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珍贵,请别浪费前进路上从不孤单,如需要资料分享的欢迎关注,私信回复“资料”即可免费领取考试参考资料,让我们一起相互监督备考,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和判定标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和判定标准(一消倒计时117天-消防建筑结构)

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和判定标准

余生珍贵,请别浪费!

前进路上从不孤单,如需要资料分享的欢迎关注,私信回复“资料”即可免费领取考试参考资料,让我们一起相互监督备考!

欢迎每天过来报道转发点赞打卡,一个人的坚持大不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勉劢!

欢迎好的学习记忆方法分享!

分享多一点,考试多一分!

建筑结构分类

建筑结构分类有7种情况

1.木结构建筑

木结构建筑的主要承重构件均为木材。

2.砖木结构建筑

砖木结构建筑的主要承重构件为砖石和木材,砖石做墙体,木材做楼板和屋盖。

3.砖混结构建筑

砖混结构建筑主要承重构件为砖石和钢筋混凝土,砖石做墙体和柱等竖向承重,钢筋混凝土做楼板和屋盖等水平承重构件。

4.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主要承重构件为砖石和钢筋混凝土,砖石做墙体,钢筋混凝土做柱、梁、楼板及屋盖等主要承重构件。

(2)灭火器分类

①移动方式:手提式,推车式;

②驱动灭火剂动力来源:储气瓶式,储压式;

③充装灭火剂:水基型(清水、泡沫、水雾),干粉、二氧化碳,洁净气体;

④私灭火类型:A类,B类,C类,D类,E类。

(3)水基型灭火器

定义:内部充入的灭火剂是以水为基础的灭火器,以氮气或二氧化碳为驱动气体。常用水基型灭火器有清水灭火器、水基型泡沫灭火器和水基型水雾灭火器三种;

(4)干粉灭火器

定义:利用氮气作为驱动动力,将筒内的干粉喷出灭火;

(5)二氧化碳灭火器

定义:充装高压液态二氧化碳,靠自身的压力驱动喷出进行灭火;

(6)洁净气体灭火器

定义:将洁净气体(IG541、七氟丙烷、三氯甲烷)灭火剂直接加压充装在容器中;

2.灭火器构造

(1)灭火器配件

组成:主要由灭火器筒体、阀门(俗称器头)、灭火剂、保险销、虹吸管、密封圈和压力指示器(二氧化碳灭火器除外)等组成;

(2)手提式灭火器构造

分类:贮压式(干粉、水基型)、外置储气瓶式(干粉)、内置储气瓶式(干粉);

(3)推车式灭火器构造

构造:筒体、阀门机构、喷管喷枪、车架、灭火剂、驱动气体(一般为氮气,与灭火剂一起充装在灭火剂筒体内)、压力表及铭牌;

知识点·练习

01

灭火器压力指示器表盘有灭火剂适用标识,其中“F”表示( )。

(A)四氯化碳灭火剂

(B)水基型灭火剂

(C)洁净气体灭火剂

(D)干粉灭火剂

答案

D

参《知识详解》D16.1.1,“F”表示干粉灭火剂,“S”表示水基型灭火剂用,“J”表示洁净气体灭火剂等。故D正确。

02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灭火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灭火器充装高压液态二氧化碳,靠自身的压力驱动喷出进行灭火

(B)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机理一是窒息作用,二是具有冷却作用

(C)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特征型号为“MF”

(D)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范围包括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600V以下电气设备及油类的初期火灾

答案

C

参《知识详解》D16.1.5,二氧化碳灭火器:

定义:充装高压液态二氧化碳,靠自身的压力驱动喷出进行灭火。故A正确。

灭火机理:一是窒息作用,二是具有冷却作用。故B正确。

适用范围: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600V以下电气设备及油类的初起火灾。故D正确。

参《知识详解》D16.1.1,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特征型号为“MT”。故C错误。

自然通风的适用范围与设置要求

1.自然通风的适用范围

第一种,建筑高度≤50m的公共建筑

第二种,建筑高度≤50m的工业建筑

第三种,建筑高度≤100m的住宅建筑(住宅100,50 50=100,节材)

在这三种建筑情况下,可以采用自然通风措施,但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条件1、利用室外阳台或凹廊自然通风;

条件2、利用直接向外开启窗的自然通风;

2.自然通风设施的设置要求

(1)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每5层内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的有效面积不应小于2.00㎡,且在该楼梯间的最高部位应设置有效面积不小于1.00㎡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

(2)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可开启外窗或开口的有效面积每层不应小于2.00㎡,合用前室每层不应小于3.00㎡。

(3)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避难层(间)应设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其有效面积不应小于该避难层(间)地面面积的2%,且每个朝向的有效面积不应小于2.00㎡。

(4)可开启外窗应方便开启:设置在高处的可开启外窗应设置距地面高度为1.30m~1.50m(老规范说明是0.8m~1.5m)的开启装置,为了方便成人开启,防止未成年人误动作。

知识点·练习

01

对于自然通风设施,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可开启外窗或开口的有效面积不应小于( )m2,合用前室面积可开启外窗或开口的有效面积不应小于( )m2。

(A)2,3

(B)3,4

(C)4,5

(D)5,6

答案

A

参《知识详解》D17.2.2第3款,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可开启外窗或开口的有效面积不应小于2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m2。故A正确。

02

关于封闭楼梯间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哪几项( )。

(A)建筑高度为48m的公共建筑可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

(B)建筑高度为100m的住宅建筑可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

(C)自然通风应在封闭楼梯间最高部位设置面积不小于1.0m2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

(D)当建筑高度大于10m时,尚应在楼梯间的外墙上每5层内设置总面积不小于2.0m2可开启外窗或开口,且布置间隔不大于5层

(E)设置在高处的可开启外窗应设置距地面高度为1.30~1.50m

答案

ABCE

参《知识详解》D17.2.2第2款,自然通风适用场所,选项A、B正确。

参《知识详解》D17.2.2第3款,当建筑高度大于10m时,尚应在楼梯间的外墙上每5层内设置总面积不小于2.0m2可开启外窗或开口,且布置间隔不大于3层;故选项D 错误。

6种建筑高度计算

1.平屋面

建筑高度H=H1。

2.坡屋面

建筑高度H=H1 1/2h。

3.既有平屋面又有坡屋面

建筑高度H=max(H1 1/2h,H2)。

4.位于台阶地坪上的建筑

情况1:分别为H1、H2;

情况2:H3。

5.有局部突出屋顶的建筑

辅助用房局部面积≤1/4,建筑高度H=H1;

辅助用房局部面积>1/4,建筑高度H=H2。

6.住宅建筑

h1≤1.5,h2≤2.2,建筑高度H=H1;

h1≤1.5,h2>2.2,建筑高度H=H1 h2 ;

h1>1.5,建筑高度H=H1 h1 h2

知识点·练习

01

某超高层综合楼,地下三层,层高均为4m。地上50层,其中一至四层为商业用途,层高7m;五至四十九层为办公用房,层高均为4.5m;五十层为高位消防水池、水泵房、空调机房等设备用房,层高4.8m。室外设计地面低于首层地面0.3m。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该建筑高度为( )m。

(A)230.5

(B)230.8

(C)235.6

(D)235.3

答案

C

参《知识详解》D2.2.1,50层的设备层为一整层,不属于“局部突出屋面”,即屋面位于50层屋顶,平屋面建筑高度=屋面面层标高-室外设计地面标高,则建筑高度H=7×4 4.5×45 4.8 0.3=235.6m,故C正确。

02

某商业中心地上4层,地下1层,耐火等级一级,建筑屋面为坡屋面,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檐口的高度为20m,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屋脊的高度为24m,局部突出屋顶的冷却塔、水箱间、电梯机房以及楼梯出口等辅助用房的建筑面积为600m²,层高3m,每层建筑面积均为10000m²。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该建筑高度为( )m。

(A)20

(B)22

(C)24

(D)29

答案

B

参《知识详解》D2.2.1,坡屋面建筑高度=[(檐口标高-室外设计地面标高) (屋脊标高-室外设计地面标高)]÷2;当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面面积不大于1/4时,不需计入建筑高度。

该建筑高度H=(20 24)÷2=22,辅助用房建筑面积占比[a1] 600/10000<1/4,故不计入建筑高度,故B正确。

[a1]解析“辅助用房占地面积比”改为“辅助用房建筑面积占比”

好了,这就是本篇的全部内容,如果你喜欢的话,就打个卡支持一下吧!

ps:什么是打卡?就是文章右上方有个标红的“关注”,你们顺手点击一下,并转发,不用任何多余的操作,关注了的土鸡蛋铁粉转发即可,花费你一两秒时间,让我们一起坚持继续日夜备考消防的斗志,还有117天考试,谢谢考友们的支持!零基础零经验的我都敢坚持,相信你们也能考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