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雁滨) 战争自古便是英雄场,一面横刀立马,马革裹尸。一面运筹帷幄、千里杀敌。于是英雄便有了共性,同时也存在种种的差异。而《亮剑》和《雪豹》这两部战争题材涌现的经典,无疑给英雄打上新的定义,一面是逢敌必亮剑,血溅三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亮剑精神。一面是兵者,诡道也。那么赋予这两种军事素养的指挥员究竟孰强孰弱?我们用剧中的具体情况做一分析。

亮剑中的周卫国是怎么死的(亮剑中的李云龙与雪豹中的周卫国谁更强)(1)

一、军事素养分析

李云龙: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学校学习(泥腿子出身),但天生就会看地图。从士兵一步步升到团长的位置,思维活跃,性格倔强,不按常理出牌,既有大手笔,又有小动作,善于发现了人才(张大彪、孙德胜、魏大勇、王程柱、王根生等)善于激发士兵斗志。性格上坚毅、偏执,有仇必报,敢于和一切叫阵的对手亮剑!

二、指挥作战能力(抗日战争时期)分析

李云龙:1、曾在掩护作战中,正面打败日本精锐部队坂田联队,击毙坂田联队长。

2、全歼山骑大队。

3、全歼鬼子一个军官考察团100余名鬼子精英

4、全歼平安县城守军,打败山本特战队,解放平安县城

亮剑中的周卫国是怎么死的(亮剑中的李云龙与雪豹中的周卫国谁更强)(2)

周卫国:1、淞沪会战,与日本殊死搏杀,利用乔庄打扮的方式,打死日本几十人。

2、南京保卫站,延缓日军进攻,激战八小时,全团只剩几人,战败。

3、第一次到虎头山时,带领一个班的士兵,打败一个小队(70人左右)。

4、骑风口战役,带领一群土匪,打败一个大队(100余人)

5、成功暗杀日本化学专家、汪伪政权的叛徒。

6、成功爆炸日本莱阳军火库。

7、打败竹下俊的日本特战队。

亮剑中的周卫国是怎么死的(亮剑中的李云龙与雪豹中的周卫国谁更强)(3)

从具体的指挥上来说,李云龙善于指挥兵团战役,几乎所有的战役都是用绝对的优势打击敌人的软肋,善于集中优势兵力毁灭性的打击敌人。弱点在于打仗随心所欲,缺少整体规划。而周卫国善于使用小部队到敌人的内部进行突袭,善于使用特种作战,强化单兵素养,强调兵精神速。弱点在于霸气不足,一遇到遭遇战,机动能力弱,思维僵故。(和日本一个联队硬拼,最后只剩几人相比李云龙一个警卫排与日本一个联队作战,采用巷战,守住几个院子,等天黑突围的方法来说,的确棋差一招)

三、军队意志分析

在李云龙的部队中,一直以亮剑精神作为战斗意志,即狭路相逢勇者胜。其次在李云龙领导下的独立团自上而下都有一股子气势,平时混不吝,懒散,一等到作战每个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充满斗志!这种斗志来源于李云龙一点就着的脾气,凡事不吃亏,你给我一刀,我立马回你一剑,哪怕是死也绝不低头!用李云龙的话来说,就算有一天我死了,但我的魂还在,只要士兵们有这种意识,就不惧怕任何叫阵的对手。

在周卫国的部队里,一直把特战队放在即为重要的位置,似乎要借助几十人的气势,才能增加部队的自信心,特战队成为整个部队的灵魂所在。就如他们在剧中所说,似乎有特战队的参与与没有特战队差别巨大。其次,周卫国采用以几十人的特战队俘虏几百人的一个团,对自己的士气来说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

亮剑中的周卫国是怎么死的(亮剑中的李云龙与雪豹中的周卫国谁更强)(4)

所以说,从一种层次上讲,雪豹中的周卫国似乎是导演在战争的背景下刻画的一个极具个人英雄主义的偶像剧,他从一开始便赋予主人公傲人的身家,绝佳的机遇,以及超强的学习领悟能力,急于把理想化的战神概念强化在一个人身上,虽然剧中不断的增加主人公的痛苦和磨难,甚至不惜用残疾加入英雄身上,增加了战争的真实性和痛苦性,但仍走不出偶像剧中那种极具个体化的描述,以及英雄主义的肤浅感观!

而亮剑之所以成功,原因就是在于导演别具新材的通过一种抗御外辱的精神,融入在一个普通、平常又有一点混的指战员身上,他赋予的不是一种英雄不败的形象,而是一种有着战斗意志,有着自己个性,有着自己判断的男子汉身上,即便他犯错误,即便他骂人、狡猾,但确实给观众呈现这一种真实战场下,勇于杀敌,不畏牺牲的群体形象。因为雪豹里,翻来覆去的只有几个人,而亮剑却让你铭记下的不止是几十人,而是整个抗日军队!

亮剑中的周卫国是怎么死的(亮剑中的李云龙与雪豹中的周卫国谁更强)(5)

,