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中,描写了武松打虎的故事:,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老虎为什么被称为大虫?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老虎为什么被称为大虫(老虎叫大虫人叫倮)

老虎为什么被称为大虫

《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中,描写了武松打虎的故事:

酒家老板拦住他(武松),说:“如今前面景阳冈上有只吊睛白额大虫,晚了出来伤人,坏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不如就我此间歇了,等明日慢慢凑的三二十人,一齐好过冈子。”

凶猛的吊睛白额老虎,竟被叫作“大虫”,这可把老虎气了个半死!威风的老虎,什么时候有了“大虫”这么个上不得台面的名字呢?

不仅老虎是“虫”,连人都是“虫”!

古人很早就有动物分类的意识了。《大戴礼记》中将所有的动物分“五虫”:

“ 故曰: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有毛之虫三百六十,而麒麟为之长;有甲之虫三百六十,而神龟为之长;有鳞之虫三百六十,而蛟龙为之长;倮之虫三百六十,而圣人为之长。”

“三百六十”是虚数,意思是各种动物都有很多,其中有羽毛的禽类为羽虫,身披毛发的兽类为毛虫,有坚硬外壳的龟贝为甲虫,全身带鳞片鱼蛇为鳞虫,人和青蛙、蚯蚓之类既没有羽毛、毛发,也没有外壳、鳞片一类的,为倮(luǒ )虫。

按照这种传统的动物分类法,不仅老虎是毛虫,连人都被分入倮虫了!

“大”是首、长的意思,我们常说老虎是百兽之王,森林霸主,增加一个“大”字表示我们的敬畏之心,看起来是十分合理的!和老虎“大虫”命名相似的,还有蛇被称作“长虫”,是不是也很形象呢?

被叫作“大虫”,都怪唐高祖的爷爷

虽然在古人的动物分类中,老虎被分入了“毛虫”一类,但真正被叫作“大虫”,还是唐以后的事了。唐朝非常重视避讳,为避李渊的讳,“龙渊”宝剑开始叫龙泉宝剑;避李世民的讳,观世音成观音,民部变户部。因此,在唐朝的官方文字记录中,几乎见不到“虎”字。老虎也只能屈尊叫“大虫”、“大猫”,来晚上接尿的夜壶“虎子”,都改叫“马子”了。

老虎形状的夜壶,又称“虎子”,为避讳,后世改称“马子”。

所以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中就有这样的神话故事:扶南国王范寻在山中养了老虎,有犯罪的人,就扔给老虎吃。如果虎不吃他,就宽恕他的罪行。所以把那座山叫大虫山,也名大灵山。成语“狼虫虎豹”中的“虫”,指的也是老虎。

还有种说法是,老虎身上的斑纹,其实和毛毛虫有些类似,古人为了辟邪随身携带的玉虎符,看上去还真的有点像两只大虫子呢!

威风凛凛森林之王

像不像大眼毛毛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