善胃轻瘫患者顽固的恶心症状。但有些三环类药物有抗胆碱作用,延迟胃排空,应慎用。米氮平可同时作用于去甲肾上腺素和5-HT受体,在抗抑郁同时兼有改善睡眠、止吐和增加食欲的作用。对30例重度胃轻瘫患者给予米氮平15mg、1次/晚治疗,2周后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均得到改善,4周时症状改善更明显,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困倦[13]

七、联合用药治疗

多潘立酮和莫沙必利两药联用,不仅能减少DGP患者胃泌素和胃动素的分泌,还能促进DGP 患者的胃肠道运动[14-15]。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经莫沙必利和多潘立酮联合用药治疗后,其血糖控制率、血清胃动素水平、生长抑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多潘立酮单药治疗[16]

红霉素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DGP时,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可更显著地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17]

甲氧氯普胺联合伊托必利治疗DGP时,不仅可以镇吐,还可以促进患者胃排空[18]甲钴胺联合伊托必利治疗DGP可有效改善患者胃动力不足及相应临床症状[19]α-硫辛酸联合伊托必利治疗DGP可以稳定患者的胃肠功能,增加治疗有效率,降低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20]

α-硫辛酸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同时可以调整患者的血液循环,促进莫沙必利的吸收。两者联合用药可以增强疗效,促进胃轻瘫患者的医治效果[21]

总 结

在DGP治疗中,控制血糖仍是治疗关键,促胃肠动力药物可作为首选治疗药物,其他治疗药物为DGP的治疗带来了更多选择。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这类病人除了药物治疗之外,更多地需要在饮食上予以指导。

更多内分泌用药知识哪里看?

快来“医生站”瞧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