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下的一种动物,也是唯一能够真正飞行的哺乳动物。蝙蝠常年栖居于黑暗的山洞,看似离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遥远,殊不知它是多种人畜共患病毒的天然宿主,能够携带数十种病毒。

加上蝙蝠的种类繁多,全世界共有16科185属962种,据不完全统计,这些蝙蝠总共携带的病毒数量可能高达4100多种,因此蝙蝠也被称为“万毒之源”。既然如此,为什么人类不完全灭绝蝙蝠呢?

蝙蝠身上的100种病毒(万毒之源蝙蝠携带4100多种病毒)(1)

在了解人类为什么不灭绝蝙蝠之前,我们先看看蝙蝠都会携带什么样的病毒。在2020年伊始,一场新冠肺炎打破了人们正常生活的节奏,在最开始,人们就把病毒的源头投向蝙蝠身上。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因为蝙蝠携带的各种病毒中,其中就有冠状病毒,虽然后来科研人员说明新冠病毒与蝙蝠关系不大,但仍不妨碍让蝙蝠成为众矢之的。

蝙蝠身上的100种病毒(万毒之源蝙蝠携带4100多种病毒)(2)

除了冠状病毒,蝙蝠还会携带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帕等病毒。这类病毒传染性强,致病率高,一旦感染就难以根治,虽然蝙蝠携带的病毒种类多。

但蝙蝠本身并不致病,如果将蝙蝠彻底灭绝可能会加速这些病毒的传播,人类也大可不必将各种病因归咎于蝙蝠身上。相反,蝙蝠对生态环境、人类科研具有重要价值。

蝙蝠身上的100种病毒(万毒之源蝙蝠携带4100多种病毒)(3)

蝙蝠具有生态价值

蝙蝠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如果对其进行大规模的屠杀致其灭绝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对大自然过度开发已经使得一些濒危物种流离失所,物种的大范围灭绝到头来会威胁到人类的自身生存,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蝙蝠身上的100种病毒(万毒之源蝙蝠携带4100多种病毒)(4)

关于生态系统的保护,保护食物链中的关键物种是重中之重,在热带和亚热带的原始森林中,蝙蝠中的果蝠就是其食物链中的重要角色。

在热带雨林中,有许多幼体树木无法通过自身吸收养分而进行生长发育,有些年老的树木甚至会生产毒素阻碍小树的发育,种子的传播也难以开展,而蝙蝠就充当了媒介这个角色,蝙蝠采集成熟的果实去其他地方,将食用完果肉的种子随机扔掉,这些种子在远离母体的地方生根发芽,逐渐长成大树,周而复始,更有研究表明,有些无花果只有经过果蝠或鸟类胃的消化才能发芽。

蝙蝠身上的100种病毒(万毒之源蝙蝠携带4100多种病毒)(5)

除了对植物生长存在好处,蝙蝠在食物链中也是重要一环,蝙蝠主要捕食昆虫,比如蚊子、飞蛾。据统计,蝙蝠一天会吃掉自身体重三分之一的昆虫。

而蝙蝠又为其他肉食性动物提供食物。猴子、猛禽、蛇类都是蝙蝠的捕食者,蝙蝠为这些动物的生存提供了优质的蛋白质和能量。

蝙蝠身上的100种病毒(万毒之源蝙蝠携带4100多种病毒)(6)

蝙蝠的科研价值

众所周知,蝙蝠是一种夜行动物,而蝙蝠的视力并不发达,蝙蝠之所以能在黑暗中穿行,是因为蝙蝠具有一项特殊技能:回声定位。得益于蝙蝠良好的听觉,蝙蝠可以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而反射回来的信号精准定位障碍物的位置,因此蝙蝠常常昼伏夜出,黑暗并不能阻挡蝙蝠的行动。

人类根据蝙蝠回声定位的技能,发明了雷达。大到国家用的军用雷达,隐形飞机,小到居民车辆中的倒车雷达,都是不同程度上对蝙蝠回声定位的拷贝。

蝙蝠身上的100种病毒(万毒之源蝙蝠携带4100多种病毒)(7)

科学家还会根据蝙蝠设计飞机,蝙蝠飞行速度快,飞行过程稳定,这来源于蝙蝠独特的身体构造,蝙蝠全身骨头质量轻,头部骨头发育程度较高,肩部有力且发达,胸骨与龙骨非常相似,具有类似的凸起。飞机设计者会吸收多种飞行动物的特点综合考量,从而设计出更快更稳的飞机。

蝙蝠身上的100种病毒(万毒之源蝙蝠携带4100多种病毒)(8)

蝙蝠的经济价值

蝙蝠的经济价值主要指蝙蝠自身所含有的物质。比如在蝙蝠唾液中所提取的特殊抗凝血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具有良好的溶解血栓的作用,是一些临床所用的药物速度的一倍,未来可以在医学领域大展拳脚。

蝙蝠的粪便也并非一无是处,以昆虫为食的蝙蝠所排出的粪便具有清热明目的作用,在中药学方面也有记载称为“夜明砂”。蝙蝠的排泄物多个世纪以来一直被人类所利用,在许多热带国家,蝙蝠的粪便会被当做良好的肥料使用。

蝙蝠身上的100种病毒(万毒之源蝙蝠携带4100多种病毒)(9)

中国有些民族甚至非常喜欢蝙蝠,因为蝙蝠的蝠和福同音,象征着吉祥如意,人们将蝙蝠的画作或玩具用于礼物表达送福的美好祝愿。国外的一些商铺也会将蝙蝠晒干作为辟邪驱魔的工具。

蝙蝠身上的100种病毒(万毒之源蝙蝠携带4100多种病毒)(10)

蝙蝠濒临灭绝

蝙蝠看似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其中也有许多濒危灭绝的种类。199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公布了蝙蝠动物受威胁的状况,指出处于极危险种类有26种,濒危种类有32种,易危种类有173种,总计231种,仅次于啮齿类(330种)。中国也有记录的濒危蝙蝠,其中有许多是特有种或稀有种,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兽类》中列入受威胁较大的蝙蝠有8种。

蝙蝠身上的100种病毒(万毒之源蝙蝠携带4100多种病毒)(11)

这其中的原因自然脱离不了人类,栖息地的破坏、人类对蝙蝠的狩猎、全球气候变暖每时每刻都影响着蝙蝠的生存。蝙蝠的栖息地主要是黑暗的山洞,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旅游资源被大规模开发,其中就包含山洞旅游。开发商在山洞中喷洒大量的杀虫剂,这使得蝙蝠流离失所或者当场死于毒药之中。

蝙蝠身上的100种病毒(万毒之源蝙蝠携带4100多种病毒)(12)

在关岛,蝙蝠是一种常规食物,不仅当地人会食用蝙蝠,食品加工厂甚至会将蝙蝠肉制成商品打包出口至大平洋市场,从而获得收益。在中国人们之所以将新冠病毒矛头指向蝙蝠也是因为网上流出的人们食用蝙蝠的视频。这让观看视频的人不寒而栗,更重要的是这些蝙蝠都是通过非法的狩猎捕杀而来的,这无疑让本就难以开展的蝙蝠保护工作雪上加霜。

蝙蝠身上的100种病毒(万毒之源蝙蝠携带4100多种病毒)(13)

全球气候变暖对蝙蝠并不友好,蝙蝠能灵敏地感知到栖息地的气候变化,特别是对哺乳后期的雌性蝙蝠和幼体蝙蝠,它们自身调节温度的能力要远弱于雄性成年蝙蝠。

蝙蝠可能会难以适应气温过高或过低,气温的变化还可能会影响蝙蝠栖息地昆虫的生存,一旦昆虫数量锐减,蝙蝠可能会因没有猎物而饿死。

蝙蝠身上的100种病毒(万毒之源蝙蝠携带4100多种病毒)(14)

现如对蝙蝠的保护已经引起全世界范围的关注,除了西方发达国家,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科研人员对蝙蝠的仿生学、行为生态学和保护对策等各个方面均进行了较为广泛而细致的研究。关于蝙蝠所蕴含的各种价值还在等待着人类的探索。

蝙蝠身上的100种病毒(万毒之源蝙蝠携带4100多种病毒)(15)

如何避免蝙蝠的攻击

如果我们的生活场所遭受到了蝙蝠的侵扰,或者在旅行过程中不慎踏入蝙蝠的领地,面对未知的风险,我们如何做到临危不乱,从容应对呢?

蝙蝠的夜行性说明蝙蝠并不喜欢光芒,在遇到蝙蝠的冲击时我们可以用手电筒对其进行照射,面对强光的蝙蝠会立即躲到黑暗的区域。除此之外,蝙蝠听觉发达,我们可以通过敲击物体发出声音从而扰乱蝙蝠的视听,使其摸不着北,晕头转向。

蝙蝠身上的100种病毒(万毒之源蝙蝠携带4100多种病毒)(16)

如果是蝙蝠闯入我们生活的领域,一定要对我们的住所进行深度的清洁和消杀,保持明亮通风,使其远离我们的生活区域。

总而言之,遇到蝙蝠不要害怕,因为它们正常情况下不会对人类进行攻击,即使攻击也很难对人类进行致命性的打击。对于我们更重要的是不要伤害蝙蝠,和谐共存。

作者:dignzao 初审:丁孩儿 校稿编辑: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