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有云:林氏国有珍兽,大若虎,五彩毕具,尾长于身,名曰驺虞,乘之日行千里。

百家姓吴姓来源(百家姓⑨吴姓简史及名人介绍)(1)

《山海经》与《易经》《黄帝内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

驺虞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远古仁兽。据说它生性仁慈,只吃自然死亡的生物,甚至连花草树木都不忍心碰坏。或许因为它的仁义,当时有一个姜姓部落就以驺虞为图腾。在上古时期,虞和吴是同音,于是他们被称为吴部落

百家姓吴姓来源(百家姓⑨吴姓简史及名人介绍)(2)

远古时期,有部落以驺虞为图腾。

炎帝时期,吴部落的首领叫吴权,他是历史记载中最早姓吴的人。有人说:吴权就是神话传说中在月宫伐桂的吴刚。夏朝时期,吴部落中的吴贺也是远古时期留下名字的吴姓名人。西晋皇甫谧著有《帝王世纪》,书中就有记载:吴贺曾与后羿比试射箭。这支吴部落,迄今已有五千余年,他们是最早姓吴的族群。这是吴姓的第一支起源

百家姓吴姓来源(百家姓⑨吴姓简史及名人介绍)(3)

吴刚伐桂

不过,吴姓后人多尊泰伯为吴姓始祖。司马迁《史记》中第一个世家就是泰伯世家,吴敬梓《儒林外史》的高潮也是一群文人复古祭泰伯,那么泰伯到底是谁呢?

百家姓吴姓来源(百家姓⑨吴姓简史及名人介绍)(4)

泰伯陵

泰伯是公亶父(周太王)的长子,是吴国的第一代君主。周太王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和三子季历。周太王想把王位传给三子季历,再由季历传给他的儿子姬昌(周文王),类似于:康熙因喜爱乾隆,才把皇位传给了雍正。泰伯为了让位,就与仲雍带着家眷远走南方,建立了吴国。正是这份礼让,才让后世读书人敬重!(礼制社会)

百家姓吴姓来源(百家姓⑨吴姓简史及名人介绍)(5)

孔子提倡礼制

泰伯没有儿子,在他去世以后,仲雍继位吴君。仲雍的三世孙,因为不忘自己是周族后裔,还给自己取名周章。周章继位吴君时,周武王已经取代商纣王成为天下共主。周武王大封天下诸侯时,周章被正式封为句吴国君,周章的弟弟仲被封为虞国君,泰伯则被追封为吴伯。春秋末期,“三千越甲可吞吴”,吴国灭亡后,吴遗民以吴为姓。这是吴姓的主要起源

百家姓吴姓来源(百家姓⑨吴姓简史及名人介绍)(6)

吴亡国之君夫差剧照

此外还有说法:夏朝时期,禹的儿子启封舜的儿子商均在虞地,即古虞国。商朝建立后,古虞国衰落灭亡,古虞国的遗民也以吴为姓。据说:秦末农民起义的首领吴广就是这支吴姓的后代。当然,作为古老的汉族姓氏之一,吴姓也吸收过少数民族改姓。例如:明朝曾赐巴图特穆尔、额特特穆尔、济兰、玛鲁等姓吴;清朝满族乌尔锡氏、乌拉氏、乌苏占氏、乌苏氏等也有改姓吴者。

吴姓名人:

吴起:生活在战国初期,他是中国最早的变法者之一;与兵圣孙武并称为“孙吴”,著有《吴起兵法》。

吴广:秦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提出过“伐无道,诛暴秦”口号,他与陈胜合奏出暴秦灭亡的序曲。

吴三桂:崇祯皇帝的罪臣,顺治皇帝的功臣,康熙皇帝的逆臣,他自己还做过五个多月的皇帝。

吴道子:画圣二字足以彰显他在文学史中的地位,代表有《送子天王图卷》。

吴承恩:明朝文学家,《西游记》的作者。

吴敬梓:清代文学家,《儒林外史》的作者。

吴趼人:谴责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作者,曾悲观地说过:应世的二十年中,回头想来,所遇见的只有三种东西:第一种是蛇虫鼠蚁,第二种是豺狼虎豹,第三种是魑魅魍魉。

書评:吴姓起源于五千年前,是远古的姓氏之一;吴姓兴起于吴泰伯之后,是礼制的代表;吴道子、吴承恩、吴敬梓、吴趼人等文化巨匠,绘写了吴氏的辉煌。

2022年9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