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关爱自己

关爱自己从关心开始 关爱自己从关心开始(1)

什么是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欢庆的节日多了一个520,网上某百科说,是15年开始,开始有了面向中国家庭的节日——“520中国感恩节”,而在实际生活中,更多的年轻人将这一天或者后面一天的521,作为情侣间的表白、纪念和找个理由聚一聚……

无论怎样都好,其实生活中多一点亮色多一些欢乐,真的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特别是在这个稍显阴郁的疫情大环境下。(虽然有点先入为主的揣测,认为其实就和618、双12,双11等一样,都是来自于商家的推广手段)

到了那一天自然未能免俗,带了媳妇四处溜达,而既然出了门,就顺便约了朋友一起喝茶谈事。(媳妇坚定地认为,她其实是属于被顺便带出来过节的人)。朋友间的谈话中又聊到刚刚逝去的共同的朋友,细细数了一下周围认识的人中,好几位都是在比较年轻的岁数就走了,近几年也有不少知名人士突发意外,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人都是心源性猝死。

回过头审视520这一天的寓意,于是我就有了一种想提醒周围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冲动和念头,无论关爱家人亲人朋友,请首先关爱自己!

因为关爱自己才是关爱别人的前提,而我们现在生活中看到的不少急症,其实大部分都是自己平时点点滴滴积累下来的,不及时改变或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状态,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也是对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不负责。

当前网上应该有不少关于心血管科普类似的文章或者视频,不过秉着这种文章不怕重复,越多的人看到就能有越多的人被提醒,哪怕只有一位看到,因此可能会躲过了一劫,这也会是一件很棒、很值得做的事情。

关爱自己从关心开始 关爱自己从关心开始(2)

知识的力量

需要声明的是,我不是医生,但我是一名幸运者!我常说,每个能被及时抢救回来或者有机会支架、搭桥的人其实都挺幸运的。而我讲述出来,告诉你们的,是我自己的经历和经验,有和主治专家的沟通,也有自身不断的摸索,更多的是自己切身感受,或者说是自身的惨痛教训。

人的生命至关重要

关爱自己从关心开始 关爱自己从关心开始(3)

急救室里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人间悲喜剧

发生紧急状况的时候该怎么办?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

前面提到的心源性猝死,包含了很多种可能,其中常见的突发事件是心肌梗死,就是由于冠状动脉突发痉挛或无法供应血液,导致心脏停跳,而容易出现猝死。

如果你有某类基础病(比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那么当身体突然出现一些异常状况的时候,就需要引起你的警惕和关注。因为有相当一部分人在急性心梗发病前几天或者前一周左右,都会有一些症状出现,最常见的是原有的心绞痛加重,疼痛发作的时间延长或者发作更频繁。

我是在发病前几周胸口有闷疼的感觉,不过都很快就恢复了,所以没有太在意。在之前一周的某日早晨,因头天晚上睡眠很差正在躺着闭眼休息,这时听到门铃声,于是从平卧位置突然起立,快步行进了几步后眼前发黑摔在地上。不过由于仅仅一两秒钟就清醒过来,清醒之后感觉浑身舒服(和早起的状态是一种明显的对比),所以当时和之后并未去医院,只是想着观察一下。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选择!

几天后的中午,抽了一支烟与同事一起去吃饭,这时候胸口又开始疼痛,午饭就吃了一口,疼痛没有缓解,身上开始不断地出冷汗,这时候自己感觉出事了......

当发生急性心梗的时候(具体症状网上现在有很多讲述,大多数会发生不能缓解的疼痛,少部分也有无痛的,也有其他症状,这里就不赘述,我是疼痛难忍,浑身大汗淋漓湿透了衣服),要立刻停止活动,休息,有条件就平躺,同时检测血压和心率,最好能拨打急救电话,根据大夫的提示进行紧急处理,一般没有低血压的情况会让服用硝酸甘油,如果缓解,也要去医院做更为详细的检查和治疗。如果没有缓解,最好能与120随车去医院。自己去医院也可以,不过这就要看运气了。

前些年网上有教人在心梗的时候,猛拍自己的胳膊臂弯处,当时网文和视频挺多的,个人感觉没用,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流泪]

关爱自己从关心开始 关爱自己从关心开始(4)

普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在这里需要提到一件对生命非常有益的公共设施,就是应当积极并大力推广在公共场所普及AED装备(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的缩写,意思是自动体外除颤仪)。心室颤动(简称室颤)是引发心脏骤停猝死的常见因素之一;在医院外大部分心脏骤停的病人中,猝死是心血管疾病的第一表现。这个时候如果能及时发现并及时电击除颤和心肺复苏可挽救相当多猝死者的生命;从倒地至除颤,每延迟1 分钟,患者生存的机率就会降低大约7%~10%。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都理解看到的新闻中,有的人就这么突然走了,现实中真的是这样,从室颤到心脏骤停其实是一段很短的时间,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不可避免就出现悲剧。所以一直有黄金四分钟的说法。越早越及时地有效抢救,不仅能挽救生命,也能使患者的心脏、脑部等器官由于缺氧时间延续导致的不可逆的损伤降到最低。

最有效的措施就是使用除颤仪!除颤仪抢救心跳骤停患者的成功率远高于徒手心肺复苏。这也是在突发急性心梗时,最好呼叫急救车,因为急救车上一般都会配有AED。

朋友群里有好几个人都是发生了室颤抢救回来的,包括我在内。很幸运的是大家都是在医院手术室或者急诊室发生的,就是几分钟的事情,如果在医院外面就很难说了。一位很年轻的小友曾经开玩笑地说,他在急救室抢救,电击是买一赠一,不过还好,人还在!衷心祝愿他和所有的架友,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关爱自己从关心开始 关爱自己从关心开始(5)

再次睁开眼睛的感觉历历在目

这就是很希望我们的公共场所能够普及AED装备的原因。真的能挽救不少人的生命!

2021年底,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指南(试行)的通知》,要求各地方根据院外心脏骤停发生率、人口数量及密度、辖区面积、公共场所数量及类别等因素,对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进行科学规划。挺好的,有了政策,不过实施起来任重而道远,据报道,我国大陆公共场所每十万人口拥有的AED数量非常低,远远低于日本的394台,美国的317台,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开始了行动。

关爱自己从心开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的心血管出现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变成这样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关爱自己从关心开始 关爱自己从关心开始(6)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我住院的时候,羡慕嫉妒一位临床大爷,他说最近感觉血压不太好,来调理一下,问过之后,才知道大爷九十多,血压90/140,天呐,在我之前的生活中,这是我的常规血压。最令人折服的是,他的儿子给他送饭,竟然是肉夹馍➕凉皮(西安特产),看到我吃惊的表情,大爷说,我每天还抽一支烟呢。在这里提到他,是想说无论什么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或者说人类没有发掘出健康的秘诀(不过从聊天中能感觉老人心态很好,生活很规律)。

相比之下,其他床位的都是比较正常的心血管病人,当时只有一位比我年轻的人,三十岁左右,体态偏胖,他说血压较高,睡觉时打呼噜非常严重,大夫怀疑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需要住院检查,因为年轻,所以对身体情况并不在意,睡觉前他抽了一支烟回来对我说,他呼噜声会影响到我,我说没事,这几天很累,应该很快入睡,不过那声音真的很巨大!后来没再见过那位室友,希望他能及早关注高血压等心血管问题的治疗,能改善并保持好的生活习惯。

支架出院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混迹于各个架友群里,发现一个不好的现象,就是冠心病友、高血压病友、支架病友等疾病患者年轻化。发现在全国范围内,三四十岁的心血管病友有很多,当时四十多岁的我在哪个群里年龄都排在前几名。二十多岁的架友也见过几个。

心血管疾病低龄化的出现应该是和现在的成长、工作、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发展成为心血管疾病,甚至发生心肌梗死等严重状态的因素有很多,大致有以下一些诱因:

1、有基础病:高血压、糖尿病、甲亢、血脂异常、肾功能不全、已经有血栓形成等;

2、不良的生活习性:抽烟、肥胖、不健康的饮食、 缺乏运动、长期精神压力大、熬夜等;

3、家族遗传;

4、其他:年轻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较少,这是因为年轻的女性有雌激素的保护,相对来说三高的风险,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要明显的低于男性,但女性一旦过了更年期,风险就会急剧上升;据报道,女性心血管疾病发病通常会比男性晚十年,不过也不是绝对的,因为除了没有雌激素保护外,年轻女性吸烟、患有糖尿病等也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

为什么那么多的年轻人会有心血管问题?是因为他们早就有基础病吗?

我觉得不是的,是因为不好的生活习惯造成的。而不好的生活习惯也引起了基础病的出现。在现在大城市这样紧张的工作生活环境下,其实我们是很容易遇到这些因素的,特别是当多个因素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就不是简单1➕1等于2,而是远远大于2,疾病中奖几率就会被急剧放大。

关爱自己从关心开始 关爱自己从关心开始(7)

不是年轻就可以忽视健康

对于我个人来说,有基础病,不良的生活习惯中的因素也多,抽烟(戒了很多次没有戒掉,手术后戒掉了,真怕了)、肥胖(发病前一年在减肥锻炼)、不健康的饮食(高油高盐,离开大公司就没有食堂,三顿饭基本都在外面吃),熬夜(发病前一年睡眠质量很差)等等,基本占全了。所以说能挺过来其实挺幸运的,对个人健康来说,无论什么时候改变,只要开始改变就是好事。

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如果有以上因素的人,一定要开始关注自己身体的提示,特别有多项因素共同存在的人群,更应及时检查并改进自己的生活状态。

而改进的方式,其实就是怎么形成问题的,反向退出来。有基础病的、有家族遗传的,需要控制住基础病,要及时检查监控,改变不良生活习性的生活状态。

这一段就到这里吧,不然文章就太长了。

科学的治疗和预防

开始进行体检。

对于仅仅有基础病,而没有较为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的朋友来说,要坚持治疗控制基础病,定期复查,听医生的建议。如果觉得不赞同医生建议的话,可以去一个三甲医院,挂一个专家号,听听专家的意见。

我个人的失误在于太相信自己能够通过锻炼就把血压降下来。不适当的锻炼不一定是有益的,其实适当的用药,可能就不会出现后续上演那一出生死时速的戏码。

生活没有如果,所以认识到问题时就要开始改变。

关爱自己从关心开始 关爱自己从关心开始(8)

对于发生了紧急状态,不要多想,放松下来,把自己交给救你的医生。相信抢救你的医生,他们真的是天使。

对于术后治疗,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来的,自然,治疗恢复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多文章提到心肌损伤不可恢复,其实人是一个很奇特的物种,有你想不到的奇异之处,说不定会带给你惊喜),在三甲医院听主治医生的话,按时按量吃药,按时做复查。

无论如何,上一节提到的不良因素都要注意改变,那样治疗和恢复才有意义。不管能恢复多少,积极的心态非常重要

最后,有很多人对于支架有不同的看法,尊重每个人的观点,毕竟每个人的情况不同。

个人观点:虽然不排除有个别丧失医德的大夫,不过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大夫都很尽心尽责,医院有完整的标准,未达到支架标准的一般不会给做,超出标准数量的手术需要主刀大夫写出理由和患者签字。因为有的时候是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血管堵塞超过一定标准就做了支架,很多人觉得不甘心,但是想一下,如果不做,某个时候突然斑块脱落,就极大可能变成生死时速了。

还是那句话,生活没有如果,任何事情都是具有两面性的,人生就是一次次的取舍,不想在健康方面进行取舍,就提早改变你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关爱自己从关注健康开始,关注健康从心脏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