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正急速地改变。

我们每过一天,生活的节奏和变化的速度都在加快,面对的压力也在增加。为了应对急速变化中的复杂世界,我们的思维方式不进行彻底的改变,无法面对新的世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告诉我们什么(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1)

2019年的数据显示,华为公司的总营业额是8588亿,他们的利润是627亿。可华为用于投资研发的费用是1317亿。

公司每一年都要拿出15.3%的费用来做研发,这也是华为成为通讯行业世界第一名的成功所在。

华为之所以有受人瞩目的成绩,源于任正非是一个终身学习者,也是一个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企业家,他能做到对企业的内省和对自我的内省。

有这样一本书,它告诉我们,无论是在个人成长,还是职场生活中,通过掌握强大的理性思维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提升思维的品质,理清自我,洞悉他人,看透世界!它叫《思辨与立场》。

在《思辨与立场》这本书中,作者提出:变化的世界需要批判式思维,未知的世界需要审辩式思维,复杂的世界需要审慎式思维。

无论我们当下在做什么,或我们想要什么,也无论我们的感受如何,我们的思维方式决定着我们正在做的事情,而思维的品质决定我们未来是富是穷,还是强大与弱小……

《思辨与立场》是风靡全美的思维方法,也是国际公认的批判性思维权威大师的抗鼎之作。

作者理查德·保罗是批判性思维基金会的创建者,琳达·埃尔德是一位教育心理学家。两人都是批判性思维领域的国际知名作家。

书中,作者主要从“我们要成为一个批判性思考者;我们也要成为自己思维的批判家;我们还要成为一个公允无偏的思考者”,这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大量的诠释。

一、每个人都应成为评判性思考者

如果有人问,在当前世界中如何生存这样的问题,那么答案就是坚持不懈地自我调整。当我们抱着一种提升自己思维的想法,思考自己的思维时,批判性思维就启动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告诉我们什么(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2)

哪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呢?就是对思考的再思考。换句话说, 就是具有反思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思辨思维。

在90年代初期我们有了数码相机,而真真正正的数码技术,却是柯达的工程师在1975年发明的,而柯达却被数码打败,为什么?

柯达在认知上出现偏颇,缺乏勇气面对挑战,没能站在客户的立场考虑问题,因为顾客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在遇到数码技术的问题上,柯达表现出不在意的态度,用固化的思维面对,没有用反思和思辨的批判性思维,柯达是被自己发明的技术所打败,导致自己被替代。

所以,成为批判性思维的思考者,需要我们带着问题意识,去面对生活中任何一个结论去倒推,用一套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去检验每个结论是否立得住,实现不断的自我超越,让我们成为更明智、更高级的人类。

二、每个人要成为自己思维的批判家

约翰·弥尔顿说:“心灵自主,天堂地狱皆其定。”

没有任何东西比可靠的思维更有用。无论我们处在怎样的环境和有怎样的目标,也无论我们在哪里或面对怎样的问题,如果我们具备娴熟的思维技巧,那么我们的境况都会变得更好。

在我们生活的任何领域和情境中,良好的思维会令我们获益;相反,糟糕的思维则会导致问题的出现、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并引发沮丧和痛苦的感受。

让我们自己成为自己思维的批评家这一程序得以启动时,是我们能为自己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我们的思维水平有三个层级,低层次思维、高层次思维、最高层次思维。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告诉我们什么(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3)

1. 低层次思维

是一个人从不反思自己做错了什么,总觉得是别人的错,比如:

友人的妻子,生活中表现的非常极端,在单位是女领导女强人。在家的言行也是非常强势,有了错全是别人的,口头禅是:我会做错吗?言外之意就是,其他任何人说我都不行,哪怕是我做错了。

2. 高层次思维

这一层,比低层次境界高一点。一是,知道自己错了,但不愿意承认,虽然自己心知肚明,但别人批评就是不行;二是知道自己错了,也愿意承认,但不愿意说出来,比如:

父母与孩子之间,有时候明明是父母做错了,可是作为大人,就是不愿意在孩子面前承认错误。孩子说一句:“爸,妈,你们的这种做法不对”,然而,父母就是言行不一,不想亲口说出自己错了,这样的父母是不内省的父母。

3. 最高层次思维

这是批判性思维的最高境界,是知道自己错了,也能够坦然地告诉大家,这就叫作自我批判的外显化。比如: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曾子说自己每天要反思自己三次或多次。曾子用这句话,直白而全面地诠释了批判性思维。

一个人,应当经常性地停下来问自己几个问题:我还有初心吗?我是不是在做我之前想做的事?我有没有变成一个连自己都讨厌的人?

对于每个人来说,批判性思维的最终目的不是批判别人,而是批判自己,要经常反思自己所做的决定,反思自己的推论是不是科学的、公平的,是不是符合逻辑的。

当我们能够将批判性思维贯彻在自己的生活中时,我们的烦恼和痛苦就会大大减少。

三、每个人要成为一个公允无偏的思考者

我们既要成为批判性思考者,也要对自己的思维经常进行反省,还要成为一个公允无偏的思考者。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告诉我们什么(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4)

思维改变一切,积极的思维可以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而消极的思维则会导致我们的生活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表现为:自我中心主义和惯性思维。就是人们习惯从自己的经验和角度去认识事物,用已有的习惯行动,很容易带有偏见,也会意气用事。

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公正状态是困难的。它需要我们同时具备7个特质:

1. 认知谦逊

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谁都有优点和缺点,切不可太过自负。

有个朋友,特别的自我。每当别人跟他说话的时候,他总是用这样的句式:“不用你告诉我,我知道该怎么办,”给人的感觉总是不友好!

2. 认知勇气

勇气代表果敢,不畏惧,不人云亦云。所有的大成者都不是认知怯懦的人,都敢于提出疑问和挑战。

3. 换位思考

就是能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每件事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就会有不同的见解。别在自己的位置上看别人,要多在别人的位置上看自己,将心比心。

4. 认知一致

就是自己跟他人要持有相同的标准,我们的言行要一致。

就像夫妻之间,你不允许丈夫对你有语言暴力,那么你在说话时就应该和颜悦色。否则,你的言行就存在不一致性,导致矛盾升级。

5、认知坚毅

就是知难而进,面对困难愿意去克服,懂得思考与学习,坚持消解认知上的复杂性和沮丧。

我们要坚持与“这太难了,这没必要、这没意思,不用那么费劲,凭感觉就行”这些惰性语言作斗争。

6、信赖推理

通过恰当的自我激励和培养,我们要学会自我(批判性地)思考。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告诉我们什么(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5)

依靠推理,我们能够形成独特的观点,得到合理的结论,形成清晰、准确、中肯且符合逻辑的思路。

以自我中心的推理,会形成自我的观点和信念,有可能是无力和扭曲的,平时我们要注意避免。

7、思维自主

就是成为独立的思考者,思维自主者掌控着自己的生活。与之相对的是思维从众或者认知的依赖性。比如,专家说的都是对的。

真正良好的思维不是由某个认知素质单独起作用所形成的,而是相互依存的。

认知谦逊,是为了能够对自己知识的局限性有所认识,避免自己的偏见和无知。相应地,为了发现自己的偏见,我们必须经常换位思考,基于观点的不同,我们需要进行推理论证。

在获得结果的过程中,我们的偏见,相冲突的观点都是耗费时力的,特别需要认知坚毅作支撑,以使我们不会被对立观点中的任何错误和误导所感染或欺骗。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公正的积极地思考者,具有独立理性的思维,去做出自己的判断,提出自己的观点。

总结:

以上就是《思辨与立场》的主要内容,本书在开篇就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在生活当中有烦恼,根本原因是我们的思维方式错了。

这不是夸张,因为要做到内省,并且愿意被别人看到,是非常难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感到烦恼和焦虑的原因。

樊登曾这样评价这本书:“如果将来樊登读书会讲解的书只有一本可以流传下去,我希望是这本《思辨与立场》。”

这本书提醒我们,批判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批判性思维的最高境界,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批判性的反思。

简而言之,这本书引人入胜、令人深思且能启迪灵感!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告诉我们什么(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