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环管理集中居住点要求(专家观点点)(1)

闭环管理集中居住点要求(专家观点点)(2)

经济活动中的城乡居民生活用地、生产领域中的制造业用地和商贸用地都以各种组合方式,以人口和土地规模大小不同的分散地集中于地表空间狭小的空间区域内被称作城乡建设用地之上,这就是“点”状的城乡居民点体系。以下从起源和成因、规模体系和空间分布、分工合作和空间一体化、发展运行与顶层设计等方面,对经济活动占用地表空间区域的“点”状城乡居民点体系做全面、具体详细的分析。

“点”状占用行为与发布分析—城乡居民点体系

一、起源和成因分析

人类是群居动物,从起源开始人类就是以集体的群居形式出现的。在最早的渔猎时代,人类主要以群落形式居住在洞穴里和森林中,形成最早的原始人群聚落(与今日常见的一些动物群落一样)。早期人类为生存所进行的长途迁徙,也是以集群方式进行的。人类从非洲南部开始逐步向北非、欧亚大陆、印度次大陆、澳洲、北美大陆等不断进行着漫长的时空迁徙活动,这种漫长的时空迁徙活动,足以使人类社会形成了众多的、且相互封闭独立的古老的世界文明体系。这一时期,人类聚集活动在世界各地都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洞穴人群文明体系,留下了岩画、崖画等文明遗迹。

(一)起源探索

闭环管理集中居住点要求(专家观点点)(3)

进入原始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驯化动物,从事“刀耕火种”的原始,开始走出森林,在原始农地周边靠近河湖岸边的平地搭建定居建筑,原始人群定居聚落居民点由此产生。随着农业技术、掘井技术和建筑技术不断进步,人类农村聚落居民点规模越来越大,分布空间区域越来越广,并产生了农耕时代人类文明的顶峰——即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在这些文明古国中都产生了具有辉煌成就的古代大都市,如埃及孟菲斯和开罗、两河流域的埃利都和乌尔、中国西安和洛阳、古印度的亨卓达罗和哈拉帕、以及古希腊的雅典和斯巴达和古意大利的罗马等,这些古代的大都市人口有的可达数万人或数十万人;这些都市和城镇也都产生于土地肥沃、平坦易耕作的河流大平原(或盆地和低平高原上)上,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城镇发生于大江大河平原的河源论”。

闭环管理集中居住点要求(专家观点点)(4)

进入工业化时期,人类的城镇化才真正开始并逐步向全球展开。首先,是制造业和配套性的矿业工业性城镇的兴起和快速发展。其中,制造业城镇多是在原有商贸港口交通型城镇的基础上转型发展起来的。

起源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英国中部平原地区曼彻斯特的以改进蒸汽机冷却系统为代表的工业革命,是在半个多世纪之前就开始了的为解决羊毛纺织业机械化技术难题过程中(主要包括纺织母机珍妮机和动力机原始蒸汽机等的技术改造),为瓦特所突破改进为可全面推广的实用的现代化蒸汽机,并在当时逐步形成和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迅速在纺织工业、其它各个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中推广开来,形成全球第一次工业化革命的浪潮并启动了近代世界城镇化的进程;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矿业城镇的兴起和发展,将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以殖民地的形式,靠能源原材料和农产品产地专业化的全球分工协作方式,被纳入到整个全球化的进程中。

第二,近代工业化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世界各地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城镇规模的扩大,历史的统计资料表明人类工业化之前的人口增长和城镇化发展速度十分缓慢,分别只有万分之一到五左右,1760年世界人口和城镇化水平分别仅为2亿人和5%左右;工业化之后世界人口和城镇化水平提高速度迅速提高了五到十倍,并且越来越快,到1900年两者分别提高了16.5亿人和13.3%(到2020年世界人口和城镇化水平分别达76亿人口和56%,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更是高达90%)。

闭环管理集中居住点要求(专家观点点)(5)

第三,是众多农村居民点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规模化集约化的家庭农场或农庄。工业化给农业带来的就是农业产业化、机械化和集约化,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土地生产效率也有所提升,但幅度不大),这势必大量减少农民和农村居民点,一方面使他们失去农业就业机会并进城就业,实现城镇化转型,另一方面,剩下的有技术有先进农业知识的农民实现土地集约经营和家庭农场化,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使人类真正摆脱了食物匮乏的困扰,为人类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历史上看,工业化带来的城镇化主要有如下几种模式来实现的:

一是工业化起源国英国的长子继承制模式,是农村家庭的长子继承家庭全部土地,其他子女则进城就业,逐步实现城镇化和农业集约化,其他欧洲早期工业化国家,如法国和德国也有类似的做法;

二是早期殖民国家美国的大农场主模式,由于殖民地原始居民不多,再加上殖民者的杀戮和驱赶,使大片土地能够直接转变为集约化农庄,后续农业的机械化也能得以顺利实现,至于城镇化也是靠殖民式移民,部分直接留在城镇,部分以大农场工人开始最后也比较顺利地进城就业;

三是拉美国家跨国公司式的产品单一的大农业原材料模式,使拉美农业顺利专业化和单一农产品规模化,短期内迅速实现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同时也迫使大批农民在短时期内集中进城,而城镇就业机会和住房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从而出现了超城镇化的“贫民窟”现象,一些亚非新兴工业化国家也不同程度上存在这样的问题;

四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走的是一条农民进城打工的独特模式,该模式允许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同时保留农村身份和土地承包权益,但不能或少享受城镇居民的福利待遇(即所谓户籍制度),比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和城镇“贫民窟”问题,当然同时也存在许多对待农民工不平等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在今后的发展和改革中加以解决。

(二)原因分析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人类各种聚落或居民点及其体系的起源成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人类本身的群居性,这是人类居民点存在和发展的内因,同时也契合了平面空间“点线面”分析的客观规律;

这里值得指出的是,居民点作为地表“点状”事务分析,需要满足平面空间数理分析所谓“量子”尺度的要求,也就说这里人类居民点的空间“点”的尺度是一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相对尺度,而不是空间“点”无限量子化可分的基本离子量子物理、原子分子化学、无机理化世界、自然生物世界等的空间“量子”尺度(空间尺度的大小确定了分析事物的性质,因此在此不得不交代)。

二是生产和居住技术的进步,这是人类居民点发展的第一动力,具体体现在人类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集聚效益上,是人类居民点不断扩张,同时又仅限于一定空间“点”上的根本原因。三是大自然提供的自然水热和地形地貌空间条件,这是必不可少的外因,具体而言,人类居民点在地表出现、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外部条件是温亚热带的气候水热条件、海拔高度1000米以下的地表空间、以及和地势平坦的沿海平原和大江大河两岸平原地区(城镇的起源之地)等等。(人口数量的增加,工业化带来了经济空间的繁荣,各居民点)

二、城乡居民点规模结构体系和区域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闭环管理集中居住点要求(专家观点点)(6)

城乡居民点之所以能聚集人口和资源,除了最基本的人类内在的群居性外,还有其所具备的四大功能,即“面”上腹地初级农产品和矿产品的汇集功能、制成品加工制造和生产要素培育形成功能(工业革命后该功能尤其突出)、各类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配置功能、以及居民生活消费服务功能等。各城乡居民点功能虽然都一样,但是,由于这些功能的空间区域辐射影响力大小不同、各功能具体分工和实力大小不同以及城乡之间空间区位和距离所决定的彼此连接方式、远近和程度大小的不同,从而形成的居民点规模大小也就不同,由此决定了特定空间区域上城乡居民点的规模结构体系和区域空间分布格局。

(一)先看城乡居民点的规模结构体系。

一是各个城乡居民点规模大小主要由聚集与分散正反向两组因素决定。正向聚集因素主要包括居民点区位条件、腹地范围和规模大小、资源禀赋条件、技术进步水平、和发展历程积累等,这些因素通过影响居民点的经济整体实力、辐射带动能力和区域分工地位,从而决定着创新居民点扩张能力和规模大小。反向分散因素主要有居民点腹地的人口承载力(指居民点辐射影响范围内的农业产量能够承担的合理人口)、居民点单位建设用地人口容量(居民生活、生产和生态活动所需的建设用地,中国建设部门提出的城镇建设用地综合标准是100平方米/人,相当于1万人/平方公里,国际上也大体相当)、交通通勤方式与时间等,这些因素通过影响居民点可能的分工职能的多少和大小、人类到居民点工作的愿望、和生活工作质量来限制居民点人口和发展机会的聚集。

正向聚集与反向分散两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并达到均衡,决定着各城乡居民点规模的大小。当然,随着各类因素的变化和改进,各城乡居民点规模的大小也会相应地发展变化,以适应新的发展环境和条件的要求。二是城乡居民点规模结构遵循着一定的大小层次规律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其中,一个主要的经验公式就是著名的齐普夫规律(Zipf’ law),即一个地区的城乡居民点规模结构大小分布符合“规模-排序”规律,即某排序居民点的人口规模是该地区首位城市人口规模与排序位次的某一指数之比;这个经验公式说明,一个地区所有城乡居民点都是按照一定的规模大小排序的,若按照规模层次计算,则规模层次越小,城乡居民点数量越多,呈现“金字塔”结构分布。这里为简便起见,不失一般性地一个地区的城乡居民点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并分别讨论各层次特点。

第一层次是地区首位城市,即该地区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其区位条件最好、城市功能分工最全以及经济社会实力最强,具有对内辐射影响覆盖整个地区,对外能代表整个区域参与区际联系与竞争的地位和作用,是地区生产要素资源配置指挥中心和产品服务的分配交换中心;第二个层次是区内制造业和产品集散服务的中心城市,是除高端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外,庞大的多种多样的一般产品制造业的生产空间承载地,也是经济循环中最关键的生产环节的集中之地,并组合成各类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第三个层次是区内为乡村或家庭农场产品生产、汇聚和服务的基层居民点,其形式主要有西方发达国家的家庭农庄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自然村(此外,还有规模大小不等、分布分散随意的各种类型的矿城、矿区和矿点等)。

(二)再看空间区域分布格局。

一般而言,城乡居民点空间区域分布主要遵循以下基本规律。一是所谓“双集中”分布规律,即城乡居民点是人口、资源、建筑和经济活动的空间区域集中(就全球而言,其面积仅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同时城乡居民点本身也具有空间区域集中的现象,这就是所谓城乡居民点“双集中”现象和规律(城市尤其如此)。二是空间区域集中分布需要满足的主要自然环境条件,即城乡居民点集中分布区主要条件包括地球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海拔高度1000米以下的地区、地形平坦的平原地区以及沿海沿江的区位条件等等。

统计分析数据表明,这里集中了世界上90%以上的人口、建筑和经济活动。三是大中小和小城镇(还包括乡村居民点或家庭农庄)有机结合分布规律,即城乡居民点按照规模结构有序的客观要求,遵循“以大带小、以城带乡”的经济活动规律,在空间区域布局上形成了相应的以实体中心城市为中心,以带周边若干县域组成都市圈(相当于美国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划分的大小都市统计区),以三个及以上关系紧密的都市圈组成城镇群,以三个及以上经济联系紧密的城镇群组成城镇集群(西方称为城市群绵延带)以及最后由整个区域城镇乡村居民点组成的城乡居民点体系等,由此构成多层次城乡居民点空间结构分布体系,为城乡区域经济分工协作和空间市场一体化奠定了坚实的空间区域结构基础。

(三)最后,还需要从城乡居民点内部结构看

虽然,在空间区域经济分析中城乡居民点被抽象为一个“点”,但是在分析其内部空间结构时,就不能不考虑面积因素了。一般认为,城乡居民点是各类不同功能的建筑通过居民点内部交通线路连接在一起的有机聚集整体,其基本组成单元是居民点组团(包括居民点与及其附属功能区)。

一般而言,从城乡居民点首要居住功能看,任何居民点都是由一个或若干的大小、规模和功能不等的组团有机组合而组成的;对人口规模较大、功能较全、经济活力较大的综合性城市居民点而言,可能还会出现一个由若干组团形成的城市片区的内部中间层次,由此形成由建成区组成的整个实体中心城市,由核心城市片区、城区边缘片区和郊区分散分布片区组成的片区层次,以及基层居民点组团等构成城市居民点三层次空间结构体系。就核心城市片区而言,包括若干综合性和专业性的中心商务区组团,也包括城市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商业中心组团以及一些高端的居民区组团,主要体现的是城市的市场功能和公共管理功能。

从城区边缘片区,主要由城市制造业组团(包括由工业化初期在城市核心区建立的制造业实体搬迁过来的新工厂)、配套的各类商业中心组团以及相应的居民点组团组成,主要体现的是城市的生产功能和居住功能。郊区分散分布片区而言,主要是城市制造业配套区组团,郊区化的各类中心商务区、商业中心区和制造业园区组团,以及郊区化居民点组团等,主要体现的是城市的生产配套功能和生态型田园居住功能。

三、分工合作和空间市场一体化分析

任何城乡居民点都具有人口资源聚集、生产加工、市场交换和生活消费等四大基本功能,但各居民点四大功能的具体项目内容和能力水平是因其区位条件、腹地范围、资源禀赋、发展历程和规模大小的不同,具有千差万别的巨大的分工与合作的差异;同时为使这些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分工协作取得的经济效益得到实现,也为了平衡差异,就需要促进各地区市场空间一体化,这实际上是一个事务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另外,经济活动在空间的“点线面”结构本身就是一种区域分工形式,“点”主要承担人口、资源、建筑、制造业和消费的聚集与配置;“线”主要承担“点与点”之间或城乡区域之间的交通通信联系,以及“点”内部各建筑之间的交通通信联系;“面”则主要承担农业现代化、矿产资源有序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以及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改造优化等。这里主要集中讨论“点”状的城乡居民点之间的分工协作和空间市场一体化问题。

闭环管理集中居住点要求(专家观点点)(7)

(一)先看分工合作

城乡居民点之间的产业分工宽度(地区主导和支柱产业的范围)和强度(某产业产值在全国的比重)主要决定于其规模大小。一般而言,按照城乡居民点规模大小(大体上也可以行政级别来替代),其产业分工大体上分为以下层次(参见表1-1):一是首位城市和直辖市中心城市,其产业分工为经济生产要素的配置中心和高端服务业聚集中心,是整个国家城乡区域的经济活动规划、指挥和调控中心,其辐射影响覆盖国土全域并代表整个国家区域参与国际和全球竞争。

二是副省级和省会中心城市,其产业分工为各行各业装备制造业和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是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核心装备促进中心,也是目前我国经济结构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和被“卡脖子”的关键性领域之一,决定着国家经济技术进步水平的关键城市。三是地级市和县级市中心城市,其产业分工为量大面广的众多一般产品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原料和零部件制造中心,是决定我国现实经济实力的主要载体城市,是我国出口导向性经济的主要生产基地,为世界和国内市场提供着接近饱和的各种中低端产品和零部件。四是县城中心城市和和部分乡镇,其产业分工为各类农矿产品初加工中心以及农业矿业服务基地,是经济活动原料集散来源基地。五是部分乡镇和村庄居民点,其产业分工为农业矿业生产基地和过剩农业劳动力来源地,是区域经济发展最基层的物质来源基地。

表1-1 城乡居民点分工合作和市场一体化体系

闭环管理集中居住点要求(专家观点点)(8)

(二)再来论空间市场一体化

空间市场一体化的过程是按照空间层次与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即遵循着从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城市群集群、直到整个区域城镇体系的层次逐步提高与范围逐步扩大,最终形成所有空间区域市场一体化体系,各层次空间市场一体化的内容和政策也是有区别的。其中,中心城市内部的市场一体化主要任务是,维护市场秩序、消除行业垄断,打击欺行霸市、假冒伪劣行为等,做到童叟无欺、诚实诚信、维护质量品牌声誉等。

都市圈空间区域的一体化主要任务是,促进城乡空间市场一体化,特别是城乡生产要素的自由有序流动,以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城市群地区空间市场一体化一体化主要任务是,消除没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行为,促进区域之间的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实现跨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城市群集群地区空间市场一体化主要是,促进城市跨区域间合作,形成整体区域性综合竞争力优势,以有效参与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整个区域城镇体系的空间市场一体化主要是,确保区域内资源配置的一体化、产品服务一体化和社会福利制度的一体化,以做到货畅其流、人力资本自由流动和资金得到最佳配置,为整个国家或地区城乡区域经济健康和稳定、均衡与协调、以及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市场一体化基础。

四、顶层设计与发展运行分析(一)顶层设计——包括城镇化水平和城乡居民点体系

1、高度城镇化目标。目前,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已达90%左右,农业现代化任务已经完成,并且农业现代化水平和生产效率还在不断提高(表现为直接或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还在不断减少)。这样高度城镇化水平也应该是我国全面现代化建设应该追求的最终目标。也就是说,中国的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也应该建立在90%及以上的高度城镇化水平的基础之上。未来在农村居民点居住 10%的人口,其中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只占1-2%,其余为农业农民家属、农业服务性辅助产业人员和农村打工人员等。

2、城乡居民点体系的顶层设计:又包括城镇体系与家庭农庄为主的乡村居民点体系。

——城镇体系的顶层设计——舒展的城镇体系,紧凑集约的城镇建设。首先,是构建舒展的城镇体系,就是要遵循和按照大中小和小城镇相结合的一般城镇体系原理,针对各类城镇存在的各种“城镇病”问题,细化和优化各层次城镇的具体功能范围和强度大小,并合理规划城镇人口总量、建成区面积和建筑物密度等指标,以形成没有或消除了各种“城镇病”的居民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空间大幅度优化改善的新型舒展型城镇体系。

一般而言,舒展的城镇体系有如下具体要求:在城镇体系中各层次城镇数量结构合理,即各层次城镇数量要符合1:10的经验统计规律的要求;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应该遵循所谓“金字塔”形结构;城镇建成区面积规模结构要按层次遵循一定的要求和规定,如首都和直辖市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800平方公里、副省级和省会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在800-500平方公里、地级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在500-200平方公里、县级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在200-50平方公里、建制镇中心区在50-5平方公里等等;各层次城镇的功能范围和强度也需要满足由大到小的客观结构分布规律,等等。

闭环管理集中居住点要求(专家观点点)(9)

其次,是建设紧凑集约的城镇,即城镇建设需要按照规模效益、聚集效应(集群效益和产业链效应)和范围效应(多产业链聚集)的基本规律,遵循城镇规划的“中心区、边缘区和郊区圈层结构”、“功能分工区划和功能适度综合相结合”以及“片区-组团空间结构”等先进理念,构建以CBD为城镇核心、以公交为导向和以生态文明为底色的紧凑集约的城镇实体,以消除空间无序扩展的“摊大饼”、功能杂乱无章和城镇建设和运行的高消耗低效率现象。

——乡村居民点的顶层设计——适度规模化的现代化家庭农庄。

有人认为,中美城乡区域经济差异主要体现在农村。美国农村基本没有“村庄”的概念了,只有规模化的以家庭为单位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的现代农庄,总数大约有220万个并且还在不断减少,其平均耕地规模在1800亩(200英亩)以上;美国农业人口仅占10%,除了居住在家庭农庄外,其余都住在为农业提供各种“产中、产前和产后”服务的专业性镇上,大约2.3万个(美国人口10万以上的城市大约只有280个),因此,美国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如果美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顶层设计的目标,那么,目前中国近300万个行政村和自然村,按户籍人口分析,农业人口还高达7亿人,占比50%左右,每个村平均人口近220人,建制镇(包括乡集镇)近3.2万个的现状,就需要在未来20年到30年,甚至更长的时期,进行大规模的集约化、规模化和现代化调整。

这个大规模调整的基本思路就是:要逐步促进农村耕地适度规模化的调整,大力鼓励以家庭农庄为主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最终变300万个左右的行政和自然村为300万个适度规模化的家庭农庄;并适度增加乡镇数量,可增加到5万个左右,平均每个乡镇服务60个规模化家庭农庄,这就是适度规模化的现代化家庭农庄的完整结构体系。

(二)发展运行

城乡区域经济运行也遵循着“两有”机制,即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最终为形成新时期经济双循环新格局服务。先看,有效的市场机制。在以市场经济体制为三大基本经济制度之一的条件下,我国城乡区域经济发展必须遵循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本原则。一是城乡居民点区位选址的市场机制决定。各类城市、建制镇、行政村和自然村的区位地址都需要经得起市场最优化的考验,不然就会面临调整和优化,当然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区位条件的变化,一些城镇乡村的原有所在位置,也会出现各类不适与问题,这就需要按照市场原则不断进行调整优化,因此,城镇乡村居民点位置是需要经常调整与变动的,以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二是厂商位置的变化也需要按照市场的要求来确定。

制造业厂商位置一般分布在城乡居民点内,其具体位置遵循着居民点内部价差地价原理来选择,基本上是完全的市场机制在起作用;乡村居民点主要决定于农田的分布于位置,也决定于农田与市场所决定的最佳三角形平衡地点,而矿业矿点的选择直接决定于资源的分布,也是按照最经济的原则决定的。三是居民住宅区位选址的市场机制决定。

城乡居民点首要功能是居民的居住,按照“以人为本”的人本理念,城乡建设用地的最佳区位应该用于住宅开发。事实上,在市场机制条件下,在先进的城市适度混合功能区规划中,居民住宅区都位于各功能区的最佳区位上,尤其是以住宅为主要功能的城区,其在城区的区位条件更是位于上风上水的最佳区位位置(也大体符合我国传统文化中要求的风水条件)。

最后,除了各种选址外,举凡城乡居民点规模、功能分工范围和强度、居民点内外空间结构以及居民点改造和未来发展都需要遵循市场机制的基本规律。事实上,上述居民点规模(包括人口和建成区规模)、功能范围强度、空间分布和居民点内外空间结构等,都是经过慢慢历史长河的选择、演变和改进,才逐步形成和固定下来的,其基本决定因素应该是与人类历史一样悠久的“无形之手”的市场机制。

再说,有为政府干预机制。事实上,城乡居民点是最大最复杂的人工创造物体,也集中了最多最全面的社会公共需求,政府机制在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如何在以市场机制起决定性作用的前提条件下,也让政府的“有形之手”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和环节,起到不可替代的关键性稳定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反周期波动的作用,一直就是人们长期以来不断探索的重大课题;

应该说这样一个关乎人类前途和命运的重大课题,直到现在也还没有为大家共认的正确答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近四十多年来取得的令世人刮目相看的巨大成功的经济转型和发展的经验,孕育着对这个重大课题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所谓“中国方案”,这就是“有为市场机制和有效政府机制”有机结合的“两有”现代混合经济运行机制。

事实上,当代著名的新古典综合经济学派的创始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萨缪尔森先生,在其生前最后第十九版的《经济学》教材的前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未来经济运行机制就是混合经济体制,该前言的题目就是混合经济体制,其基本观点就是,经过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的长期实践和探索,人们终于明白(虽然还不是所有的经济学家,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大多数经济学家),最适合人类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模式就是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市场运行机制原理(可称为斯密主义)和提出“看的见的手”的政府适度干预原理(可称为凯恩斯主义)的有效结合的现代经济混合运行机制(或称萨缪尔森主义),中国特色的“两有论”是与其高度契合的。

闭环管理集中居住点要求(专家观点点)(10)

就城乡区域经济领域而言,必须看到,相对产业经济而言,城乡区域经济存在着更多的信息不对称性(因为城乡区域经济信息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动态性和差异性,这些都客观地需要政府加以收集整理和发布),因此需要更多的政府参与和引导,才能确保正常运行并做到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经济发展目标。因此,中国特色的“两有论”经济运行机制中有为政府干预机制在城乡区域经济的运行中就显得更加重要。

其基本内容主要是,在市场机制起决定性作用的条件下,政府“有形之手”通过制定引导性的城乡区域经济发展在内的各种战略、规划和政策来有效干预和促进城乡区域经济健康与稳定、均衡和协调、以及可持续发展。为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运行,提供主动并有预见性的不可或缺的反周期性、结构优化性、均衡协调性和公平公正性的公共政策和措施;

政府干预城乡区域经济运行的基本手段,除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财政(财政转移支付)、税收(递减税收政策)、以及政策性金融(落后地区发展基金)和政府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补贴)手段以外,还包括许多具体手段,如建设用地分配审批、基础设施布局、城乡区域分工协作指导、空间市场一体化措施以及可持续发展优惠政策等等。这些鼓励和促进城乡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政府干预与引导政策,无论是内容还是手段都较西方发达国家复杂与多样,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当然,目前中国城乡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任务还十分艰巨,与体制成熟和水平发达西方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最后,谈谈形成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目标选择。这也是城乡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目标之一(另一个目标是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很明显,城乡区域经济是以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循环互促互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内循环的主要载体,其总量的均衡、结构的协调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必将有效促进新发展格局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首先,城乡区域经济总量上的均衡发展必将有力地促进经济双循环的畅通运行。国内经济双循环是由需求侧层次随收入提高而上升、供给侧结构随需求上升而升级、产品和要素市场体系不断完善以及政府干预和引导随市场波动而有效调整等四方面组成的完整的国民经济内循环过程,其畅通运行与否决定着经济内循环的效率和经济发展的成就。

城乡区域经经济通过地缘空间地理关联,可以将这四个环节有效地连接在一起,在促进经济内循环畅通上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其次,城乡区域经济结构上的协调必将有助于有效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存在着“不全面不充分”问题,有力促进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不断完善。事实上,新发展格局包括宏观经济双循环、产业和区域中观经济双循环和企业微观经济双循环等四个方面,城乡区域经济可以同产业经济一道,将他们有效地连接沟通起来,可以起到让它们各自全面充分地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形成完善的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体系。

第三,城乡区域经济生态上的可持续发展必将有助于有效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突出存在着的自然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生态破坏普遍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为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更好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绿色可持续的经济产业结构的保障条件。

| 作者:李仙(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