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年前滇池有多少里(大量保留至今的少数民族地名)(1)

滇池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分布的区域,这一地区的地名因多民族的聚居而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通过被称为人类历史“活化石”的地名的探讨,有助于认识滇池地区地名的发展和演变,也有利于认识这一地区民族的融合和地区的发展。

滇池地区的少数民族地名分布

滇池地区的地名(不含五华区厂口、沙朗,西山区团结、谷律),按与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来分,主要有彝族、白族、蒙古族、回族、苗族、哈尼族、傣族和纳西族地名。

彝族地名分彝语音译汉字标识的彝语地名和彝族聚居村落地名,两类共136条。彝语地名多达115条,具体为:五华区羊仙坡,昭宗小村、大村,大、小普吉5条;盘龙区波罗村,落索坡,大波村,那古箐,朵棵箐,马劳力,撒脚地,歌乐资,汗马者9条;官渡区官渡,白汉场,矣纳寨,小康郎大村、小村,复兴村,楞口,上、下李其,黑波村,大村子,阿地村,阿依村,瓦角村,阿底村,二京村,小寨村,一朵云,老虎箐,大石坝,小新村,七家村,金马村,大、小普莲,三瓦村,白土村,旧村、新村,阿拉村,普照村,普照小村,大、小麻苴,场村,高桥村,西邑村,小板桥,竹园村,九门里,白得邑,阿角村,大、小羊甫,义路村,子君,五腊村,照西村,矣六,大、小塔密苴等51条;西山区有马洒营1条;呈贡县呈贡,大、小洛羊,小、中、大新册,拖磨山,七甸,麻莪村,西波村,练朋尾,斗南村,上、下可乐,七步场,乌龙浦,高登,山母等18条;晋宁县鲁黑庄,甸头村,回龙村,普达村,普团村,大乌龙,簸米岗,丫租,鲁企租,木鲊,把火山,底舍母,木杵榔,小木杵榔,果木,大绿溪,开井,绿溪新村,一字格,上、下保安,鸭打甸,法多,打黑,打黑新村,白马龙,阿比村,法古甸,青龙,者腻村,店头31条。彝族居聚村落地名21条,分别为:盘龙区乌龙村,三十亩,哨上3条;五华区河底1条;官渡区乌撒庄,棠梨坡,栗子园,虹桥,小石坝,大、小高坡,海子村8条;西山区上、下哨,车家璧,牌坊脚4条;晋宁县安江,化乐,小夕阳,响水,夕阳街5条。

白族地名有14条,均分布于西山区。按白族在村落中所占比例划分,白族村名有大咀子1条;白族占人口多数的村落名有富善、观音山、后甸、新庄、杨林港、长坡等6条;有部分白族的村落地名为红泥洞、牛鼻村、里仁、对锅、白草村、牌坊、祠堂等7条。

蒙古族地名有官渡区五里多,西山区达子长村、达子小村、达子上村,晋宁朵家营5条。

回族聚居村落地名有西山里仁村、里仁小村,呈贡回回营,晋宁双龙湾4条。

苗族地名7条。其中,苗族聚居村落地名有盘龙区新店房、龙潭、李四冲、马桑坡4条;部分苗族居住的村落地名有盘龙区蟒坑和磨刀箐,官渡金钟山3条。

哈尼族地名集中在晋宁夕阳乡,有把火山、丫租、高粱地、赖家新村4条。

傣族地名有西山沙锅村,晋宁夕阳大摆衣和六街摆衣冲3条。

纳西族地名有晋宁二街锁溪渡1条。

滇池地区少数民族地名的独特含义

滇池地区的少数民族地名,不仅用汉字标识后有独特的名字,而且还有其独特的含义。

彝族地名。如波罗村,“波罗”为小山,意小山旁的村庄。落索坡,“落”意为多,“索”意为人,“坡”意为族,即人民多的村。羊仙坡,一说为彝语“雅西波”,意为长满杨梅和酸多依果的地方。大普吉,“普”为庙,“吉”为岔路口,意为岔路口有庙的地方。官渡,子君人和撒民人 (均为彝族)仍呼作“阿勾娄”,又称“蜗洞”,意为螺蛳城。上李其,“李其”为音译,意为李家住的地方。相邻两村,居北者称上李其,另为下李其。呈贡,彝语为“扯过”、“柴谷”、“扯”、“柴”为稻谷,“过”、“谷”为海湾、坝子,意为盛产水稻的坝子。“新册”,彝语为“西茶”,意为小河边的村庄。斗南村,古名“目登登”,意为向阳的坝子。

白族地名。如杨林港,因地处滇池水湾,避风,船只多在此停泊,加之是阳临谷(观音山曾用名)的子村,曾名为阳临港,后记为现名。

蒙古族地名。如五里多,官渡区地片名。源于蒙语“斡尔朵”,后谐音传写为兀儿朵、兀倪朵,意为与皇宫、王室有关的宫帐、衙门、行营。《新纂云南通志·古迹一》载:“斡耳朵,元梁王离宫。”达子长村、达子小村、达子上村,西山区海口镇中新街西北村名,此地元代曾驻过蒙古族,俗称为“鞑子”,故名,并标以方位等词区别。朵家营,晋城柴河村名,元军朵里麻曾率部驻屯于,现村中朵姓较多,故名。

苗族地名。如新店房,古驿道经此,曾有小旅店供行人住宿,故名。龙潭,因附近有冷泉,故名。李四冲,此山沟旧时为小河村李四家所有,故名。马桑坡,因山坡上长马桑树,故名。蟒坑,传说该地曾出现过一条大蟒,故名;磨刀箐,因山箐中多砂石可用来磨刀,故名。金钟山,因村西北有一山形状如钟,村以山得名。

哈尼族地名。如把火山,彝、汉、哈尼杂居村,村名系彝语,意为象鼻村。丫租,哈尼族聚居村,村名系彝族语丫则苏的汉写。高粱地,哈尼族聚居村,因村旁耕地多种高粱而得名。赖家新村,哈尼族聚居村,新中国成立前一户赖姓哈尼族先到此定居而得名。

傣族地名。如沙锅村,曾名窑头,因生产砂锅,后即以沙锅为村名。《昆阳州志》载:“沙锅摆,在新街北八里,居河南岸。”“摆”是傣语对集市的称呼。该名应为清代甚至更早的傣族村庄名。大摆衣,民间称傣族为“摆衣”,清代原有4户傣族驻此地,后于清代咸同战乱迁走,驻此者仍以傣族的他称为村名。摆衣冲,清代前期,此地曾居住过傣族,又因村在山冲内,故名。

纳西族地名。如锁溪渡,据该村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重修玉皇阁常住记》碑载:锁溪渡古名挲溪渡,原为么挲(亦作么些)人居住的村落。村东有溪水通呜矣河,溪上有渡桥,故名。因“挲”、“锁”音近,后称锁溪渡。明代以后,原居住的么些族逐渐汉化,但村名沿用至今。

滇池地区民族地名的特点

滇池地区的民族地名,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占比大。20世纪80年代地名普查时,滇池地区各类地名总计1238条,其中少数民族地名就达174条,占14.05%;彝族地名136条,占10.99%;彝语地名115条,占9.29%。

二是分布广。从行政区域来看,五华区有彝族地名,盘龙区有彝族、苗族地名,官渡区有彝族、蒙古族、苗族地名,西山区有彝族、白族、蒙古族、回族、傣族地名,呈贡县有彝族、回族地名,晋宁县有彝族、蒙古族、回族、哈尼族、傣族、纳西族地名。彝族地名分布在6个县区,蒙古族和回族地名分布在3个县区,苗族和傣族地名分布在2个县区,白族、纳西族和哈尼族地名分布在1个县区。

三是起源早。大部分民族地名起源于明代甚至更早时期,并一直保留至今。

四是时代特征明显。从地名起源的时代来看,彝族地名是滇池地区起源最早的地名;蒙古族地名主要起源于元代;纳西族地名主要起源于明代;回族地名主要起源于明代和清代;苗族地名主要起源于民国时期。

滇池地区民族融合的见证

地名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滇池地区的民族地名,见证了这一地区民族融合的进程,有几种情形值得注意:一是在彝语地名之中存在不同的情况,比如有的村落现为彝族居住或以彝族为主,有的现为彝汉杂居,有的现为彝族和哈尼族杂居,有的现为彝族、汉族、哈尼族杂居,有的现为哈尼族聚居,有的现为汉族或以汉族为主。二是有的地名不一定是来源于彝语,但至今为彝族居

300年前滇池有多少里(大量保留至今的少数民族地名)(2)

住,如棠梨坡、栗子园、虹桥、海子村、新村等村落。三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名,如原为蒙古族地名的五里多和蒙古族居住的朵家营、达子长村、达子小村、达子上村,与傣族有关的沙锅村、大摆衣、摆衣冲,与纳西族有关的锁溪渡等,现全都变成了汉族村庄或居民区(点),见证了滇池地区民族融合的进程。

滇池地区的少数民族地名还表明,民族融合的步伐自古以来就没有停止,并仍在行进,地名就是这个进程的见证。

彝族的先民很早就在滇池地区居住。从晋宁石寨山出土的文物分析,7种古滇族群中,有4种可能与后之彝族有关。两汉时期,中央王朝移民屯田,汉族人口不断进入,滇池地区逐渐成为民族杂居区。

唐南诏时期,滇池地区在蒙氏的统治下,有大量乌蛮、白蛮迁入。大理国时期,段氏取代蒙氏统治,白族在滇池地区大量增加。

元代,进入滇池地区的蒙古、回族、汉族军户,“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兵农合一”。同时,一部分色目人将领入滇做官,不少蒙古、回族商人、工匠等也迁徙入滇,他们主要在城镇和坝区落地生根,并大量与当地人通婚。

明清到近代,滇池地区民族大融合的步伐更快。明代,随军屯、民屯和商屯的施行,大量汉族进入滇池地区。据测算,“明代进入云南军事移民的第一代人口有可能达到80余万”(陆韧:《变迁与交融——明代云南汉族移民研究》,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8页)。这一时期,汉族迅速发展为滇池地区的主体民族,与这一地区的各少数民族加速融合。至明末,天启《滇志·卷三十》载:云南等府的“白罗罗(今彝族)……渐习王化,同于编氓”,“撒弥猡猡(今撒梅人)……滇池上诸州邑皆有之……居山者耕瘠土,贩薪于市,终岁勤动。滨水者浮家捕鱼,仅能自给”,“白人(今白族)……滇郡及迤西诸郡,强半有之”。清代,民族融合的程度更深,速度更快。至近现代,滇池地区的各民族在融合中发展,共同推动了这一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几个需要辩证的问题

通过对滇池地区民族地名的探索,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认识该地区历史上的民族情况。

一是滇池地区的少数民族不是从坝区向山区退居的。一些史志认为,明清以后,汉族成为滇池地区的主体民族,彝族被迫从坝区向山区退居。其实,滇池地区彝族所在村落,坝区有上、下李其、斗南村等,半山区有车家璧、七步场等,山区有大波村、簸米岗等,各约占1/3。滇池地区的白族、蒙古族地名,也主要集中在坝区或坝子边缘。因而,滇池地区的民族融合主要表现为:明代以前为进入滇池地区的汉族、白族、蒙古族、回族等民族与彝族相互融合,明代以后为原居坝区和半山区的彝族、白族、蒙古族、回族等民族逐渐融入汉族之中。

二是杨林港、五里多、朵家营、回回营、新店房、把火山、沙锅村等少数民族地名的存在,说明白族、蒙古族、回族、纳西族、苗族、哈尼族、傣族村落在滇池地区并没有消失。

三是滇池地区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是这一地区民族长期融合和共同繁荣发展的结果。白族、蒙古族、回族、纳西族等民族进入滇池地区后,总是在一个相对接近的区域内,成一定规模连片开发和形成相互联系的多个村落。但长期的民族融合,往往只有居民较多、村落较大或地理位置较为特殊的少数民族村落保留了下来,并最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文章来源:《云南日报》2011年4月8日第11版

作者:苏国有

选稿:甄艺涵

编辑:洪珊

校对:陈庭玉

审定:郝志坚

责编:刘言

(由于版面有限,文章注释内容请参照原文)

“山后”在历史上的变化

论重庆都市地名的文化特色与城市形象

因彝成名:贵州威宁自治县地名特点研究

江西历史文化专栏 | 江西省宋史研究会在赣州成立

江西历史文化专栏|上饶文史资料目录汇编(下)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300年前滇池有多少里(大量保留至今的少数民族地名)(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